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釋義選編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1058字
- 2020-02-11 15:36:23
第七十六條
在國家確認的自然疫源地興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設項目,未經衛生調查進行施工的,或者未按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意見采取必要的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以提請有關人民政府依據職責權限,責令停建、關閉。
【釋義】 本條是關于興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設項目時違反本法規定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自然疫源地,指某些傳染病的病原體在自然界的野主動物中長期保存并造成動物間流行的地區。例如,青海、內蒙、新疆部分地區是鼠疫的疫源地。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自然疫源地的分布有專門的研究。該中心的研究結果經衛生部確認后,即成為國家確認的自然疫源地。在國家確認的自然疫源地興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設項目,如果防疫工作做得不好,可能引發傳染病。因此,本法對于在國家確認的自然疫源地興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設項目如何做好防疫工作作了明確規定:
在國家確認的自然疫源地計劃興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設項目的,應當事先由省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施工環境進行衛生調查;建設單位應當根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意見,采取必要的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施工期間,建設單位應當設專人負責工地上衛生防疫工作。工程竣工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對可能發生的傳染病進行監測。
未經衛生調查進行施工的,或者未按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意見采取必要的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的,在自然疫源地開工建設大的工程項目是很危險的。我國在建設三峽大壩、青藏鐵路時都是由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經過了嚴密的衛生調查和論證。
本條規定的法律責任是:首先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其次,逾期不改正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以提請有關人民政府依照各自職責權限,責令停建、關閉。大的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設項目,都要經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批準。例如,三峽大壩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由國務院批準的。因此,如果此項工程違反了本法的規定,未進行衛生調查或者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衛生部可以提請國務院責令停建三峽大壩。再例如,湖南省在張家界興建一個“水上世界”,需要經省政府批準。如果該工程未經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防疫指導,省衛生廳可以提請省政府停建該工程;如果“水上世界”已經建好的,可以提請省政府關閉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