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釋義選編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1340字
- 2020-02-11 15:36:22
第七十條
采供血機構未按照規定報告傳染病疫情,或者隱瞞、謊報、緩報傳染病疫情,或者未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導致因輸入血液引起經血液傳播疾病發生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處分,并可以依法吊銷采供血機構的執業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組織他人出賣血液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于采供血機構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中違反本法規定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本條第一款中列舉了采供血機構的三種違法行為,其所對應的義務性規定分別在
1.第二十三條規定,采供血機構、生物制品生產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保證血液、血液制品的質量。禁止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組織他人出賣血液。
2.第三十條規定,采供血機構及其執行職務的人員發現本法規定的傳染病疫情或者發現其他傳染病暴發、流行以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時,應當按照規定的內容、程序、方式和時限進行屬地報告。
3.第三十七條規定,依照本法的規定負有傳染病疫情報告職責的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采供血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得隱瞞、謊報、緩報傳染病疫情。
此外,本條第二款對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組織他人出賣血液的行為規定了法律責任。
(二)根據不同的違法情形,規定了不同性質、程度的法律責任
1.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法律責任有兩類: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責任主體也有兩類:單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個人(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1)行政法律責任。采供血機構有本條第一款所列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處分,并可以依法吊銷采供血機構執業許可證。其中,警告、吊銷采供血機構執業許可證這兩種具體形式分屬行政處罰中的申誡罰和資格罰。
(2)刑事法律責任。本條規定的情形,有可能構成刑法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罪行。刑法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部門,不依照規定進行檢測或者違背其他操作規定,造成危害他人身體健康后果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本條第二款規定的法律責任有兩類: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
(1)行政法律責任。本款規定的行政責任均以行政處罰為實現方式,包括屬于資格罰的取締,屬于財產罰的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
(2)刑事法律責任。有本款規定行為的,可能構成刑法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非法采供血罪。
刑法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