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釋義選編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692字
- 2020-02-11 15:36:23
第七十五條
未經檢疫出售、運輸與人畜共患傳染病有關的野生動物、家畜家禽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釋義】 本條是關于未經檢疫出售、運輸與人畜共患傳染病有關的野生動物、家畜家禽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現在有相當一部分傳染病是人畜共患傳染病,如:鼠疫、霍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黃熱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等。這些病的病毒為:鼠疫耶爾森氏菌、霍亂弧菌(包括EL-tor弧菌)、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黃熱病毒(野毒株)、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病毒。這類病毒多數是寄生在野生動物、家畜家禽的身體,人一旦接觸感染了這些病毒的野生動物、家畜家禽,就可能染病。
因此,在出售、運輸與人畜共患傳染病有關的野生動物、家畜家禽之前,對之進行檢疫非常重要。《動物防疫法》第三十條規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按照國家標準和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行業標準、檢疫管理辦法和檢疫對象,依法對動物、動物產品實施檢疫。這是防止人畜共患傳染病通過野生動物、家畜家禽傳播到人體、預防人畜共患傳染病的重要途徑。《動物防疫法》第四章對動物和動物產品的檢疫作了專門規定。
此外,《動物防疫法》還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第四十九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經營依法應當檢疫而沒有檢疫證明的動物、動物產品的,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對未售出的動物、動物產品,依法補檢,并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辦理。”第五十條規定:“違反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不執行憑檢疫證明運輸動物、動物產品的規定的,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可以對托運人和承運人分別處以運輸費用3倍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