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人以群居。蕓蕓眾生,熙熙攘攘,皆為利往。薄情寡義者,義薄云天者,蒼蠅茍利者,各色人等,混跡其間,泯然于眾,難以分辨。
人心之不可探,在于避免惡意的無規則釋放。更應該追求的,是以善意對待周遭之人,但需以最深的惡意來預判任何行動的結果,做出相應的預案。
對新生事物的恐懼,在于未知,致人躊躇不前,猶豫不決。疏離于旁人,自我的隔離,惡性循環,越來越孤單,越長大越孤單。枯寂的心靈,需要不斷的充實,不斷的融入感興趣的集體,才能如春風潤雨,迎風披露而長。
野蠻的生產,恣意的青春怒放,即為另一個極端。沒有律令禁止、沒有規矩方圓,太過放縱的結果,只能是崩壞泯滅。
孤單,但不孤獨的狀態,適合修心養性,靜心提神,錘煉自身,不斷豐富自己。讀書,不死讀書,需要思考,需要變通。沉入當時的環境,設想寫作的狀態,從無字句處了解行文思路,揣摩字里行間所要真正表達的含義,從他人的經驗教訓中積累自身的人生閱歷,習得必要的知識與技能,吸收內化為自己所能把握,所能利用的力量,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05222020222317UTC+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