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有序推進銀行數字化轉型,
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9年2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并發表講話,再次聚焦金融領域兩件大事:完善金融服務、防范金融風險。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和宗旨。金融在經濟中的作用日趨顯著。金融是撬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有力杠桿,是中國走出去的重要推動力量,同時也是未來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保障。

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革命,推動著中國經濟的新舊動能轉換,也推動著傳統金融的變革和新金融的創新發展。未來金融業的發展水平以及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的能力,將越來越依賴于科技的力量。金融業的核心是處理投資人和籌資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解決這個問題中數據信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數據資源也正和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一樣,成為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金融行業數據的整合、共享和開放正在成為趨勢,以數據共享為核心的開放銀行在數據價值覺醒的背景下興起。

開放銀行誕生于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是一種利用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技術幫助銀行與第三方實現數據共享的戰略模式,在促進普惠金融、助力金融供給側改革、防控金融風險方面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我們也要注意到,在開放銀行建設過程中防控金融風險亦不容忽視,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在金融創新、提升服務效率的同時,更要高度重視金融安全問題。銀行要對數據泄露、網絡安全、合作方欺詐、法律合規等風險給予重視,要確保數據主體對自身數據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銀行業乃至金融業數據的開放更需要以數據權利的保護為前提,通過嚴格的執法和行業的自律,確保數據在產權清晰、權利保障有效的框架下發揮更大的價值,數據開放才會擁有健康的未來。

金融科技最終的落腳點是金融本身,終極目標是服務實體經濟,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痛點、難點,惠及民生。在“開放銀行”引領銀行變革新階段,所有的持牌金融機構都要樹立服務意識,以客戶為中心開發金融產品,才能有效服務實體經濟。

《開放銀行》一書厘清了國內外開放銀行理論與實踐路徑,就金融科技底層技術對開放銀行的影響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及闡述,并結合最新法律法規及監管政策研究,分析了開放銀行對金融業態的影響,兼具研究性和普及性,對開放銀行在我國的發展和推廣研究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和借鑒價值。行業的實踐和健康發展離不開理論的指引和實踐的推動,我相信在有關部門指導下,通過系統的探討和積極的嘗試與探索,開放銀行在我國的實踐會更加理性和穩健。

是為序。

name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原保監會副主席、黨委副書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渭县| 杨浦区| 定远县| 杭锦旗| 阿拉善盟| 久治县| 大同县| 济宁市| 陆川县| 安仁县| 甘洛县| 台中市| 轮台县| 富川| 井研县| 荃湾区| 博罗县| 滁州市| 苗栗市| 茶陵县| 潢川县| 延吉市| 临城县| 田阳县| 双峰县| 河曲县| 连南| 泰顺县| 合作市| 郧西县| 喀喇沁旗| 镇雄县| 苏尼特左旗| 唐山市| 罗定市| 崇文区| 湖口县| 吴旗县| 太湖县| 昌宁县|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