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釋義選編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2639字
- 2020-02-11 15:36:22
第七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已取得許可證的,可以依法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以及其他嚴重后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處分,并可以依法吊銷有關責任人員的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和從事病原微生物實驗的單位,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條件和技術標準,對傳染病病原體樣本未按照規定進行嚴格管理,造成實驗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擴散的;
(二)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采集、保藏、攜帶、運輸和使用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的;
(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未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導致因輸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經血液傳播疾病發生的。
【釋義】 本條是關于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以及其他有關單位未執行傳染病病原體、樣本、血液的管理、消毒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本條列舉了三種違法行為,這三種違法行為與傳染病病原體樣本的管理、血液管理以及消毒有關
1.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和從事病原微生物實驗的單位,對傳染病病原體樣本未依照規定進行嚴格管理,造成實驗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擴散。
與傳染病病原體有關的管理規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對保存、使用、運輸動物源性致病微生物作了明確要求。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對病原微生物的分類與保藏、攜帶、運輸管理作了明確規定。衛生部先后發布了《中國醫學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辦法》、《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安全通用準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實驗室暫行管理辦法》、《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毒種保存、使用和感染動物模型的暫行管理辦法》。農業部發布了《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規范》。質檢總局也發布了病原微生物實驗國家標準,對傳染病病原體的管理也有相應的規定。
傳染病病原體樣本如果管理不善,造成泄漏或者擴散的,也會成為導致傳染病傳播、流行的傳染源。因此,本法規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和從事病原微生物實驗的單位,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對傳染病病原體樣本實行嚴格監督管理,嚴防傳染病病原體的實驗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擴散。
2.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采集、保藏、攜帶、運輸和使用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的。
國務院正在制定與病原微生物有關的管理規定:一是國家建立病原微生物的分類制度。根據病原微生物的傳染性、危害程度、是否有預防和治療方法,將其分為四類。二是明確運輸與使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需經省級以上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批準。三是建立病原微生物統一保藏制度,衛生部和農業部指定菌(毒)種保藏機構,承擔集中保藏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及其樣本任務。保藏機構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其經費由國家予以保障。
相關的規定還有幾個法律、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國醫學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辦法》,《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安全通用準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實驗室暫行管理辦法》,《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毒種保存、使用和感染動物模型的暫行管理辦法》以及《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規范》。
3.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未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導致因輸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經血液傳播疾病發生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對醫療機構使用臨床用血應當遵循的規范作了明確規定。如:醫療機構對臨床用血必須進行核查,不得將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血液用于臨床。
血液制品,是特指各種人血漿蛋白制品,屬于藥品。醫療機構在臨床上會用到血液制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處理疫情過程時,對易受感染的人群采取應急接種、預防性給藥等群體防護措施,其中會用到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使用這些血液制品時應當遵守衛生部制定免疫接種規范等規定。
由于血液是多種傳染病菌(毒)種的媒介,血液制品是以血液中的成份為原料制成的藥品,如果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不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使用了不合格的血液、血液制品,或者不按照操作規范臨床用血或者使用血液制品,可能會導致傳染病的發生、傳播。這種情況曾經發生了很多次,導致艾滋病、乙肝等傳染病通過醫療行為或者預防接種傳播。
(二)本條規定了兩種法律責任
第一種是行政法律責任:1.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已獲得許可證的,可以依法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
這里講的許可證包括: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實驗室使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許可證、實驗室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關實驗室活動的資格證書以及開展相應實驗活動的許可證。
所謂“暫扣”是指,在某一時間內禁止醫療機構、實驗室從事許可證所規定的事項,給予其一個整頓、改正的期限。待其改正錯誤,消除不良影響以及事故隱患后,方允許其繼續從事許可證所規定的事項。所謂“吊銷”是指,宣布醫療機構、實驗室的有關許可證無效,并注銷其許可證。是處“暫扣”還是“吊銷”,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當事人能夠在一定期限內改正錯誤,并且造成的后果不嚴重的,最好是處“暫扣”。
2.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以及其他嚴重后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處分,并可以依法吊銷有關責任人員的執業證書。
“其他嚴重后果”是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者社會恐慌、我國的國際形象受損等情形。
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是指醫療機構、實驗室的分管領導。直接責任人員是指具體工作人員、操作人員。
第二種法律責任是指刑事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關的刑法條文是:
1.第三百三十條第一款第(二)項: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拒絕按照衛生防疫機構提出的衛生要求,對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污水、污物、糞便進行消毒處理的。
2.第三百三十一條:從事實驗、保藏、攜帶、運輸傳染病菌種、毒種的人員,違反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造成傳染病菌種、毒種擴散,后果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部門,不依照規定進行檢測或者違背其他操作規定,造成危害他人身體健康后果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