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西周史
  • 楊寬
  • 663字
  • 2020-03-26 17:16:44

第二編 西周時代的土地制度、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生產

第一章 井田制的生產方式和村社組織

原始的農村公社,是原始氏族公社制度的產物。它的變質形態,曾長期留存,直到商品交換關系得到較大的發展,使它瓦解為止。農村公社牢固地留存,是古代東方各國社會制度中最突出的特征。至于古代西方各國,本身的這種制度雖早已瓦解,但因為在奴隸社會晚期有“蠻族”的入侵,又廣泛地傳布了這種村社制度。到中世紀前期,在整個封建化的過程中,除了封建占有土地制的發展,奴隸的逐步轉化,是其主要內容以外,村社的隸屬于領主或大地主,村社的分化與村社農民的農奴化,也成為封建化的主要內容的一部分。而且在村社分化瓦解以后,它的殘余形態對整個封建社會的歷史還有深遠的影響。

中國古代社會中有沒有村社組織呢?如果有,它的發生、變化、解體的過程怎樣呢?它和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關系怎樣呢?這個問題在目前我國史學界,在看法上存在很大的分歧。有的在研究我國古代史時根本沒有談到這個問題,有的根本否認中國古代有村社組織的存在,有的大談村社但沒有提出多少具體而確切的資料,缺乏具體的內容,因而也不能令人滿意,有的認為井田制就是村社的制度,有的認為井田制不是村社制度,而是榨取奴隸勞力的工作單位和賞賜奴隸管理者的報酬單位。這個問題還牽涉到中國古代社會屬于何種類型及其特點的問題。

我認為井田制確是古代村社的土地制度。這里將先論證井田制是古代村社的制度,繼而具體地論述井田制的產生和實行地區、井田制中的定期平均分配份地的制度、在井田制基礎上的村社組織以及村社中的公共生活,以便具體地說明我國古代村社發生、變化的過程,以求解決這個古代歷史上的重要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结县| 万荣县| 东源县| 濮阳市| 兴和县| 郧西县| 甘孜| 玉环县| 城固县| 扶余县| 盐池县| 望江县| 惠东县| 永德县| 麦盖提县| 巨野县| 潜江市| 独山县| 五家渠市| 陆河县| 宁都县| 宁陵县| 嘉荫县| 兴隆县| 聂拉木县| 墨竹工卡县| 定安县| 吴江市| 敖汉旗| 通河县| 长泰县| 孙吴县| 青阳县| 福贡县| 潮州市| 乌兰浩特市| 永新县| 淮滨县| 怀远县| 萨迦县|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