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怎樣趕走恐懼和憂慮
- 吸引力法則
- (美)威廉·沃克·阿特金森
- 7068字
- 2020-03-06 16:34:19
從現在開始就下定決心吧,告誡自己一定要做出某種改變,且永遠也不要同所遇到的困難妥協。只要能夠堅持到底,那些困難遲早會向你投降。或許一開始,你會覺得這樣很困難,然而,隨著你同它進行一次次戰斗,它的力量會變得越來越弱,而你則會變得越來越強。
對我們來說,首要的事就是“干掉”自己的恐懼和憂慮。大多數情況下,恐懼的思想都成為了苦惱和失敗的誘因。這一點,我早已再三強調,但這樣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
在我們的頭腦中,恐懼已經成了一種習慣,而且,隨著那些消極思想的習慣性運行,它會像跗骨之蛆一般糾纏我們。但如果能始終堅守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那我們還是有可能使自己從這種可怕的慣性中解脫出來。
強烈的渴望就如同是一塊吸引力極強的磁鐵。那些具有強烈渴望的人總能把最能幫助他的東西吸引過來,包括人、事、物和環境。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要冷靜、自信、滿懷希望且對目標的實現深信不疑。還有一點也同樣可以確定,那就是某個人若是對一件事懷有強烈的恐懼,那他很有可能就在那件令他十分恐懼的事上開始自己的工作。
其實,那些內心恐懼的人總在期待他所害怕的事情出現,你發現這一點了嗎?這條法則的作用是相當強烈的,就如同他在渴望或懇求某件事發生一樣。對于正反兩方面,這條法則都適用,而且,無論面對什么情況,它總會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想克服恐懼的習慣,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從精神層面上想象自己具有戰勝這種恐懼的勇氣,這就如同擺脫黑暗的最佳方法就是點亮一盞明燈一樣。想認識思想習慣所攜帶的力量,并且通過暴力方法強行否定它的存在,那么,我可以簡單明了地告訴你,這絕對是種無用功。要知道,在自己的頭腦中想象出一種積極的思想并使它取代消極思想的位置,才是最好、最有把握、最輕松且最快捷的方法。與此同時,我們可以通過對消極思想堅持不懈的思索來達到逐漸認清它本質的目的。
因此,與其你告訴自己“我不害怕”,還不如明確地告訴自己“我已經充滿了勇氣”,盡管它們在本質上都是對恐懼的否定,但完全忽略恐懼比先承認它的存在再否定它,效果要好很多。
要戰勝恐懼就應該在精神上堅定地保持自己對勇氣的追求。對于你來說,時時刻刻都要想著勇氣,常常把它掛在嘴邊,尤其要把它表現出來。你的頭腦中應該掛一幅勇氣的圖畫,每時每刻都關注著它,直到勇氣已經成為你精神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能把理想堅定地擺在自己面前,那么,你就逐漸會成長為自己目標中的樣子,因為你的理想會逐漸在身上顯現出來。把“勇氣”這個詞深深銘刻進頭腦中去吧,使它牢牢占據那個位置,直到你的頭腦把它完全消化吸收掉。想象一下自己充滿勇氣時的樣子,你會發現,自己在處理問題時真的已經勇氣十足。
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么事是值得害怕的,你必須認識到這一點。恐懼和擔憂是永遠都不會給人帶來幫助的,請你不要害怕。恐懼只會讓你的能力陷入癱瘓,可勇氣卻能提升我們的才能,這一點,你要時刻牢記。
經常高喊著“我愿故我能”的人會具有自信、無畏的氣質,會時刻充滿希望,會具有強大的氣場。成功所必需的一切因素都會被他招到身邊,任何問題似乎都在照著他的計劃進行。在其他人看來,他簡直是福星高照。實際上,運氣之類的言論根本是無稽之談!他們的成功與“幸運”沒有關系,那只不過是他們的精神態度在起作用而已。
有些人一天到晚都在說“我做不到”或“我害怕”,他們的精神態度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成功。不管你從哪一方面來看待成功,它都毫無神秘性可言。
你聽說過有哪個獲得成功的人不是堅定地懷有“我能行”或“我一定能成功”的想法的?那些想著“我不能”的人被他們遠遠甩在了后面,而在那些“我不能”的人當中,至少有一些人是擁有卓越才能的,你想過這究竟是為什么嗎?我們那些潛藏已久的能力會被最強烈的精神態度激發出來,并且還可以從外界尋求幫助;同時,那些消極態度不僅會吸引來阻礙我們成功的事物,甚至有可能把自身所具有的才能扼殺在搖籃里。這種觀點的可靠性已經被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驗證過,不僅僅是我,很多人都親身地體驗過,到目前為止,了解這一點的人每天都在增加。
你思想中的那些力量,請不要再浪費了,要想方設法把它們的優勢利用起來。永遠不要再把失敗、沮喪、矛盾及悲傷吸引到自己身邊來。從現在開始,努力向外界傳遞歡樂、光明和積極的思想吧。
假如能讓“我一定能”和“我想做好”的想法占據思想的高地,假如能始終告訴自己“我一定能”和“我想做好”,假如你一貫的夢想就是“我一定能”和“我想做好”,假如你一直念叨著“我一定能”和“我想做好”,假如你在任何人面前都表現出“我一定能”和“我想做好”,假如從今往后你都生活在“我一定能”和“我想做好”的氣場中,那么,情況就正在改變。在你的生活中,全新的改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這種改變所帶來的作用顯而易見,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自己在用全新的角度看待問題,“自我的回歸”逐漸變為現實。你會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正在慢慢變好,自己的表現變得越來越理想,更多美好的事物都來到了你身邊,不管你做什么事,都能夠比從前表現得更好。而實現這樣的改變并不困難,只要能成為一個“我一定能”和“我想做好”的人。
實際上,焦慮、憎惡、妒忌、怨恨、憤怒、不滿、失敗以及所有不幸的源頭都是恐懼。因此,只要把籠罩在頭頂的恐懼驅除掉,你就會發現,困擾自己多年的煩惱都煙消云散。想方設法地擺脫恐懼、將恐懼連根拔起,才是獲得自由的唯一出路。在我看來,一個人想要掌握獲得精神力量的方法,戰勝恐懼就是他首先要做的。你的頭腦一旦被恐懼占據,就徹底失去了在思想領域中取得進步的可能,也正因如此,我才會始終要你們立即著手克服恐懼。認真地著手做這件事,就一定能夠做到。當那些令人厭惡的事被你徹底擺脫,生活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你也會感覺自己變得更快樂、更自由、更強大和更積極,生活中的每一份事業都會為你帶來成功。
從現在開始就下定決心吧,告誡自己一定要做出某種改變,且永遠也不要同所遇到的困難妥協,只要能堅持到底,困難遲早會向你投降。或許在初始階段你會覺得有困難,然而,隨著同它進行一次次戰斗,它的力量會變得越來越弱,而你則會變得越來越強。
困難在無畏的思想中是找不到生存土壤的,只要你切斷它的“營養來源”,它就一定會被“餓死”。從現在開始就讓優秀、強大和無謂的思想充滿頭腦吧,只要能使自己一直保持無所畏懼的思想,恐懼就一定會逐漸消亡。如果說無畏是“正義”的,那恐懼就是“邪惡”的,而我們都清楚,最終取得勝利的必然是“正義”的一方。
“但是”“如果”“或許”“恐怕”“不可能”“要是如何如何就好了”,或者是諸如此類的懦夫的借口肯定在恐懼周圍,所以,只要這樣的詞仍然存在于你身上,你就無法發揮自己思想中的力量。一旦這樣的詞被你驅逐,你就可以在頭腦的海洋中自由航行,可以抵達它的任何角落。思想就是你的風帆,它們會為你的前進提供動力。
從現在開始,我建議你從那些自己并不害怕且愿意嘗試的事開始對自己的鍛煉。去做那些事吧,立刻行動起來。做那些事時,一定要始終保持高昂斗志,這樣,你就會對自己身上發生的變化感到驚奇。前進道路上的任何障礙都會被你的精神力量一掃而空,你立時就會發現自己在做的這些遠比想象中的簡單。在這種練習中所獲的進步,會讓自己驚嘆不已。只要你按照這種方法進行練習,哪怕是堅持的時間并不是很長,也一定會讓你取得令人瞠目結舌的進步。
在你的前方,數不勝數的事業在等待著你去完成,一旦擺脫了恐懼的桎梏,你就能達成自己的心愿。你想知道如何擺脫恐懼嗎?實際上,只要不再接受習慣性思維對你的控制,勇敢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以及這個詞中所蘊涵的偉大力量,你就可以做到。
鼓起勇氣并不再想關于恐懼的任何事,便是征服恐懼的最好辦法。運用這樣的辦法,你就能訓練自己的頭腦形成新的思維習慣,同時,還可以更加徹底地清除頭腦中的那些消極思想。在此之后,它們再也無法影響你了,再也無法拖你后腿。“勇氣”這個詞應該成為你的格言,且要在行動中不斷彰顯出它的力量。
在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恐懼”本身,請你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從現在起就不要再有任何的恐懼了,實際上,它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懦夫,只要你能顯示出自己的勇氣,它肯定就會望風而逃。
恐懼的產物是憂慮。在思想中能將恐懼斬草除根,那么,憂慮就一定會因缺乏營養而逐漸死去。在這里,有一條古老的建議有必要再重復一遍,因為它所能教給的東西會使我們受益終生。在有些人看來,如果清除掉了內心中的恐懼和憂慮,就會一事無成。我曾經讀過一篇關于這個問題的文章,那篇文章的作者就認為假如沒有了憂慮,任何事都無法做好。因為在作者看來,憂慮就是使我們產生興趣和勤奮工作狀態的一種必要刺激。其實,這完全是一派胡言,無論是誰在這樣說,那都是無稽之談!憂慮從來就不可能幫助我們完成任何事;相反,它總是會在我們成功的道路上起阻礙作用。
我們的渴望和興趣便是所做的每件事以及每一個行動下面隱藏的動機。假如你真心實意地渴望得到某一東西,那自然而然地就會對如何去完成它而產生極大興趣,你會抓住身邊任何一個能夠幫助你做好這件事情的細節。
更重要的是,當頭腦在潛意識里自動工作時,我們能夠從中挖掘出許多有價值且非常重要的想法。如果想獲得成功,渴望和興趣就是必備因素,而憂慮和欲望與之扯不上任何關系。有件事情是千真萬確的:假如一個人周圍的環境讓他難以忍受,他就會陷入絕望,并逐漸喪失信心,他會覺得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無法達成目標。此后,他會轉而去追求另外一個更簡單同時也比較符合他心意的目標。然而,這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渴望。而當他的渴望足夠強烈時,他會把所有注意力都投入到這件事中,會付出巨大努力。
焦慮并不是使我們付出努力的原因,它只會滿足于絞住它雙手時那種無助的哀號,它就是哀嘆的代名詞,因此,它終有一天會耗盡你的氣力,并且讓你一事無成。但渴望表現出的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假如某個人周圍的環境變得越來越難以忍受,他的渴望也會變得更加強烈,當他有一天覺得再也無法忍受時,就會說:“我已經受夠了這一切,我要作出改變!”看看,渴望轉化為行動了。假如某個人渴望改變眼前糟糕的情況(其實這是一種非常棒的事),那么,他下定決心要做的這件事就會把他所有的興趣和注意力都吸引過來,并且在這個時候他就已經具備了推動事情向前發展的能力。而焦慮從來都不會給我們帶來這些。
要知道,消極和死亡的產物就是焦慮,而積極和生機的產物則是渴望和野心。如果一個人一直在擔心自己在有一天會死去,并且死去時發現自己一事無成,那是多么悲慘。然而,一旦他能把自己心中的焦慮和不滿轉化為渴望和興趣,并堅信自己一定能把這種改變繼續下去,就必然會看到改變的發生。的確,想要大展身手,就必須首先把心中的恐懼和焦慮驅散。
對于頭腦中的那些消極的入侵者,我們必須努力把它們除掉,且要用自信和希望來取代它們的位置。焦慮一旦變成渴望,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興趣正在逐漸覺醒,那些使你感興趣的事就會引發你的思考。思想會從儲存的倉庫中紛紛涌進你的頭腦,在行動中,它們的作用也會一點點展現。
那些與你思想相近的人,完全可以與你和諧相處,你也可以從周圍的思想電波中得到足夠的幫助。在我們的周圍,這樣的電波無處不在。人們總是吸引那些與自己合拍的思想電波,所謂的合拍就是指與我們的渴望、性格相一致。它會一次又一次地證明偉大的“吸引力法則”,與它相似的人都會被吸引。“吸引力法則”絕對不是一個開玩笑的理論,也不是一種形而上的謬論,它是一條無比正確并一直在發揮作用的天然法則。只要能進行足夠的實踐和觀察,你就一定能掌握這條法則。
如果想成功地做成某事,就必須對其有著強烈的渴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要有足夠的吸引力。渴望是一定要非常強烈。那種渴望很微弱的人只能為自己吸引來非常少的幫助。因此,渴望越強烈,在行動中你表現出來的力量也就越強大。
在有能力得到某件東西之前,首先就要把自己足夠強烈的渴望表現出來。與身邊其他那些想要獲得這件東西的人相比,你必須有更強烈的愿望。你也必須時刻準備著為獲得這件東西付出代價,這個代價是指你為了實現這個愿望而必須拋棄阻撓你達成這個愿望的其他小愿望,包括舒適、安逸、閑暇、消遣以及很多諸如此類的愿望,盡管這些東西并不是你一直無法得到的,可這個時候必須將之舍棄。
實際上,所有這一切都取決于你想得到的究竟是什么。通常情況下,你想得到的東西越珍貴,要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這是一般性規律。大自然只相信“有得必有失”。然而,假如你十分熱切地盼望得到某件東西,就會毫不猶豫地付出必須支付的代價。之所以要這樣,是因為你的渴望會使其他任何事都變得不再重要。
假如你告訴自己十分想得到某件東西,并且覺得已經竭盡全力,那你只是在戲弄渴望。你真的如同囚犯渴望自由那般渴望完成那件事了嗎?你真的如同垂死之人渴望生命那般渴望完成那件事了嗎?仔細想想吧,為了追求自由,囚犯們做了些什么?為了鑿穿厚厚的鋼板和堅實的墻壁,他們會用一塊小石頭努力工作。而你的渴望真有那么強烈嗎?你有沒有把所追求的那件事看得如同生命一樣重要?根本就不可能!你并不了解自己渴望的究竟是什么!
我可以告訴你,如果一個人能像囚犯渴望自由那樣追求某件事,或像垂死之人渴望生命那樣追逐它,那么,橫亙在成功之路上的看似牢不可破的障礙和阻撓就一定會被他戰勝。渴望、自信與意志便是人們獲得成功的關鍵,它們如同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任何一扇成功之門。
我們的渴望往往會被恐懼麻痹,而我們的生活也會被它變得驚恐不安,因此,必須擺脫恐懼對你的影響。但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恐懼總會緊緊抓住我們,而我們也很有可能從此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假如在這個“生死攸關”的時刻我們作出了錯誤選擇,那么,所有希望、追求、樂趣以及雄心壯志都會離我們而去。但是,謝天謝地,我們總是能找到擺脫這個魔鬼的辦法。擺脫了這個魔鬼之后,我們就能像真正的男人那樣面對一切困難。結果究竟會如何呢?看看吧,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最巨大的困難也被我們擺平。可能是困難自己逃跑了,也可能是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我們采取一種迂回方式,或者從困難上面越過去,或者從它的下面鉆過去。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這的確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
但是,不管面對的困難有多大,只要你能使自己充滿自信和勇氣,所有問題最終都會解決。一切都已結束之時,我們會非常奇怪當初是什么原因使我們驚慌失措。實際上,這不只是一個表面想象,而是宇宙中的一個能夠主宰一切的法則。
盡管到目前為止,我們對這個法則的理解還不是十分全面,然而,我們卻可以隨時隨地地驗證這個法則。人們往往會問:“幾乎所有人都能輕輕松松地對別人說‘別擔心’,可當他獨自構思未來計劃時,又能比其他人好到哪里去呢?究竟是什么東西在擾亂著我們的頭腦和計劃呢?”
對于這一點,我只能說:人類就是一群總會無謂地杞人憂天的生物。實際上,我們所擔心的大部分事都是不會發生的,而那些最終成為了事實的事也要比我們想象中的好很多。另外,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其實都得到了外界的幫助,從而能比較輕松地解決難題。自我調節的能力存在于任何事物中,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時刻做好解決問題的準備,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那么,當困難真的襲來時,我們也具備了足夠的能力去應付它們。上帝不僅僅會把餡餅扔到有準備之人的頭上,還會把有準備之人扔到餡餅下面。
下面這句諺語十分有道理:“我們90%的擔心都是多余的,而剩下的10%也是過分的。”你究竟為無謂的擔憂花費了多少精力呢?事實真的像我們所想的那樣嗎?與其每天為了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擔驚受怕,倒不如等它真正到來時再去尋求解決辦法。到那時,你會發現,由于自己具備了先前儲存的精力,前進道路上的所有麻煩都會被你輕而易舉地處理。
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人們把精力耗盡了?是為了解決困難而殫精竭慮,還是如我們所說的杞人憂天?對有的人來說,“萬一如何”或“萬一怎樣”是經常掛在嘴邊的,然而,這個一直使我們擔憂不已的“萬一”卻從來都沒有像想象的那樣發生過。實際上,“萬一”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它給我們帶來麻煩的可能性并沒有比它給我們帶來利益的可能性大。每當我空閑時回想那些曾使我無比擔憂的厄運,我簡直會笑出聲來!可是,以往那些令我寢食難安的憂慮現在都跑到哪里去了呢?那些讓我惴惴不安、提心吊膽的事,我現在似乎已經想不起來了。
你心中的那些擔憂,完全沒有必要與之對抗,因為那并不是克服壞習慣的正確方法。如果能使自己專心致志,如果能把視線集中到眼前的問題上,你就會察覺到,曾經那些困擾你許久的擔憂早已無影無蹤了。我們的頭腦一次只能專注地思考一件事,如果你能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正確的事上,那其他一切不和諧的聲音自己就會銷聲匿跡。與同它們進行對抗相比,我們擁有更好的辦法克服那些令人生厭的思想。因此,能夠把眼界放得開闊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就一定會被發現。
當憂慮的想法充滿頭腦時,你或許永遠都無法抽出時間實踐那些對自己有益的計劃。但是,倘若能把精力集中到明智而有益的思考上,那你就會意識到,自己在潛意識里就已經把精力用在了有益的事情上。一旦達到了這樣的境界,你就會發現,自己設想中那些大有裨益的計劃和方法都已經派上了用場。只要你能保證自己的精神狀態足夠端正,那么,任何事都會向著對你有利的方向發展。你需要做的就是把憂慮從自己的頭腦中完全排除,因為你無法從它那里得到任何好處。要知道,明智、愉悅、快樂的思想能為我們吸引來明智、愉悅、快樂的事物,而憂慮則會把它們嚇跑。因此,從現在開始,你必須逐漸培養正確的精神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