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秦檜其人

秦檜(一〇九一至一一五五年),江寧(今江蘇省南京)人。其父做過縣令,家有田畝。上太學前,拜汪伯彥為師,汪伯彥后來成為南宋早期有名的奸相。秦檜性狡詐,工于心計。在學時,常密告同學,人稱其為“秦大腳”。25歲時考中狀元。

海上歸來

金南犯,抗戰派為朝中主體,秦檜附和潮流主戰。

在宋欽宗初露議和主張時,秦檜首鼠兩端,以兩面手法,明里主戰,暗中主和,博得欽宗賞識,把他由禮部侍郎提擢為殿中侍御史。

在抗戰派被排擠出朝廷后,他被提升為御史中丞。金破汴京,徽、欽二帝及眾侍臣宮女同被擄走。次年,他被擄往金軍大營。他見有機可乘,便賣身求榮,給金軍統帥粘罕寫密信,建議保留宋王朝做傀儡,金國在幕后操縱,以利金國長遠統治。粘罕看到秦檜是為金國謀劃,大可利用。后經他引薦,金太宗破例召見了秦檜這個俘虜,把他賜給監軍撻懶任用,兀術也曾設宴款待,侍女陪酒,收買其心。后來,他又為被囚的徽宗致金帝的信修改潤色。徽宗此信,建議派人南下,勸說宋高宗稱臣納貢。在上交信件時,秦檜自薦,稱愿當此任。金對南宋的最終目標是完全占領、全面統治,自然拒絕了這個建議,不過卻看穿了秦檜其人,于是賞賜他大量金銀財物,且稱其“文采斐然”,“書法自成一家”。

一一二九年,金分兩路攻宋,東西夾擊。東路撻懶任命秦檜為軍師,后又任其為隨軍轉運使。秦檜甘當鷹犬,為金出謀劃策。這年戰事起伏,金兵打楚州久攻不下。金統治者為了達到他們占領南宋的目的,決定縱之使歸,以做內應,為金代言,令秦檜以逃離金國為名,潛回南宋。

一一三〇年十月,秦檜按金人謀劃,帶家人與奴仆,經陸路從海上入宋,詭稱殺死看守,脫離囚地,奪船逃回。朝中文臣武將皆大疑,他們接連向宋高宗啟奏,說北國是金兵天下,秦檜一家人攜奴仆逃出,是不可能之事。自燕京到臨安,逾河越海,無金人助,焉能生還?也有近臣對高宗私下諫言,說道:“秦檜陰險深阻,不宜重用。”唯有宰相范宗尹與同知樞密院李回兩人,夙與秦檜交好,竟說他是“不顧兵戈之險、風霜之苦,千里迢迢歸來,是一片忠心”。宋高宗對金的國策是屈膝求和,秦檜歸來正合其意。秦檜見到高宗后,又獻上了他代南宋起草的“求和”書。不幾天,高宗上朝,他說,秦檜“樸忠過人,朕得之喜而不寐”,“又得一佳人”。他力排眾議,任秦檜為禮部尚書,下詔夸獎,嚴禁非議,并賞賜秦檜金銀。三個月后,又任其為副宰相。一年后,秦檜即把保薦他的宰相范宗尹和李回等排擠出朝,人們說:“歸來可疑,官德卑劣,實非善類。”一一三二年,高宗因對金求和不成,心怨秦檜不力,而大臣們又不斷彈劾秦檜,隨之順水推舟,罷免了秦檜。

一一三四年,南宋求和使臣帶回信息,撻懶提出,真要議和,必用秦檜。高宗即用,后又升其為宰相。從此,高宗與秦檜緊密配合,放任秦檜把持朝政。佞者進,忠者退,朝中時有忠誠愛國之士見此情景,為避禍自保,托言“議論不合”,陸續辭職而去。

秦檜上任不久,為斂財、納貢,密令各路暗增民稅,此例一開,地方巧立名目,搜刮日重,有恃無恐,許多農民難以為生,為求生存,鋌而走險,大小規模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此風漸成南宋痼疾,積重難返。

朝野共憤

秦檜的對內高壓、對外投降的行徑,為眾多忠臣良將所不齒。

秦檜入朝不久,金使來,所提條件竟與秦檜平時所議吻合,識者益知秦檜與金人共謀,他們憂國家之辱,恐無盡時。丞相張浚推薦秦檜為副相,待到共事,方知秦檜為人卑劣,他向高宗請辭,高宗問道:“誰可代卿?”張浚不語,高宗問:“秦檜如何?”張浚如實以告。高宗說:“然則用趙鼎。”張浚贊同。高宗復用趙鼎為相。秦檜知后,立即挑撥離間,對趙鼎說道:“圣上早想用您,是張浚拖延。”在暗中,秦檜指使臺諫,先論張浚,后打趙鼎,兩人先后遭罷官。

國勢日危,朝中忠直之士紛起進諫。中書舍人呂本中、禮部侍郎張九成等人,反對金人提出的強權和議,也有人提出趙鼎應留任。司勛員外郎朱松等六人,聯名啟奏,吏部尚書張熹等九位重臣,同班上疏,后又有大臣接連上疏,在外的前線將帥岳飛、韓世忠等也紛紛上書,朝野共憤,提出為國家與百姓計,條件對等的和約可簽,金人提出的無理割地、辱國、納貢的和約不可簽,要切責秦檜之罪。在宋金“和議”垂成之時,樞密院編修官胡銓上高宗封事。封事,亦稱密折。他在封事中怒斥王倫、秦檜、孫近迷惑圣上,屈膝喪國,言與此三人不共戴天,請斬三人之頭。他說,對金作戰,“徐興問罪之師,則三軍之士,不戰而氣自倍增。”“不然,臣有赴東海而死爾,寧可處小朝廷求活耶?”秦檜聞之,毫無忌憚,立即罷免胡銓,將其流放到窮鄉僻壤,一貶再貶,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朝野聞之,心皆不平,人們刻版印刷胡銓的封事。凡讀過之人,皆為胡銓的忠國之情和冒死諫言的精神所感動,憤而共言秦檜該殺。

一一三九年,金兀術取代撻懶主政,撕毀“和議”,又大舉南下。

金兀術派人給秦檜送密信,提出要議和,必殺飛。秦檜依計而行。這時,金兵南下遇阻,連敗。在前線,岳飛等六路將領分別連克六州,皆為軍事重地,大軍劍指中原,捷報頻傳。岳飛大破拐子馬后,打到朱仙鎮,離汴梁僅四十余里,直逼黃河渡口,而且岳家軍西起洛陽、鄭州,南至蔡州、陳州一帶,對金兵形成一個弧形包圍圈。戰場形勢發生重大轉折,勝利在望,岳飛對部將們發下誓言:“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如若收復故都汴梁,揮師北上,歷史將可能被改寫。秦檜迫不及待地與高宗密謀,立即連續撤韓世忠等諸將回朝,再一天連發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返京,軍心大亂,致使戰局反轉。岳飛怒發沖冠,遙望中原,痛灑英雄淚,仰天長嘯:“十年之戰,廢于一旦!社稷江山,恐再難中興,恢復無日矣!”中國歷史又拐了個大彎。

千古奇冤

一一削除這些戰將的兵權后,秦檜又派人去廬山,欺騙罷官歸鄉的岳飛回杭州,以謀反之罪,制造假案,投入大理寺,嚴刑拷打,岳飛絕食反抗。這年臘月二十九日是除夕。除夕夜,愁云慘淡,先是冬雨淅瀝,后是大雪紛飛,充斥肅殺之氣。在大理寺風波亭,在一片漆黑的夜色中岳飛被逼飲毒酒而死。事前,命岳飛簽字畫押,承認謀反,岳飛堅決拒簽,大義凜然,獄卒提著燈籠,只見他揮筆寫下了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飛遇害,時年三十九歲。不一日,其大將張憲、其子岳云俱被殺害。

正月初一,冬雷陣陣,雪滿杭州路,屋宇皆白。《宋史》等歷史文獻多處記載,杭州百姓聞岳飛遇害,皆哀泣,天下冤之。后世,廬山西北麓株嶺山中,岳母和岳夫人之墓,當地百姓和官員年年祭掃,絡繹不絕。追悼岳飛的詩詞口口相傳,是歷史不滅的記憶。

秦檜與高宗聯手害死岳飛,各有盤算。秦檜自金歸來,為掃除障礙,數興大獄,陷害忠良,晚年尤甚。在主張抗戰的丞相趙鼎被排擠出朝后,秦檜獨斷專行,強力推行名為主和、實為投降的主張,出賣國家與民族利益。其入朝為相十九年,先后將七十多位文臣武將或罷官、或貶謫、或流放、或囚于獄中,有人一年而死,有人三年而亡。一一五二年,秦檜又羅織罪名,制造了王之奇兄弟、葉三省等四大冤案,一大批人受害。

老丞相趙鼎,被一貶再貶,最后被流放到海南島,秦檜仍派人暗中監視他,每月上報趙鼎身體情況。趙鼎既不能回朝廷,又不能返故鄉,他知秦檜心毒手狠,必置自己于死地,株連家族。他為避免最壞結局,絕食而死。趙鼎沒料到,他死后,秦檜仍指使同伙,捏造罪名,數次施酷刑,逼迫其子趙汾自誣,要他承認聯合老將軍張浚和大臣李光、胡寅等“謀反”,趙汾不從,然秦檜仍以“謀反”為名,迫害朝中與地方廉能官員與忠國之士五十多人。趙鼎被迫害致死后,門人故吏聞趙鼎之死而嘆息者,秦檜皆亦加罪,絕不放過,趕盡殺絕。

秦檜制造冤假錯案,殘忍成性。一起又一起冤假錯案,所害忠臣良將不可勝數,《宋史》中《秦檜列傳》載,“一時忠臣良將,誅鋤略盡”,幾近朝中無忠國之謀臣,軍中少有可用之將,路、州、府、縣充斥貪官、昏官、庸官。

流惡難盡

秦檜擅權,橫行無忌;高宗縱之,閉目塞聽。秦檜廣植私黨,為其所用,凡彈劾忠臣良將之文,皆出秦檜之口,形之于死黨之筆,在朝中,人所共知。而其用人,一要“主和”,二要肯重金向秦檜行賄,三要言聽計從。自其為相,至死之日,易執政二十八人,皆為行賄奸佞、頑鈍之徒。秦檜為掩其罪行,命兒子秦熺和孫子秦塤把持修史大權,父子兩人同修國史,中國自古以來,僅此一孤例。凡皇帝言行、大臣奏章、上疏等不利于秦檜的文字,盡皆銷毀、刪除,或以火焚之,以掩后世之目。

秦檜賣官鬻爵,開門受賄,霸占田園、宅院,無所顧忌。其相府內的“格天閣”,分類分層專儲各地官員“孝敬”的古玩、玉器、珍寶。南方督軍方務德為消嫌隙,一次即送龍涎香十六箱、黃金四箱、象牙雕屏風、唐名家書法等巨額“禮物”。其子秦熺所用工役甚多,日日鍛造金銀器,搜羅珠寶玉器,聲色犬馬。一次,秦熺回金陵祭祀祖廟墓地,極盡豪奢,盡遣臨安和轉運司華美舟舫,仍嫌不足,又從浙西一路選派,共數百艘。沿途郡縣監司,投其所好,結隊迎餞,數十里不絕。秦熺氣焰張天,極盡一時之盛,百姓為之側目。過平江碼頭,當地結彩樓數丈,盡選官伎,歌舞其上,縹緲若在云間,秦熺處之自若。沿途官員暗中賄賂,攀比交接,買官求升,行之坦然。秦檜時期盛行的官場賄賂之風,經二十年養成,愈演愈烈,漸成南宋不治之癥。

秦檜死后,其家金銀、珠寶、玉器不可勝數,田地、房屋不計其數,家產富可敵國,他是中國歷史上惡名昭著的奸相、巨貪。在《宋史》中,胡銓言秦檜當國十九年間,搜刮民脂民膏,肥己、納貢,“迄今府庫無旬月之儲,千村萬落生理蕭然”,民不聊生。元人史學家脫脫,與秦檜是毫不相干的兩朝、兩族人,他主持修撰的《二十四史·宋史》中,記載秦檜罪行累累,讀來觸目驚心。

秦檜給南宋的經濟、政治、文化、吏治、邊防、人才、人心、社會風氣等方面,造成了嚴重內傷,留下了重重潛在危機,不可彌補和挽回,給南宋埋下了斷代的種子,其禍國殃民之罪惡,“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傾東海之水流惡難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珠海市| 太仓市| 平遥县| 北碚区| 客服| 普兰店市| 全南县| 咸丰县| 雅安市| 西和县| 廊坊市| 乌拉特后旗| 诸城市| 蕲春县| 郓城县| 英德市| 上栗县| 夏津县| 呈贡县| 神木县| 正阳县| 山东省| 盖州市| 苗栗县| 桂平市| 绍兴县| 眉山市| 湖州市| 江达县| 鲁山县| 甘谷县| 洞口县| 平顺县| 邢台市| 漯河市| 涿鹿县| 沁阳市| 电白县| 西和县|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