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西周史
  • 楊寬
  • 1511字
  • 2020-03-26 17:16:46

第二章 西周金文所見貴族私有土地制度

一 天子和公卿對臣下的賞田

西周金文中所見到的有關土地的事,主要有兩種,一是天子和公卿對臣下賞賜田地,二是田地的轉讓交換以及作賠償之用。

當時天子賞賜土地,范圍大的稱為“土”,也或稱為“采”,其次是“邑”,再其次是“里”和“田”。康王時的宜侯簋載:“易(錫)土:厥川(甽)三百□,厥□百又廿,厥宅邑卅(三十)又五,厥□百又(四十)。”這是“土”中包括甽、宅邑等。昭王時的召卣載:“賞畢土方五十里”,畢為地名,在今陜西咸陽北。當時有以地名與“土”連稱的習慣。昭王時的作冊旂尊、作冊旂方彝和作冊旂觥都載:“令作冊旂兄(貺)望土于相侯。”望當為地名。

昭王時的尊,和卣載:“易(錫)采曰。”這是稱“采”而地名。“采”是當時天子分封諸侯的一個等級。《尚書·康誥》說:“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東國雒,四方民大和會:侯、甸、男、邦、采、衛。”《禮記·禮運》說:“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

厲王時的,詳細記載了先后賞賜許多邑的名稱,結句說:“凡復友(賄)復友(賄)從田十又三邑。”這是以邑來作為賞賜田地的單位的。

夷王時的十二年大簋蓋載:“易(錫)里”,這是說賞賜以原屬于的“里”。這是以“里”為單位來賞賜的。

孝王時的大克鼎載:“易(錫)女(汝)田于埜,易女田于渒,易女井(邢)家田于以(與)其臣妾,易女田于康,易女田于匽,易女田于原,易女田于寒山。”這是一起賞賜埜、渒、、康、匽、原、寒山等七處的“田”,其中只有一處原是“井(邢)家田”,連同原有附屬的邢家臣妾一起轉賞給了善(膳)夫克。由此可見其余六處的“田”是不連帶有臣妾的。大克鼎下文還載有:“易(錫)女(汝)井(邢)、,易女井(邢)人奔于。”這是說賞給了原屬于邢家的人和人,還賞給了原屬于邢家而奔于的人。看來邢家原是一個諸侯,不知何故被周天子沒收了田地以及所屬許多地方的奴隸,這時又轉賞給善夫克了。

厲王時的敔簋記載敔擊退南淮夷的入侵,取得大勝,周王在成周太廟接受敔“告禽(擒)”的獻俘禮,王使尹氏賞給圭瓚以及“貝五十朋”,“于五十田,于早五十田”。貝是以“朋”來作為計數單位的,地是以“田”作計數單位的。這個“田”當有一定面積,當指百畝之田。

賢簋載:“隹(唯)九月初吉庚午,公叔初見于衛,賢從。公命吏畮(賄)賢百畝,用作寶彝。”“百畝”下一字不識,當為百畝田所生產的食物,可知當時已以“百畝”田作為生產單位,可見古文獻以“百畝”田為分配生產者的單位,是真實的。

圖十 敔簋銘文

根據大簋蓋記載,天子有權把原來賞賜給臣下的“里”收回,改賞給別人。周王為了把原屬的“里”改賞給大,命令善(膳)夫豖告知,經同意后,由豖把這個“里”交給大。

據恭王時的師永盂記載,周王賞賜田地,要經過執政大臣傳達“王命”。這次賞賜給師永“田陰陽洛疆”以及“師俗父田”,先由執政大臣益公入宮接受天子之命,出來傳達給井(邢)伯、榮伯、尹氏、師俗父、遣中(仲)付諸實施。接著益公命令鄭司徒函父等六人付給永這塊田。尹氏即太史。西周王朝的大臣有公、伯兩級的爵位。益公是當時朝廷最高的大臣,邢伯、榮伯、尹氏是次一等的朝廷大臣,師俗父和遣仲所以要傳到,因為這次所賞賜給師永的田中就有“師俗父田”等在內。

這時不僅天子賞賜田地要用冊命,公卿賞賜臣下田地,也還要用冊命禮的儀式。據宣王時的不簋蓋記載,當時虢季子白奉命討伐嚴允(狁),得勝回來舉行“獻禽(擒)”的獻俘禮,他因而命令不迅速追擊,不經過激烈戰斗,擒獲和殺敵很多。于是虢季子白發表冊命加以贊揚,賞賜弓矢和“臣五家、田十田”。懿王時的卯簋蓋記載了榮伯對屬臣卯的冊命之辭,也舉行了冊命禮,由榮季作為“右”者,伴同卯立于中廷,聽榮伯的冊命,賞給瓚璋、宗彝、馬牛以及“一田”。

圖十一 不簋蓋銘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昌县| 大关县| 舟山市| 施秉县| 原阳县| 扶余县| 东丰县| 石屏县| 台州市| 巨野县| 广元市| 加查县| 丰原市| 泸水县| 牙克石市| 常熟市| 喀喇| 漳平市| 民县| 宁都县| 贺兰县| 鄯善县| 刚察县| 宁河县| 明星| 区。| 那曲县| 黔西| 鄱阳县| 醴陵市| 新营市| 资讯 | 宁阳县| 宜黄县| 邵东县| 嘉黎县| 苏尼特右旗| 正镶白旗| 和硕县| 广丰县| 屏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