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釋義選編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785字
- 2020-02-11 15:35:46
第四十七條
突發事件發生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礙、干涉調查的,對政府主要領導人和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阻礙、干涉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對突發事件的調查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條例關于對突發事件進行調查的規定主要有:
(1)第二十二條規定:接到報告的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本條例規定報告的同時,應當立即組織力量對報告事項調查核實、確證,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時報告調查情況。
(2)第二十九條規定: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指定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專業技術機構,負責突發事件的技術調查、確證、處置、控制和評價工作。
(3)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指定的專業技術機構,有權進入突發事件現場進行調查、采樣、技術分析和檢驗。
上級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力量對突發事件進行調查,是了解情況、查明原因的必要手段。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一定予以配合,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礙、干涉。
關于這一違法行為,本條針對不同的情節規定了兩種法律責任:
一是行政法律責任。只要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有對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礙、干涉調查的行為,政府主要領導人和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都將承擔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
二是刑事法律責任。當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有對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礙、干涉調查的行為,造成重大傷亡或者疫情擴散等嚴重后果的,有可能構成刑法第二百七十七規定的妨害公務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一款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