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釋義選編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911字
- 2020-02-11 15:36:08
第十一條
對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和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對因參與傳染病防治工作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補助、撫恤。
【釋義】 本條是對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和貢獻和參與傳染病防治工作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做出相關獎勵和補償的規定。
(一)對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和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傳染病的發生,其結果是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對社會公眾健康的損害,實質上牽涉到社會每一個成員的利益,引發的是社會問題。因此,參與傳染病處理的人員就不僅僅是政府工作人員和醫療衛生人員,還包括社會上方方面面的人士,比如志愿者、公共場所的服務人員,生產經營企業的職工等等。對所有參加傳染病處理做出貢獻的人員,不論他在什么崗位,從事什么性質的工作,人民政府都應當予以表彰和獎勵,這表明了政府對公民積極投身到社會公益活動中的精神的肯定。它有利于在社會上樹立“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的良好情操和崇高的道德風尚,真正樹立起團結一致、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氣概,從而依靠群眾的力量戰勝傳染病造成的損害。獎勵的項目中經鑒定屬于科技成果的,應當按照國家科委的有關規定申請科技獎,除科技獎以外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獎勵。各級政府應根據當地傳染病防治工作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獎勵辦法。
(二)對因參與傳染病防治工作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補助、撫恤
我們知道,參與傳染病處理本身具有相當大的危險性,參與傳染病處理的人員面對的可能是傳染病的各類病毒,也可能是引起中毒的某些有害物質。這些人員在從事對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或者救治過程中自身健康極有可能被傷害,他們與一般患者的最大的區別,在于他們是由于參加傳染病處理工作,履行自身的職責而致病、致殘甚至死亡的。換而言之,他們是為了防止傳染病蔓延擴散或者救治患者而使自身成為患者,甚至獻出了生命。
對于這些因公致病、致殘和死亡的人員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專門規定予以相應的補助和對死者的家屬予以撫恤,這種補助和撫恤既是對他們工作中身體所受傷害的補償,同時也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對于因其他原因而在傳染病防治過程中身體受到傷害的人員,國家也應當按照實際情況給予醫療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