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編輯嬰兒:小丑與歷史(巡山報告1)
- 王立銘
- 1568字
- 2020-02-14 18:37:46
自序
這本《巡山報告·基因編輯嬰兒:小丑與歷史》是《巡山報告》叢書的第一本。
從這本書開始之后的每一年,我都會為你追蹤那些可能會影響整個人類世界的生命科學重大事件,按月發布報告,按年整理成書。這件事,我承諾會堅持到底。
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呢?
為了歷史,也為了未來。
對于古老又年輕的生命科學來說,我們身處一個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
說它古老,是因為探究生命乃是地球村各個文明天生的沖動。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就已經在嘗試解析生命的本質,為紛繁復雜的地球生命形態繪制圖譜。
說它年輕,是因為直到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大白于天下,人類才真正開始從物理世界的最底層理解生命本質。在人類科學的疆界內,生物學可能是最稚嫩的一門學科。至今,我們對生命現象的理解,空白要遠遠多過已知。
到了今天,這門學科孕育的年輕的沖擊力,將要在我們面前徹底重塑人類世界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乃至道德觀念。
這個大時代當中所有光明和黑暗的角落,都可能對我們每個人、我們所有人產生影響。
光明是毋庸置疑的。
2003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編碼人類生命的30億DNA堿基序列從此大白于天下。這些信息已經開始被用來仔細分析每個人類個體的疾病風險、健康狀況甚至是性格特點。
2010年,第一個“人造生命”誕生,它細胞深處的DNA分子完全由人工合成而來。在人造生命的基礎上,修改乃至是設計生命已經不再是一個純粹科幻的話題。
2013年,美國“腦計劃”啟動,帶動世界各國紛紛跟進,人類開始向雙耳之間的神秘小宇宙進軍。我們仍然對人類智慧的秘密所知甚少,但是我們也開始慢慢理解為什么人類會擁有語言、擁有同理心、擁有獨一無二的智慧。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癌癥免疫療法,正式標志著人類擁有了一種對抗眾病之王的革命性武器。
不少科學家樂觀地估計,到21世紀末,人類的平均壽命將達到100歲。我們有理由樂觀,在我們這代人的有生之年,生命科學的進步將徹底重塑我們的身體狀況、生活方式,乃至社會結構。
但是,伴隨著光明,生命科學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懷疑和危機當中。
2015年,《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道揭穿了百億美金獨角獸公司Theranos的真相,醫學檢測領域的一個當代傳奇轟然倒地。
2018年,哈佛大學宣布撤回31篇圍繞心臟干細胞的研究論文,宣告這個紅火了十幾年的前沿研究領域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就在我決定開啟“巡山報告”的2018年年底,震驚世界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又在考問我們,狂飆突進的生命科學研究究竟有無倫理和監管的邊界。因為賀建奎這位瘋子科學家的瘋狂舉動,整個人類世界都被帶到了歷史和未來的臨界點。
而在這一切的背后,還隱藏著一個更深刻的疑問:關于每個人類個體、關于人類這個物種、關于人類的未來,操起生物學這把利器,我們究竟能做什么,我們又不能做什么?
而更要命的是,因為專業的天然門檻,因為傳播中的扭曲,因為人性和理性的天然對抗,面對著可能交織著光明和黑暗的未來,可能大多數人的反應會相當遲鈍,甚至是膚淺。
我想,我們特別需要的,是一點專業判斷,再加上一點歷史感和文獻視角。我們需要習慣把當下許許多多正在發生的科學事件,放到更大的時空尺度里去冷靜分析,看清楚它可能對我們每個人,對我們所有人,意味著什么。
這就是《巡山報告》的由來。
這是一次試圖用文字記錄、評論,甚至戰勝時間的實驗。
我想為歷史寫作,我希望能夠做到,用留待后人審視的態度,來記錄當下發生的熱熱鬧鬧的歷史。
我也想為未來寫作,我希望能夠做到,用推演未來的思維方式,來看待今天開始的仍然微弱的未來。
在遙遠的未來,也許我們的子孫后代們正在享受生命科學點亮的阿拉丁神燈,會嘲笑我們過度的謹小慎微和心驚膽戰。但是也有同樣的可能,我們親手打開的潘多拉魔盒,將會把他們的命運帶向晦暗不清的未來。
而未來在哪里?
未來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在我們這一代人的眼里。
歡迎你來到我們第一年的巡山之旅。
在此后的30年,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