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見地。“聞昭照聽劉希瑾一口氣說了這么多,笑道,”你一個南疆地主的兒子,知道朝廷這么多事,實屬不易。“
劉希瑾知道聞昭照對已起異,淡淡地說:”我出生在兵荒馬亂時,好不容易過了幾年太平日子,十年前的宮廷之斗又殃及南疆。鎮實南疆的定國公崔靜受牽連,崔國公的部將不服,起兵與朝廷爭斗數年,最后雖被鎮壓下去,但由此給南疆人民帶來的傷害卻抹不去。我不想看到南疆再起紛火。難道一個地主之主就不能有這樣的家國情懷?“
聞昭照瞇起一雙明目看著他,劉希瑾一臉平靜,只是眉頭挽起,似對未來充滿疑惑。
”入了三清觀,你站我這邊,我想知道的是,在朝廷,你站哪一邊?“聞昭照問。
”我一介平民,哪一個能讓百姓過上安定日子,我就站哪一邊。“劉希瑾說。
聞昭照聽他如是說,臉上笑意更深:”那你知道我站哪一邊?“
劉希瑾聞言看了他一眼說:”這個還不明顯嗎?你不與慧清他們一伙就表明了你的立場。“
”我不與他們為伍,并不代表我就是他們對立面,我只是看不慣他們那些人一副高高在上的臭樣。“聞昭照說。
這話別人說來,還能讓劉希瑾聞到酸味,聞昭照說來就另當別論,他可不是只能站在地下仰觀,夠不著想要的,只能發泄不滿的人。
”聞家當年也是支持段至譽的。如果不是聞家器皿天下無人能及,皇室采購早易主了。“劉希瑾輕笑道。皇家不愿舍棄聞家,是不想讓聞家器皿飛入其他世家手中,聞家只供皇家,本就讓皇家器皿價值翻倍增長。
”你這么和我推心置腹,不怕我以定國公崔靜余黨后人,謀逆之心不死為由將你出賣給朝廷?“聞昭照說。他還真想知道,劉希瑾為什么敢如此和自己推心置腹。俗語道,人心隔肚皮,三清觀的水很深,憑他對劉希瑾的了解和劉希瑾對他的了解,離知交還遠著。
”我選擇了站位,自然是要交心的,相互不能信任,就是給對手機會。“劉希瑾絞著雙手,仰著看向天空,”柳三成的“共通”我喜歡,他愿與我交好,說明,我人品還可以。“
”你這是說,能和他相親近的人,人品都不錯了。“聞昭照呵呵一笑,他現在情緒不錯。劉三成的”共通“確實能將同道者聚在一起。
三清觀中各方勢力盤據,各有各的目的和打算,大家之間都有合作的可能,也有生死爭斗的可能,很難涇渭分明。
.......
柳三成因為要兌現慧清罰他為大家準備燒烤一事,早早地準備燒烤所用物品。
按觀中慣例,周五下午休息,柳三成的燒烤就安排在周五下午。
中午吃飯的時候,柳三成就將牌子掛出去了。
大家一看是下午進山吃烤魚,一時群情高漲,特別是候選弟子們,認為柳三成入山吃烤魚這招妙,將郊游和野炊結合在一起,打破了慧清不允許候選弟子們私子進山的禁令。
慧字和云字的弟子都不想進山,云起雖是候選弟子卻也不屑和大家一起去,要坐享其成,并叮囑一定要在晚飯時節趕來,不然一起受罰。
他這是代慧清傳話。慧清同意了柳三成將燒烤安排在野外的建議,三位長老回觀,是因為觀主快出觀了,個中是否有風險,他不知道,但三位長老如此陣勢,讓他也生不安之感,他其實不想觀主出觀的,這幾年他代玉清長老管理觀中事物,表面上是風平浪靜,暗地里做了什么他最清楚,他不相信長老們沒察覺。他到觀中五年了,不出意外,今年就可出觀,吏部的一位長史告老還鄉,崗位一直空缺,就等他拿到觀牒上任。
基于以上原由他對弟們子就和悅了許多,柳三成烤魚地點選擇在北峰山澗,慧清問尋了地點后,就同意讓大家進山,但也下了死令,決不允許有人離開北峰。否則也是連坐。
聞昭照知道要進山吃烤魚,興味盎然。玉秀峰四季如春,山中有大陸上最古老的樹木和最美的花。
三清觀座落在玉秀峰最高峰北峰,南峰是禁地,因為觀中怕弟子們誤入禁地,由是禁止弟子私自進山。為何南峰是禁地,至今沒有人予以說明。
”昭照,他們那些人都不去,就我們這些候選弟子去,他們是不是有什么陰謀?“劉希瑾看著只有他們十四個候選弟子進山,開始擔憂。
”他們有陰謀,咱們也是躲得過十五,不一定躲過二十,總要出手的,應對就是。別在對方還沒出招時就開始慫了。“聞昭照看了一眼劉希瑾說。劉希瑾為人謹慎,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
”誰慫了?這叫防患于未然。“劉希瑾咧咧嘴說。說真的,他怕云起借燒烤一事制造事端,雖然此事經過慧清同意了,但他們要尋個岔還真不是難事,他能入三清觀真不容易,不想無故就被遣返了。
”柳三成不是會將大家帶入危險境地的人,你告訴大家,都聽他的,保準沒事。“聞昭照說。
劉希瑾聞言多看了聞昭照幾眼,他似乎對柳三成很有信心。
在劉希瑾將聞昭照的命令傳達下去后,眾人都心犯嘀咕,但即然是聞昭照的命令,也沒有人敢違抗。現在的聞昭照是被慧清挑剩下的候選弟子們的老大,他說什么大家都會遵從。
”各位師兄,咱們到山中先準備食材,等吃飽喝足了,再在這山中活動消食。所有人只能在這方園一公里內游玩,不得出界,不然就得嘗試”夢伊“的滋味。大家都記著了么?“柳三成來到目的地后,對眾人說。
因為先有聞昭照的命令,大家都同聲應允著:”知道。“
”好,自由站隊分兩隊,一隊捉魚,一隊采蘑菇。“柳三成看大家一口同聲贊同,心情好,開始分派任務。
沒到一分鐘,兩隊人就站好。一隊進山采菇,一隊進溪捉魚。
聞昭照和劉希瑾在溪間捉魚。
這是一條穿越山間的小溪,兩邊是聳立的高峰,溪旁山坡上開滿鮮花,溪水中鋪滿被沖洗得干干凈凈的鵝卵石,在陽光下閃亮。溪水清澈,水草曼長,水中有各色魚類。
眾人進小溪摸魚,一小會兒尖叫聲、歡笑聲就響徹山間。
柳三成看著他們,認為他們就是些被寵壞了的孩子,本性還是不錯,便大聲喊:“只捉那些半大的長灰色魚鱗的,其它的不要。”
“知道了。”眾人應合著他,歡快捕魚。
柳三成看大家興致頗高,便去山間拾了些木柴回來,他回來,卻發現扔在溪邊上的魚少得可憐。人魚大戰還很激烈。
有人抓著了魚,剛舉起又被逃脫躍入水中,激起一串水花,引一陣歡叫。
“連條魚都捉不到,廢材。”
“別只會耍嘴皮子,看看你自己連魚尾都沒摸到。”
“這魚也太狡猾了,我到現在也沒捉到一條。”
站在溪中捉雨的人不少,柳三成估算了一下,沒捉到的魚的是大多數,聞昭照和劉希瑾雖然用時較長,但還有收獲,為數不多的幾尾魚,應該大半是他二人捉的。
看著魚在眾人腳下穿梭,或從他們手中脫逃,搖搖頭嘟囔道:“都不知道用腦子,如此這般還想管理朝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