- 鵝健康養殖與疾病防治寶典
- 張丁華 王艷豐編著
- 1022字
- 2020-04-30 17:11:41
四、鵝場場址的選擇
鵝場場址選擇應以健康養殖、衛生防疫、經濟便利、生態和可持續性發展為原則,符合當地土地利用和村鎮建設發展規劃要求,考慮農牧業發展規劃、農田基本建設規劃以及今后的需要,留有發展的余地。
(1)地形地勢 鵝雖喜水,但要在高燥處休息。鵝場應建在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和背風向陽的平地或坡地上(地面坡度以2%~5%最為理想),向南或東南,最好向水面傾斜5°~10°;土質應以堅實、滲水性強、未被污染的沙壤土為宜。地下水位應低于建筑場地基0.5m以下,以便排水。在河流、湖泊旁建場,應選在比當地歷年水位線高2m以上的地方;常發洪水地區,鵝舍須建于洪水水位線以上;山區應選擇在半山腰建場。鵝是食草水禽,覓食性強,耐粗飼,能采食并消化大量青草。1只鵝每天可消耗1.5~2.5kg青草,因此,鵝場應建在草源豐富的地方,以便于放牧,節省精料,降低生產成本。
(2)交通便利 鵝場位置要求交通方便,以利飼料、藥品及產品等物資運輸。鵝場不能選擇在高速公路和主要交通干道旁邊,應距離主干道1000m以上,以利防疫和環境安靜。同時,通往鵝場的道路要求路基堅硬、路面平坦,最好是石子路或水泥路。若周邊有畜禽加工廠和化工廠,鵝場應處在上風口,而且不能與畜禽加工廠、活禽交易市場有公用道路。
(3)便于防疫 鵝場位置既要考慮交通運輸便利,又要考慮鵝群防疫和人類居住環境的衛生。鵝場選址必須符合當地部門的區域規劃,應符合畜禽規模養殖用地規劃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同時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不能在自然保護區、旅游區、重要水系區建場,必須建立在當地行政規劃部門允許的范圍內。同時鵝場位置要易于防疫隔離,應距離村鎮500m以上,距離其他養殖場1000m以上,遠離畜禽加工廠、活禽交易市場。
(4)水源充足 養鵝生產中需要消耗較多的水,除鵝群飲用外,其他如水上運動場、沖洗場地、鵝舍、設備、道路、消毒,工作人員使用、綠化等都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水。因此,一個理想的鵝場,必須要有水量充足、水質良好、便于取用的水源,以供鵝飲水、清潔衛生用水等。飲水的水質要符合無公害食品—畜禽飲用水標準(表1-1)。
表1-1 畜禽飲用水水質標準(NY 5027—2008)

(5)供電穩定 規模化、集約化養鵝離不開穩定的電力供應。種蛋孵化、鵝舍照明、飼料加工、機械通風、飲水供應、環境消毒以及生活等都離不開電。
(6)防止污染 鵝場選址應參照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避開水源保護區、旅游區、自然保護區、環境公害污染嚴重的地區、發生重大動物傳染病疫區、候鳥遷徒途經地和棲息地、山谷洼地易受洪澇威脅地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