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隱情
- 我到梁山立廟堂
- 張舍夜
- 3097字
- 2020-03-24 15:21:03
10 ,隱情
這么一個壞得頭頂長瘡腳底流膿的主,朝夕間能改邪歸正?這一個不學無術的人能說出這么一番打動人心的話?狗能改得了吃屎的本性?
鬼才信!
這背后的操控者,除了老東家西門達夫婦還能有誰!
這種情況下,如果自己再揪住不放,不原諒,豈不顯得自己小肚雞腸、得理不饒人!
齊老淡淡地道:“說得也對,我一個大人和你一個小孩計較這些,真是失了分寸。算了,過去的事就此揭過,再也不提了。但愿卿少爺能記住今天的話。”
“多謝齊爺爺。”西門卿連忙順桿兒爬道。
齊老心結根深蒂結,并不吃他這一套,能這么說完全是看在西門達夫婦的面子上。到得此時,他也不愿繼續呆下,道:“東家、小夫人、大少爺,店里事情多,時間也不早了,我就不耽擱你們出城踏春了。告辭!”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開凍化解也非一日之功。
反正自己只想安安靜靜地曬太陽,以后估計也沒有多少打交道的機會。
隨他去吧!
西門卿倒是想的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一件事,在不同位置不同人的眼里有著不同的解讀。
在西門達小夫人看來:能認錯、會道歉是一個人成熟的重要標志。
西門卿這番不疾不徐的出色表現,充分證明了西門卿確實變得懂事了,大有三日不見,當刮目相看的驚喜。兩人心里的驚喜無以復加。
西門庸則對西門卿的變化喜憂參半。
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西門庸確定了西門卿確實對以前發生的事忘記得一干二凈,最讓他擔憂的是西門卿性格上的變化。
以前是驕奢淫逸,天不怕地不怕小霸王一般的存在,莫說是在外邊,就是在府里,不是趕雞就是攆狗,調戲小媳婦捉弄大丫頭,一刻也不肯安生。
就是一只人憎狗嫌的小皮猴。
現在呢,完全換了個人一樣,整天老老實實呆在小院里,沉默寡言,從不主動搭理人。不像以前,什么話都對他說。常常會問一些基本的東西,反而對于他自己,心底到底想些什么,三緘其口,從不提起。無論西門庸怎么試探,都摸不清他心里到底在琢磨什么,
這讓西門庸隱隱產生一種不好的感覺。
不過好在,現在的西門卿和以前一樣,在行為表現上對他還是最為親近。即便是對西門卿最為嬌縱溺愛的小夫人,西門庸都能感到西門卿似乎有些排斥,似乎不愿意接受小夫人的疼愛。西門庸不只一次看到西門卿在小夫人釋放母愛時表現出極不自在的表情——一種骨子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情。
難道他也同自己一樣心里只有自己的親生母親?
百思不得其解,西門庸只能這樣想。
此刻,西門卿的一番話,在西門庸看來,隱約又看到了從前那種油腔滑調的影子。
這些年來,西門庸有意識地利用各種機會對西門卿進行影響改變,那種滲透到骨子里的東西,恐怕很難改變吧?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西門庸對自己長久謀劃的信心又恢復了那么一點點。
齊姓掌柜一走,其余的人也都紛紛告辭,一陣熱鬧后,終于安靜了下來。西門卿見無事了,也準備往屬于自己的驢車走去——站著哪有躺著舒服!
“卿哥兒,我的小乖乖,今天真是長臉了!啵啵啵”小夫人一下子將他摟在懷里,捧著他的臉,在額頭上連連親了幾下。
得,又被當成了三歲小孩!
一個幾十心理的人被當成小孩子,一般人,還真不是那么容易坦然接受的……
西門卿心里尷尬萬分,想要掙脫小夫人的懷抱,可惜力不從心。只能抗議道:“小娘,我長大了,不要這樣,這么多人看著呢。”
“哎呦,卿哥兒果然長大了,居然知道不好意思了。好的,以后小娘不親你了。吧唧。”
小夫人口中答應著,卻是又親了一下。
“小娘!”
西門卿有些懊惱,提高了聲音。
“好了,去吧,卿哥兒。慢點,別走那么急“小夫人笑著揉揉西門卿的腦袋,終于松開了他。又對西門達道:”老爺,卿哥兒真的長大了。剛才他說的那些話,妾身可沒有教過他。“
“這孽子……確實有長進。“
西門卿聽見西門達的聲音先是嚴厲,隨后又溫和了不少。
總算獲得了一點點認同。
雖說不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畢竟還是一家人。只是家大了些,房屋多了些,以后見面總是避不開的,仇人一樣冷眉橫對總不如大你好我好大家好和和氣氣其樂融融的舒服。
車隊又繼續動了起來。
難得親眼見證一下古代社會,一路上,西門卿還是有些好奇的。側身躺著,目不轉睛的看著緩緩后退的行人、建筑、樹木……
驢車穿過土城墻狹隘窄小的城門洞,外面是無邊廣闊的天地。
藍天,白云,飛鳥和大地……
一股清新的田園氣息撲鼻而來……
驢車吱吱扭扭著,行了將近一個時辰,來到一個名叫吳家莊的莊子上。
西門庸告訴他,這莊子和旁邊另幾個莊子周圍的土地大都是他們家的,總共有三四千畝土地,七八百佃戶……
在莊子上稍作歇息,接見了幾個耆老管事,收了小半車野兔山雞干菇木耳等野味。
隨后,又到一處崗坡上——此地西門氏的祖墳所在地,給幾個老墳添土,點了香燭,擺了羊頭鯉魚,送了冥鈔。
一番祭祀,就連癱瘓不便的西門達都在下人們的幫助下爬在地上為幾座老墳磕了頭。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西門卿,想要例外也找不到充分的理由,只好入鄉隨俗。
一一祭拜過后,西門達讓西門庸潘小金夫婦二人帶了祭品自去附近自家祖墳祭祀——西門庸本姓吳,就是這吳家莊人。
此處墳地,也不過埋葬著五六輩人,一兩百年的時光,對于柏樹只能算是幼兒期,這些陸續栽種的樹木并不粗壯,卻也一片青翠濃郁。
或許因為老祖宗在天上看著,西門達不敢造次,態度居然出奇的好,在等候西門庸的時間里,和顏悅色地叫了西門卿到身邊,給西門卿講一些口口相傳的故事。
聽了幾個老輩人開創家業的艱辛傳奇事跡后,西門卿多少有些感慨:任何時代,想要白手起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收獲往往意味著大付出,大風險。期間需要太多的智慧、努力、堅持和機緣……
想到現在的衣食無憂,心里除了敬佩,更多的是感激。
待西門庸祭祀過自家祖墳后,已經日立中天,眼看著就中午了,到了午茶時間。
這個時代因為糧食產出有限等因素,一日三餐只在物質糧食充盈的州府京城才流行。尋常府縣,像陽谷這樣的小縣城,一日早晚兩餐比比皆是,只有極少數富足之家中間加了一頓午茶。
西門府自然也不例外。
此茶非后世的飲用方法。而是類似于后世胡辣湯的做法,將茶葉、面粉、菜葉、油鹽……摻和在一起糊糊涂涂地煮熟,賴以充饑提神。
此時,西門卿已經有點餓了。
一行人上了車,繼續行進。然而并不是原路返回,反而向著更西的一處小山崗駛去。
小山的林木間隱約有建筑的痕跡,此時不回城,去那里干什么?難道那里也有自家的產業?
西門卿多少有些疑惑。
“當然不是了,卿哥兒!那山里原本有座寺廟,廟里就三四個和尚,香火也不旺。
聽說大約熙寧年,從京城來了六七個道士,接管了寺廟,逼得幾個老和尚還了俗。
這些道士們又推倒了里面的佛像,重新請了道家神仙,寺廟也改名青牛宮。最近這幾年,青牛宮的神仙十分靈驗,遠近皆知,來上香許愿還愿的人絡繹不絕。上個月,你出事時,干娘也許了重愿,今天借著掃墓的機會來還愿的。喏,你看后面那輛車上,就你小金嫂子坐的那輛車,裝的可都是貢品。”
“原來如此,謝謝庸哥。“西門卿笑著道謝。
“這有什么好謝的。聽說這青牛宮里的道士本領大的很,據說資質好的能修煉成神仙,可以長生不老那種。就算是資質差的,也能活個八九十一百多歲呢……“
嗯……
修仙?
自己穿越到的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世界?
難道不是歷史課本中的那個“大“宋朝嗎?今年是政和六年,當今的開封龍庭坐著的也是一個叫趙佶的皇帝……幾乎所有的都能和他所知道的歷史重合。
“卿哥兒,你怎么了?”
“呃,沒……沒什么。”西門卿不愿被人看出自己的心思,只好拋出了另一個問題來:“只是忽然想起,剛才掃墓時,怎么沒有見到我娘親的墳啊?我娘親葬在哪兒?為什么不去祭奠?”
“這個,我也不清楚,我到府里時,已經是現在的樣子,我也沒聽人說起過這些。這事,你得問干爹干娘他們。“
這件事,西門庸說了謊。
他曾悄悄打探過卿哥兒母親的事,只是他探聽到的也不多,只知道還活著,好像有外人不知道的隱情。此刻,西門卿忽然問起來,他自然也不好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