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論欺騙

我是最不適合談論記憶力這件事情的。我甚至并不認為,這世界上還有誰比我的記憶力更差。我有許多庸俗且卑劣的品性,但記憶力之差,我想自己確是絕乎僅有,鳳毛麟角。我身上似乎沒有一絲一毫的痕跡表明我有好的記性,我應因此而聲名大噪才是。

雖然我生來記憶力就這樣不好——鑒于記憶力的重要性,連柏拉圖都稱它為偉大而權勢的女神——不過,在我自小生活的家鄉,倘若說一個人不聰慧,那就表示他沒有一點記性。因此,當我時常埋怨自己記性不好時,身邊的人就會不相信我,甚至責備我,仿佛我承認自己是愚蠢的人一樣。人們好像從不覺得智慧和記憶力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于是我的處境就更加糟糕了。他們的指責已經對我造成了傷害,實際上,經驗告訴我們,事實是恰好相反的,優秀的記憶力和低弱的判斷力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在此同時,他們團結起來指責我的不是,只能說明他們自己本身無情無義,而我向來都是誠懇待人,因此,他們這樣做也就對我造成了更直接的傷害。從攻擊我的記性不好牽扯到我的情感,把一個人天生的缺陷說成是良心上的問題。人們總說我從不記得和朋友說過的話,應該要做的事,忘記他們的各種請求和我所許下的承諾,甚至有時見面都會記不起他們。是的,我承認,我很健忘,但是刻意疏忽朋友交代的事情,我是從來不做的。大家可以認為這是我的不是,但這并不代表可以把它夸大成惡意——一種并不是我真正意識的作為。

基于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我總是這么安慰自己,我從這個缺點中得到的主要好處,就是有利于克服一個更糟糕,且更容易在我身上發生的缺點——野心,因為記憶力不好,對于一個操勞公眾事務談判的人來說,這個缺點實在是難以忍受。而大自然先前發展的許多例子說明,隨著記憶力的減退,其他能力自然會得到加強。假設有記憶力好的優點,那么別人的獨特思想和意見就會常駐在我腦海里,我的思想和判斷力就會輕易步入別人的后塵,自己的力量也就無法壯大了。或者,因為記憶力不好,講話只會更加簡短精練。

介于記憶庫通常比想象庫的備貨充足,倘若我有一個好記性,那么我的朋友一定會因為我的滔滔不絕而四下逃竄了,因為那些能使我激動并引發思緒的話題,必定會喚醒我支配和處理的能力,我便開始了激烈的長篇大論。這是多么不幸的一件事啊。我在這方面深有體會,幾個深交的朋友都為我驗證了這一點:記憶力為他們提供事情的全部詳細過程,于是他們總想把每一個細節都照顧到,故事自然就會有所拉長,即便這個故事本身是特別有趣的,也會因此變得枯燥無味;可一旦故事不精彩,那你也會埋怨他們的記性不好,或者懷疑他們的判斷力。一旦開始一段故事,試圖中斷或貨然結束都是非常困難的事。好比一匹正在疾速飛奔的快馬,它若能干脆利落地停住腳步,這就相當不可思議了。即使是一些講話特別有條理的人,也會有一開口便欲罷不能的情形。他們總在找一個合適的點停下來,卻同時又繼續嘮叨,像一位虛弱得就要暈倒的人。這樣的情況在老年人身上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記得活著這么多年的許多事,卻總是忘了自己已經講過了多少多少遍。我曾遇到過故事本身是特別有趣的,可是經一個紳士的敘述,就完全失去了精彩點,因為在座的聽眾已被灌輸上百次了。

我為我記憶力不好感到欣慰的第二個原因就是,事實正如一位古人所說,我并不大記得別人得罪過我,像波斯國王大流士一樣,我得找一個人在旁邊時刻提醒著我,為了記住雅典人的侮辱,他下令在每一餐開飯之前,都得派一名年輕的侍從在他耳旁反復說上三遍:“陛下,千萬要記住雅典人啊。”還有,不管是故地重游還是舊書重讀,我總會有種無比清新的感覺。

許多人告誡我,記憶力不好就千萬別嘗試騙人了,這句話非常有道理。我知道得很清楚,語法學家把“講假話”和“欺騙”區分得非常明白。他們明確指出,“講假話”是把本身不真實的事情,說成真的;而法語里的“欺騙”一詞則來自拉丁文,其定義包含了“昧著良心”的意思。因此,欺騙是指那些言語和內心不一致的人。我所說的也是這種人。他們要么純粹捏造事情,要么隱瞞或者篡改事情本質。如果要他們總是重復同一個故事,他們肯定會局促不安,露出馬腳是必然的。因為事實真相是第一個進入記憶的,并會留下深刻的印記,它在進入我們的思想時,通常會把虛構的錯誤觀念排除。

錯誤很難站住腳跟,是不可能根深蒂固的,而最初的記憶已經存在于我們的頭腦中,它無法忘記那些后來植入的錯誤或虛構思想。在他們徹頭徹尾編造的謊言里,由于沒有任何痕跡說明這是欺騙,所以他們似乎覺得無須感到害怕。然而,正是因為它是編造的,沒有一點真實性,在內心是無法令人把握住的,那么往往連我們自己都會遺忘。我就時常遇到這樣的人。不過,有趣的是,這樣的話語總能取悅我們的上司。人們總想把諾言和良心依照形勢的走向和需要去發展,可事情總在不斷變動,因此,他們所說的話必須有許多版本。可能同一件事物,他們有時說是灰色,有時又是黃色;對這個人是這個說法,換成另一個人又是那種說法。

如果這些人都因為某些原因聚集在一起,并各自說出自己的故事,那這種騙人伎倆的后果會是怎樣呢?他們除了會陷入無比尷尬的境地之外,還要記住對不同人說的不同事的整個概述,這是要記憶力多好的人才能做到啊!我發現,許多現代人都特別期望自己在社會上擁有一個謹慎的頭銜,可是他們沒想到,聲名在外,實在是難符真相。

實際上,欺騙應是一種被詛咒的罪惡。人與人之間之所以能夠互相聯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們有說話的能力。如若我們知道這種罪惡的后果,我們就必須比對付其他任何罪惡更毫不留情地來對付它。在生活中我發現,大人們往往會因為小孩所做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不分場合地懲罰他們;因為他們欠缺考慮、可并不會對事情造成任何皮毛損害的行為折磨他們。在我看來,欺騙和執迷不悟,這才是我們應該時刻提防的。這兩種缺點會和孩子們一塊成長。一旦你接觸了謊言,要改掉這個毛病就會非常困難了。即使你之前是多么正直的人,只要開口說了第一句謊言,你就別想再擺脫了。我認識一個很專業的裁縫師,可是我沒有聽他講過一句真話,即便真話能為他帶來好處,他也從來不說。

倘若真理和欺騙都只有同一副面孔,我們甚至可以與它們和平相處;因為我們只需要毫不懷疑地把撒謊者的話反過來理解就好。只是,謊言的面孔有成千上萬副,我們根本無法辨認。

畢達哥拉斯派[16]的人認為,善是確定、清晰且有限的,而惡則是模糊不定、無限的。抵達目標的路只有唯一一條,可是偏離目標的路則不計其數。只是,倘若一個明顯且極端的危險需要我用道貌岸然的謊言來避免,我也無法肯定自己是否可以不說謊。

從前有一位神父說過,寧可和一條忠實的狗相伴一生,也不愿與一個沒有任何共同話語的人相處。“因此,陌生人經常不被人當人相待。”[17]由此可見,欺騙的語言比靜默更要將人拒之門外!

弗朗索瓦一世[18]時常吹噓自己所謂的豐功偉績,即他曾把米蘭公爵的使者弗朗西斯克·塔韋納——這個能說會道的人反駁得啞口無言,窮途末路。而事實上,塔韋納是為了彌補一件后果嚴重的事,代其主子米蘭公爵前來向法國國王真誠道歉,并懇請原諒的。事情的原委是:當時國王被逐出意大利時,內心仍舊希望與意大利,甚至與米蘭公爵領地繼續維持和平友好的關系,于是他想到一個方法,即在公爵身邊安插一名親信,表面上是與普通人無異,讓人認為他只是在處理個人私事,而實質上他則身負大使的職責。因米蘭公爵弗朗索瓦·斯福扎與查理五世皇帝[19]的侄女、丹麥國王的女兒、洛林的遺產繼承人商談婚事,這不能不讓人看到,他與我們的聯系和交往必然會給他帶來很大損失。于是,法國國王挑選了一位尤其適合此位的人選,他就是王家馬廄總管——米蘭人梅維伊。表面上他是來處理私人事務,實際他帶著秘密國書和用來掩護身份的公爵引薦信來到了公爵身邊,并且待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皇帝最后得到了風聲,而結果則不難猜想:公爵刻意安排了謀殺的假象掩人耳目,自己深夜潛入使者住處并將其殺害,案子就這樣在短短兩天內匆匆了結了。法國國王不明所以,于是發函給所有基督徒國王和米蘭公爵本人以詢問事件的真實緣由,當然,弗朗西斯克·塔韋納早已把一份與真相大相徑庭的長篇推理準備妥當。在國王主持早朝期間,他當堂講述了許多令人無法不信服的依據,以此證明使者確實是遭人暗殺。他說,這位使者從來都只被主人當作是前來米蘭處理私事的紳士,而且他也沒有任何其他可疑的身份;米蘭公爵還認為他可能根本就不認識國王,更別說為國王做任何事情了。因此,他就是一個普通人,并不是什么使者。與此同時,弗朗索瓦一世提出他的疑問和異議,從各個方面來擠對并逼迫他,最后提到是不是他夜間偷偷將法國使者處決。此時,弗朗西斯克已變得局促不安,只好坦白回答,出于對國王的一種尊敬,認為在白天實施極刑是萬萬不妥的。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法國國王敏銳的目光下無法自圓其說,他該是多么狼狽不堪,將會受到多么嚴厲的懲罰啊。

尤里烏斯二世教皇給英國國王派去了一名使者,目的只是煽動國王反對弗朗索瓦一世[20]。大使向國王陳述了他所肩負的任務,英國國王在回答他時著重強調說,攻打一個勢力如此強大的國家,之前必做的準備工作必定極其困難,并還為此找了各種各樣的借口。使者接著告訴英王,說他所提出的這些問題自己也想過,并也和教皇共同商討過。大使的這一回答徹底讓英王堅定了自己的觀點,使者原本的任務是盡快發動戰爭,結果卻南轅北轍,還讓英王發現了蛛絲馬跡,實際上使者本身是偏袒于法國國王的。于是英王把這一事實報告給教皇,結果使者的全部財產都被罰充公,還差點性命難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皮县| 喀喇| 新津县| 和硕县| 敦煌市| 浦城县| 卢湾区| 深圳市| 蒲城县| 平和县| 天长市| 施甸县| 林西县| 兖州市| 岐山县| 新建县| 越西县| 保山市| 阳山县| 老河口市| 周至县| 铜川市| 札达县| 平江县| 东方市| 榆林市| 阳新县| 钟祥市| 游戏| 夹江县| 鞍山市| 泊头市| 南漳县| 当雄县| 黔西| 招远市| 平山县| 改则县| 巴里| 鄂托克前旗| 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