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導干部21天提升當眾講話魅力
- 殷亞敏
- 17字
- 2020-04-14 14:13:17
第一章 領導干部怎樣提升當眾講話魅力
一、什么叫“領導”
我們把“領導”這兩個字拆開來看:領,是帶領,就是身教;導,是教導,就是言教。一個優秀的領導干部要做的就是兩件事:身教與言教。
1.領導干部要能身教
身教,一個領導干部首先要像一位沖鋒陷陣的將軍,橫刀立馬,身先士卒。
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爬雪山,過草地,進行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就是身教。
1992年,鄧小平以88歲高齡坐火車南行,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強調繼續堅持改革開放,要敢闖敢試,就是身教。
被稱為中國“晚清中興名臣之首,中國近代史上最后一代大儒”的曾國藩,在組建湘軍之后,特別注重抓部隊紀律約束。他要求部隊所有將士早晨五點就得起床,六點吃完早餐,然后打仗或訓練。他要求將士做到,首先自己做表率。他喜歡熬夜讀書,但別管睡得再晚,第二天一大早就起床,而且終其一生都不變。這就是身教。
王石領導萬科地產28年,堅守企業價值底線,從來不行賄。這也是身教,是給中國企業領導干部做出的榜樣。
2.領導干部要能言教
領導干部的言教,就是韓愈所講的“傳道授業解惑”。
每一個領導干部都要傳道授業解惑。“傳道”,你要把組織的文化,要把做人的道理教導給你的下屬;“授業”,你要把專業的技能教授給你的下屬;“解惑”,他有什么疑惑,你還要與他溝通,幫他解開。這些都離不開言教。
毛主席說:“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這個著名的論斷統一了全黨的思想,指引中國共產黨靠武裝斗爭奪取了全國的勝利。這就是最好的言教。
鄧小平講不改革開放死路一條,作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指引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巨大成功。這就是最好的言教。
曾國藩曾經有句名言:“敗人兩字,非惰即傲。”意思是說平庸的人失敗都在于懶惰,有才能的人失敗都在于驕傲。這么精準的概括,真是可以傳世的教導之語!我常感嘆,如果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能聽到這幾個字,不知要少走多少彎路呀。
我在給企業講課時經常會出一道判斷題,大家的答案非常一致。
我:現在請大家來做一個判斷題,以下三種哪一種是一流的領導干部?
會做又會說;
會做不會說;
會說不會做。
學員:會做又會說。
我:大家說得好!各位的觀點和古代一位圣賢的看法不謀而合呀。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荀子說過這樣一段話: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
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
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
你看,關于“優秀的領導干部既要身教,又要言教”的觀點,千古不變。因為它經歷了幾千年人類歷史的印證,是超越時空、言之不虛的真理!
的確,要做一個優秀的領導干部,身教言教缺一不可。如果你是茶壺里煮餃子,有口道不出,一定是一個有缺陷的管理者。
有一次我主持一家物聯網公司校企聯盟掛牌儀式。到這家公司老總上臺發言了,沒想到,講了一半講不下去,自己下臺了。原來這位老總是搞研發出身,第一次上臺當眾講話,頭天寫講話稿寫到深夜,第二天拿著稿子就上臺了。雖然稿子是自己寫的,但事先沒有上口練習過,臺下人一多就緊張,稿子又不熟,再加上寫得太長、讀得結結巴巴,下面的聽眾紛紛離場。搞得他實在讀不下去了,只能紅著臉提前結束。
在高科技企業里,像這種研發出身、不會講話的領導人很多。
大公司領導不會講話、害怕講話的情況也不罕見。
——心理咨詢師吳仕逵在一篇分析管理者口吃的文章中談到:
據調查,口吃患者中有80%是白領,甚至是房產公司總裁、IT企業的CEO。他們都是輕度患者,往往是小時候因為緊張而口吃,長大后慢慢改觀,但是在強大的工作壓力下,口吃的癥狀又有所反復。患者的口吃還分場合,某位總裁與下屬講話不口吃,同上級對話就會結巴;一位董事長平時講話有點結巴,法庭辯論時一點也不口吃。
思科總裁錢伯斯,曾患嚴重的口吃與學習困難癥,并長期為自己能否完成學業而擔憂;通用面粉的總裁亨利·布利斯,少年時代也有口吃的毛病;喬·吉拉德,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在35歲時還患有相當嚴重的口吃,換過40個工作還是走投無路;IBM的創始人老托馬斯·沃森剛入職場時,在大型公眾場合講話也結巴。
許多總裁口才不好,看上去所謂的謹慎、考慮周全、答非所問其實都是恐懼發言的變相表現形式。他們的完美主義傾向過于強烈,總想在別人面前表現得完美無缺,且特別愛面子,那么,這種人便容易恐懼發言。
領導干部不會講話,損失的不光是個人形象,損失更大的是一個單位、一個企業的形象。
在一些重大的場合,這樣的講話,受損的甚至是政府的形象、國家的形象。
因此,作為領導干部,學會當眾講話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