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肥,我要飽飽地瘦下去
- 仰望尾跡云
- 2615字
- 2020-04-03 12:41:18
先導篇:測一測,10年后你多重?
想知道10年后你的體重嗎?
跟我完成這套測試題,基本就可以預測你10年后的體重了。注意,以下選擇題都是單選題,且這套題只適合成年人。
1.你的飲食結構屬于哪種?
A:清淡,飲食以低脂肪、少鹽為主
B:普通,偶爾吃高脂肪、高鹽食物
C:口味稍重,喜歡吃高脂肪、高鹽食物
D:飲食以高脂肪、高鹽食物為主
2.你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是多久?
A:少于1小時或不看
B: 1~2小時
C: 2~3小時(含2小時)
D: 3小時以上
3.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當中有多少人肥胖?
A:沒有
B: 1~2個
C: 3個
D: 3個以上
4.你交往密切的朋友當中有多少人肥胖?
A:沒有
B: 1~2個
C: 3個
D: 3個以上
5.你8歲之前屬于哪種體型?
A:瘦弱
B:普通
C:微胖
D:很胖
6.你每天大概吃多少綠葉蔬菜?
A: 600克以上
B: 300~600克
C: 100~300克(含300克)
D:完全不吃
7.用哪種方式加工蔬菜最符合你的口味?
A:生吃
B:涼拌
C:清炒
D:煎炸
8.你每天運動大概多長時間?
A: 1小時以上
B: 0.5~1小時
C:少于0.5小時
D:完全不運動
9.你希望每天舒舒服服地坐著的時間有多久?
A:不喜歡坐著
B: 1~3小時
C: 3~6小時(含3小時)
D: 6小時以上
10.你在意自己的外表嗎?
A:非常在意
B:在意
C:比較在意
D:不在意
11.你的健康意識強嗎?
A:非常強
B:比較強
C:一般
D:沒有健康意識
12.一袋中等包裝的零食,從打開到吃完你一般用多久?
A: 60分鐘以上
B: 30~60分鐘
C: 10~30分鐘(含30分鐘)
D: 10分鐘以下
13.通常早餐后多久你會覺得想吃東西?
A: 5小時以上
B: 3~5小時
C: 2~3小時(含3小時)
D: 2小時以內
14.你屬于易焦慮的人嗎?
A:完全不會焦慮
B:稍微容易焦慮
C:容易焦慮
D:經常焦慮
15.你吃飯的速度屬于哪種情況?
A:細嚼慢咽
B:稍快
C:很快
D:非???,狼吞虎咽
16.你吃飯會吃撐嗎?
A:從來不會
B:偶爾會
C:比較經常
D:頓頓如此
好了,把你的選擇寫在一張紙上,我們來計算“成績”。
A、B、C、D的分值分別是0分、0.5分、1分、1.5分。16道題,你一共得多少分,就在你現在的體重基礎上加多少斤,算出來的就是以當下的生活方式生活10年后你可能的體重。

分數最低、“成績”最好的同學,10年后體重不變。
但有人可能就要問了,難道我就不能10年后輕幾斤嗎?當然有可能,但是,上面這套題主要預測的是你10年后會不會胖,大概會胖多少斤。10年后能減多少,需要另外一套題來預測。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脂肪含量一般會逐漸增加,這是普遍的現象。也就是說,大多數人總是越來越胖的。我們看下面的統計圖形。

這是國內的一項研究,統計了濟南、廣州、成都、西安4個城市的年齡在3~69歲的城鎮健康居民1013人的體脂量數據。這些樣本的體成分數據主要是使用雙能X光得出的,所以比較可靠。
我們能看到,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體脂量一般都會增加,尤其是女性。所以,能阻止歲月往你的身上堆積肥肉,本身就是一種成功了。守住了體重,其實就相當于減了肥。
我再來簡單解讀一下這套測試題,為什么它能預測你10年后的胖瘦呢?
對個體來說,人的體重首先跟遺傳因素相關[1]。雖然我們的體重是遺傳和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其中遺傳是內因,生活方式是外因。16道題里面,有些是考察你的胖瘦遺傳因素的,比如第3、5兩道題。
從一個人兒童時期的體重,可以比較好地預測出其成年后的胖瘦。簡單說,小時候如果胖,那么長大后變胖的可能性會明顯增加。自然,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當中如果胖人比較多的話,同樣也表示你很可能具有易胖基因。
基因是內因,胖瘦的外在調控因素就是生活方式(當然,人的有些生活方式也受到基因的“控制”,所以,完全脫離基因的因素談人的行為是不可能的,但這里我們不做深入討論),比如飲食結構、飲食習慣、口味偏好、運動習慣及是不是久坐等。
我重點說說第2題和第4題。
其實,已經有成熟的研究發現,人看電視的時間與胖瘦是有關系的??措娨暤臅r間越長,人越容易變胖。
一般認為,這可能跟心理因素有關。比如,電視里很多食品廣告會刺激你的食欲。看電視的時候,人往往不喜歡閑著,總喜歡吃點東西。恰恰在看電視的時候吃東西,大腦的飽腹感信號是特別不容易發生作用的。也就是說,邊看電視邊吃東西,人不容易吃飽,進食停不下來[2][3]。這是被研究證實的事。有研究發現,人在看電視的時候,平均每小時會增加超過160千卡的熱量攝入[4]。
再如,看電視的時候,人往往會舒服地“癱”在沙發上,由此導致熱量消耗減少,也是一個看電視致胖的因素。
第4題,是一個社交網絡影響體重的問題。簡單說,你跟什么樣的人在一起“混”,你就容易變成什么樣的人。
有一項研究對12000人進行了32年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如果你有某一位親戚朋友變成了肥胖者,那你在2~4年內變成肥胖者的風險會增加171%。反過來也一樣,如果你往來密切的親戚朋友中有人減了重,那么你減重的可能性也同樣會增加。
第14題,有的讀者可能不太明白。其實,焦慮程度與肥胖也有關系。經常處于焦慮情緒中的人更容易發胖,焦慮與暴食行為和暴食癥有關聯。
最后我要強調,如果你的測試結果顯示你未來會變得很胖,千萬不要灰心;如果你的測試結果說未來的你體重不會增加,那你也千萬別誤會你永遠都胖不起來。
因為,就好像一開始我說的那樣,這套題只能預測你用當下的生活方式去生活,10年后你的體重大概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發展方向。
不管現在的“成績”怎么樣,如果從明天開始你改用很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者繼續不健康地生活,你未來的體重可能會有天壤之別。
我設計這套題,其實是為了幫助大家理解肥胖的相關因素,把握保持身材的關鍵所在。肥胖,是由一系列因素共同造成的,非常復雜。我一直說,減肥是個系統工程,基因我們不能改變,但生活中很多細節、很多習慣,我們都可以改變,從而最終達到減肥的目的。
減肥,一定不能只看一兩件事。
可能有的人覺得,要注意這么多因素,減肥太麻煩了。對于我,專做減肥研究的人來說,減肥確實復雜,而且很麻煩;但是對于減肥者來說,其實并不需要操太多心,因為我已經幫大家總結好了。在這本書里,我會提供一套具體的、易操作的減肥方案,大家只要認真執行就可以了。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漂亮的體形,享受幸??鞓返纳?。
現在就從這本書開始吧,加油!
參考文獻:
[1] Hewitt JK. The genetics of obesity: What have genetic studies told us about the environment. Behavior Genetics. 1997, 27(4), 353-8.
[2] Blass EM, Anderson DR, Kerkorian HL, et al. On the road to obesity:Television viewing increases intake of high-density foods. Physiology &Behavior. 2006, 88(4-5), 597-604.
[3] Temple NJ, Steyn K, Hoffman M, et al. The epidemic of obesity in South Africa: a study in a disadvantaged community. Ethnicity and Disease. 2001,11(3), 431-7.
[4] Wiecha JL, Peterson KE, Ludwig DS, et al. When children eat what they watch: impact of television viewing on dietary intake in youth. Archives of Pediatrics&Adolescent Medicine. 2006, 160(4), 4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