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原始瓷器和陶器的發展
西周原始瓷器在商代的基礎上有了發展。在陜西寶雞茹家莊、陜西岐山鳳雛村、陜西長安張家坡、河南濟陽龐家溝、北京房山琉璃河等地的西周墓中,都曾有這種瓷器或瓷片發現。一般質地堅硬,外表有青色或黃色的釉,有光澤,叩之有聲,品質介于瓷器與陶器之間。張家坡出土的少量瓷片,經測定,燒成溫度已達一千二百度左右,硬度可達莫氏硬標七,吸水性很弱,物質組成已接近瓷器。當時原始瓷器大多是豆和罍。
長安張家坡西周遺址中,曾發現西周晚期的七座橢圓形的陶窯,并有陶杵之類的工具發現。陶窯火膛就挖在地面以下,直徑一點四五至一點六米,在窯身北邊有一個向外突出的煙囪,和窯底通連,在南面對著煙囪有火門,門的兩側有門墻。大體上制陶技術,早期大多采用輪模合制,中晚期已逐漸使用快輪制法。

圖三十 灃河西岸張家坡和客省莊發現的西周陶窯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