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導干部21天提升當眾講話魅力
- 殷亞敏
- 5168字
- 2020-04-14 14:13:20
三、快速克服講話無膽方法之二:眼定
什么叫眼定?就是演講者目中有人,在臺上講話時眼睛要會說話,始終和聽眾交流。這是體現講話者自信的第二個奧秘。
什么叫目中有人呢?我在講課時會讓大家做這樣一個練習體驗一下。
請大家起立,用三種不同的方式說“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
第一遍,抬頭看著天說“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這是自傲還是自卑?
學員:自傲。
第二遍,低著頭說: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這是自卑還是自傲?
學員:自卑。
第三遍,面向前方,看著我,雙目炯炯有神,面帶微笑說:“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這是什么感覺?
學員:自信!
眼睛看著三個地方,就代表著講話者的三種心態。
這正好應了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那句話:
高貴與尊嚴、自卑和好強、精明和機敏、傲慢和粗魯,都能從靜止或者運動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上反映出來。
一個出色的演講者,是很善于用目光和聽眾交流的。中國企業家網上有篇文章專門分析了喬布斯的目光交流藝術。
眼睛是傳遞非言語信息的最有效渠道。喬布斯比一般的演講者更注重保持目光的接觸,他很少在演講時讀幻燈片或注釋。喬布斯并沒有完全淘汰注釋。進行示范展示時,他常常會參照事先準備好的注釋提示。蘋果公司的Keynote演示軟件,使得演講者可以很容易地參考準備好的注釋,而觀眾只能看到顯示在投影儀上的幻燈片。如果喬布斯逐字逐句地閱讀注釋,臺下沒有人知道。但是,事實上,他一直和聽眾保持著目光交流。他會偶爾掃視一張幻燈片,然后迅速將注意力轉移到聽眾身上。
1.為什么“眼定”能展示自信
答案就是那句大家非常熟悉的話: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內心。眼睛不敢看人,說明內心膽怯;眼睛敢于直視聽眾,說明內心自信和沉著。當一個人眼神飄忽不定,看了一下馬上就離開了,或者干脆不敢看大家,我們肯定說這個人內心很膽怯、自卑、不自信。
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絕不單單是一種詩意的比喻,而是有生理科學依據的。因為人的大腦一共有12對神經,其中有5對神經是專門指揮眼睛的。當我們的眼睛在轉的時候,不是我們的眼球在轉,是我們眼后邊的神經在轉動,它帶動眼珠在轉。
人們一般認為是用眼睛看東西,實際上眼睛只是成像的器官。那么,我們到底是用什么在“看”呢?是大腦。我們每天收到的各類信息中,有80%來自視覺,20%來自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對于大腦而言,75%的工作都在處理來自眼睛的視覺信息。顯而易見,眼睛和大腦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每一天我們都是用“腦”在看,用“腦”在判斷外界的空間結構,物體的形狀、色彩、方位及運動速度。
明白了大腦和眼的關系,就明白了練眼定的重要性:一個人內心的自信,一定可以從眼睛這扇窗戶中看出來的。
2.練習眼定的好處
(1)好處一——尊重人
對于一個領導者來說,對人尊重的奧秘就在眼睛上。當你面帶微笑注視著你的觀眾的時候,他們感受到的就是尊重,尊重的背后實際上是你對觀眾的愛心。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蹦愕奈⑿ψ⒁暎瑐鬟_了愛和敬,同時也會得到觀眾對你的喜愛和尊敬。利人就是利己??!
喬布斯深知這個奧秘,當他每次在蘋果的年度產品展示會上上場的時候,他都會面帶微笑地掃視全場,而觀眾回報他的是雷鳴般的掌聲。
當演講者的目光不肯和觀眾交流的時候,觀眾感受到的就是被輕視,這種感受連小孩子都是一樣的。
黑幼龍被稱為臺灣的卡耐基。他講過一個眼定的故事。
他的女兒立俐讀小學五年級時,突然迷上了濃妝艷抹。每天清晨五點半就起床,花兩個小時化妝,抹唇膏,刷眉毛,還把眼皮涂成深藍色。當時父母怎么勸她都不改。
多年后的一天,黑幼龍和女兒聊天,才突然明白了她當年為什么小小年紀要化濃妝。他問:“立俐,從小到大,你感覺最讓你受挫的事是什么?”立俐脫口而出,“和你說話最有挫敗感。因為每次和你說話,你從來不看我一眼。”啊,原來女兒化濃妝、早戀,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呢!
黑幼龍眼睛不看女兒,孩子都覺得不受尊重,如果做管理工作的人,對同事、客戶講話不看對象,給人帶來的挫折感豈不是更強。
(2)好處二——吸引人
道家對精氣神有個比喻:“人身所藏之精,譬如油;人身之氣,譬如火;其光亮,譬如神?!比松砩献钣泄饬痢⒆钣猩竦牟课痪褪茄劬ΑMㄟ^眼定的訓練,你就可以做到兩眼放光,雙目炯炯有神,吸引住你的觀眾。
電視劇《亮劍》中李云龍有段戲,將用眼睛吸引人的力量表現得淋漓盡致。
“同志們,大家都知道了,鬼子對我們的根據地進行掃蕩。這一次的掃蕩不比以往,情況可能會更糟糕
我要說的只有一句,天下沒有打不破的包圍圈。對我們獨立團來說,老子就不把他當成突圍戰。當成什么?當成進攻,向我們正面的敵人發起進攻!
大家有膽量沒有?(有!)記住,全團哪怕只剩一個人,也要繼續進攻!死,也要死在沖鋒的路上!
如果有誰怕了,我可以給他機會,讓他脫掉軍裝,交出武器,和老百姓一起轉移。我李云龍絕不難為他。有沒有?(沒有?。┖?,都是有種的漢子,把刺刀給我磨快,把子彈給我推上槍膛,把手榴彈的蓋兒給我擰開嘍。想消滅獨立團,他鬼子還缺副好牙口?!?/p>
李云龍在做這場戰前動員時,眼睛有兩個特點:一是雙目炯炯有神,二是目光像探照燈一樣不停地在每一個戰士的臉上掃過。他說“都是有種的漢子”時,那信任的目光瞬間掃過每一個戰士的臉。而這種目光就是一塊吸鐵石,讓全團每一位戰士都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強悍的語言加上如炬的目光,把每一個戰士心中決一死戰的豪氣都點燃了。
(3)好處三——觀察人
觀察人就是說通過眼睛觀察現場觀眾聽講情況,及時調整講話內容和時間。
蔡禮旭老師在講解《弟子規》中,就引用了孟子“觀其眸子”的方法。
“當別人真正需要我們時,一定要盡心盡力去引導、規勸。但是時機不成熟的時候,確實不要講得太多,以免令人心生煩惱。進退之間,緣分的成熟與否,也不是幾句話能講清楚的,還要自己去積累經驗。”
我們可以用孟子“觀其眸子”的方法。比如說你跟他談弟子規很重要,然后舉了句經文,“置冠服,有定位”,說這句經文對于孩子今后做事的能力有直接的影響。你這樣一講,他的眼睛就會放光、發亮。此時你不能說:今天我們就講到這里,如此就不是隨緣。當說話的藝術緣分成熟了,我們可以順勢而為。
假如與一個人講了五分鐘,他目光呆滯,這時再繼續講就是攀緣了。所以,要時時刻刻觀察緣分的狀態,緣分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要把握時機靈活運用。
研究明清歷史的中國著名學者閻崇年,在講課過程中也非常注意通過觀察聽眾的眼神來調整自己的演講。
我講課的時候有一個特點——眼睛喜歡看著大家。哪個地方大家有興趣了,有點微笑,哪些地方可能不太感興趣,閉會兒眼,我都看在眼里,這樣就能隨時根據大家的表情調整我的內容。
我自己也有用眼睛觀察課堂情況的體會。
講定耳舞訣的前三個內容時,因為互動較多,所以學員熱情高,課堂秩序特別好。而到了講“一簡二活三口訣”部分時,練習少了。我觀察臺下聽眾時,就看到一些學員的眼神開始渙散了,有的開始打哈欠,有的開始交頭接耳。我就明白光講不練,學員會沒興趣,于是馬上調整上課內容,增加互動練習。
例如,原來講口訣化的例子,都是我自己在臺上講:“南懷瑾先生講過一段話:‘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阉鼔嚎s成口訣呢,就叫‘三人說’,這個‘三人說’。就是口訣化?!?/p>
通過課堂上及時觀察,發現效果不夠好,我就在講完南懷瑾先生這段話后,改為互動。
我問學員,“這段話壓縮之后,可以變成‘三什么說’?”學員馬上就集中注意力,開動腦子想答案。有的說“三人說”,有的說“三等說”,有的說“三氣說”,馬上現場氣氛就活躍起來了。
如果我只是一味埋頭講,不注意用眼睛觀察臺下的情況,就發現不了問題。
領導干部當眾講話,也不妨多用“觀其眸子”法,用自己敏銳的目光,及時捕捉觀眾眼中的信息,以掌握講話主動權,提高講話的效果。
3.練習眼定的方法和要求
上臺講話者的目光如此重要,下面就教給大家練眼定的方法。
練習眼定的方法主要有四種:一是睜眼法,二是看眼法,三是兼顧觀眾法,四是遠看片訓練法。
(1)方法一——睜眼法
具體練法:在眼的前上方3~5米處找一個點(綠色點最好,黑色點也行)。睜眼看一秒鐘,閉眼一秒鐘,這樣反復睜眼、閉眼連續100次,而且堅持早晚各100次。
為什么練睜眼?它有三個好處。
第一是眼皮不松。
說起來我練這個功也是被逼出來的。因為自己年過50之后,臉部的肌肉就越來越松弛,眼角開始往下耷拉,變成了三角眼。上臺主持也好,表演節目也好,形象就受影響。后來看了一個電視訪談,發現一個年過六旬的京劇演員雙目炯炯有神,眼皮一點都不松。他介紹說,他每天都要瞪大眼睛盯著一個地方半個鐘頭,幾十年如一日地練習。于是我就下定決心練瞪眼,要把松弛的眼皮再練回去。
開始練的時候,眼肌松弛,睜起來很困難;堅持練了一個月,就感到眼部肌肉有力了;到三個月的時候,自己一照鏡子,發現眼皮開始復位,三角眼又恢復成雙眼皮了。
第二是眼有神。
你可以自己體會一下,眼睛如果漫無目標地看東西,眼神就是散的,而看定一個點的時候,眼睛聚焦,就自然會有光澤了。一有光澤,眼睛自然就有神了。
我自己也是在偶然當中發現睜眼法可以練眼神的。年輕的時候,在部隊宣傳隊練過舞蹈、演過話劇,后來又學播音、做主持,但是從未專門練過眼神。年齡大了以后,眼睛就更顯得沒神了。而通過練習睜閉眼,現在上課,學生都反映:對殷老師的第一印象就是眼睛好有神啊,感覺我們在課堂上的每一個動作都逃不出他的眼睛。
另外,練眼神的同時也是練心定。每次練習一睜一閉100次,非??菰?,對人的注意力、定力都是很好的磨煉。
第三是眼睛黑白分明。
常言說人老珠黃,意思是人年齡大了以后,血液循環慢,眼睛中的紅血絲越來越多,眼白就發黃,變得渾濁。而我通過睜眼法的練習,眼球得到運動,血液循環加快,眼球里的血絲越來越少,就顯得眼睛黑白分明了。
無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堅持練習睜眼法,都可以讓眼睛黑白分明,往臺上一站,炯炯有神,一下子吸引住觀眾的目光。
幾位讀者按照書中的要求練習眼睛,也都取得了很明顯的效果。
休閑人:
首先是“亮”,即眼睛感覺比以前明亮了、有神了。每天早上6:30起床,打開窗子,望著窗外的山,練習15分鐘的“睜眼法”。可能是我以前從未這樣近距離地看過自己的眼睛的緣故吧,當我練“三定”盯著眼睛看時,發現自己的眼睛明亮、清澈、有神,笑容也很好看。
讀者小楊:
每天用睜眼法練習,感覺眼睛比以前舒服了,也有神了。這一點家人都能看得出來。
(2)方法二——看眼法
具體練法:
①目不轉睛,一直看著鏡子中自己的眼睛說話。
②用耳語法說。
③每個材料每天早晚各練習20遍。
練習內容:
①看著自己的眼睛說“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
②看著自己的眼睛說繞口令。
《四是四》: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誰能說準十四、四十、四十四,就請誰來試一試。
《真稀奇》:稀奇稀奇真稀奇,麻雀踩死老母雞,螞蟻身長三尺六,八十歲的老頭躺在搖籃里。
為什么要看著鏡子中自己的眼睛說話呢?一可以練精神專注;二可以練講話的對象感;三有互動感,越練越來勁。
(3)方法三——兼顧觀眾法
兼顧觀眾法,重在練習講話者眼神兼顧全場觀眾的能力。練習的時候,要堅持循序漸進原則。
具體練法:
①一對一練習。兩人面對面,一個人看著對方的眼睛說“早上好”20遍,對方當觀眾配合。然后再換過來練習。
②一對二練習。一個人面對兩個人說“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
先看著左邊人的眼睛說“各位領導”,再看著右邊人的眼睛說“各位來賓”,然后面向中間,眼睛兼顧兩人說“大家好”。練習20遍。然后三個人再輪換。
③一對三練習。一個人面對三個人說“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
先看著左邊人的眼睛說“各位領導”,再看著右邊人的眼睛說“各位來賓”,然后面向中間的人,眼睛兼顧兩邊說“大家好”。然后四個人再輪換。
這就是以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眼睛兼顧觀眾的訓練。一對一、一對二、一對三,這樣反復練習,成為習慣,上臺就學會兼顧全場觀眾了。
練兼顧觀眾法的要求:用耳語法練,面帶微笑練,點頭時要有力。每天早晚各20遍,練到形成肌肉記憶為止。
(4)方法四——遠看片訓練法
這是兼顧觀眾法訓練的延伸,就是講話者面對臺下觀眾時,把場下的觀眾分為左中右三部分,眼睛先看著左邊觀眾說“各位領導”,再看著右邊觀眾說“各位來賓”,最后看著中間觀眾說“大家好”。
這個練習的主要要求是:方位準,眼神虛。
方位準,就像上面說的,一定要按照左右中的順序練習。通過這個練習,一是可以把全場的觀眾都兼顧到,二是目光的交流井然有序,不會散亂。
眼神虛。就是眼睛不能只盯著臺下的一個觀眾看,眼睛要看到一片人,讓每一個觀眾都感到你在看著他。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盯著少數人講話交流,大多數觀眾就會感到被冷落,這會破壞講話的氣氛。
不要小看這個技巧,它就像一層窗戶紙,不捅破,有些人可能永遠不知道怎樣用目光和觀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