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起步難
- 農村的星空
- 五品刺衛
- 3132字
- 2020-04-07 23:25:00
曹休言煙癮很大,幾乎一直沒有停過,一支接一支的吸煙,代注恒此時根本無法理解煙癮大的人為何不能控制自己。等到自己工作了十多年之后,他終于總結出三類人煙癮會很大。一類是極端成功卻不充實的人,另一類就是極端痛苦卻找不到方向的人,再一類就是極端勞累高度緊張的人。
不想再甩一些打動了渝陽兩所大學和昌德一所名牌重點中學的招聘領導的“代子曰”理論,代注恒希望談話不會因為自己的自信而被打斷。于是轉移了角度,說些更加具體清晰的大白話。
“我想找一個能真正讓我成長并做出成績的學校。太好的學校之所以好不見得是因為我的存在我的價值,太差的學校未必能夠讓我學到東西得到成長實現我的價值。我在乎的是將我的價值融入我奉獻的地方和單位所作出的改變。我從不害怕競爭,不怕去和優秀的同事競爭,之所以我絕對不會去金竹五中這類學校,最主要的是因為他們擁有全金竹最高的教師資源,我去了所能產生的價值非常有限,有我和沒有我差別根本就不大。”
“你覺得在我們龍高,有你和沒有你會有很大的差別?”沉默良久的曹休言在第三支煙吸完之后,突然又說話了。
“我的意思不是這個,我還不會大言不慚的說離開自己地球就不轉了,離開自己龍高就不會得到發展了。我主要想表明的是,我的存在和探索,將會有助于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和跨越式發展。我希望憑借我和同事們的一起努力,使學校能夠從市重升級為省重再到國重,樹立一塊在全省都叫得響的農村教育品牌。”
“你也看到了學校的目標,盧校長就不止一次的提出他的目標是三年建成市重,八年內升級省重,十二年到十五年達到國重。”
“確定的事實是,沒有盧校長的高瞻遠矚和極大魄力,龍高肯定沒有現在這種欣欣向榮的局面,也不會形成目前的良好趨勢,更不會給學生、家長和教師們這么多這么高的期待。我所希望的是,如果能夠因為我的存在幫助學校更快更好的完成目標,那將是我存在的最大價值。**同志說過,人活著必須吃飯,但人活著不是為了吃飯。人的存在不是自己決定的,而是看他的存在對社會的貢獻。”
“呵呵,你說的這些剛好我也很熟悉,這正是高二年級哲學的人生價值觀的內容。”曹休言笑笑說。
“人的貢獻必然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客觀因素就包括他產生價值的平臺,學校就是我的人生舞臺,也是我實現價值的平臺。我覺得如果學校能夠接受我的選擇,一定會是雙贏的局面。我將幫助學校得到更快的發展,幫助學生實現他們的階段性目標,同時,學校也將幫助我將一切理論的東西經過實踐的檢驗,再系統化科學化,形成新的理論,用來更好的指導教學實踐。”
“你今年多少歲?是22還是23?”
“我很快23歲。”代注恒不太明白曹休言的問話到底是什么意思。
曹休言再次給自己點上香煙,并再次示意給代注恒,代注恒中間拒絕了兩次,這次他接過了香煙。
“我今年42歲,比你大了整整20歲。我兒子今年大三,他讀的是專科,明年就工作。”
代注恒仍然不明白曹休言說這些話的意思,于是不接口,摸出打火機點燃香煙。
大學期間,代注恒開始正式吸煙,雖然他讀小學時曾經嘗試過,后來讀中學卻一支香煙也沒有吸過。所謂正式吸煙,就是自己固定的買煙和固定吸一定量的香煙。這個數量是每周一包,主要集中在周六和周日吸,平時周一到周五恐怕一包煙總吸不了三分之一,約等于每天一支的量。
從間隔來看,剛才接過曹休言的紅梅煙勁兒很大,如果不是曹休言不斷要散煙給他,估計他自己恐怕的兩三個小時之后才會真正需要吸煙。
曹休言此時大約每四分鐘吸一支煙,代注恒從第一支到第二支之間曹休言要多吸兩支。
這個曹老師的煙癮可真大,怪不得手指頭都有些黃黃的,牙齒也黃黃的。
也許發覺代注恒在盯著自己的香煙看。曹休言說:“我一天三包煙。”
“哦。”這并沒有什么讓人驚奇的,代注恒之前也認識一天五六包煙的人。
“三年前,我不在這個學校,在一個初級中學。那時我是學校的教務主任,應該是全市有點小名氣的初中政治教師,可以去參加中考閱卷,甚至會參與中考選題。那個時候我幾乎每天一包煙,不過自己吸的可能不到一半,更多的都散給身邊的同事了。”
代注恒看看曹休言,心想,我說了這么多,現在輪到他做介紹了。
“三年前,盧長明經商失敗,突然來找我,要我協助他一起來龍山中學搞一個名牌學校出來。盧校長是我中師的同學,本來也是學政史的,后來讀大本拿的語文的文憑才開始教語文。”
代注恒有點驚訝了,盧長明原本不是語文學科的老師,本身學過政史專業,而且還曾經經商。
“我說好吧,我們就去搞一所可以和風林中學叫板的最好的農村學校出來。他說他的目標不是風林中學,他要讓全縣最好甚至全市最好的學生都到他的學校來讀書,要成為省內最好的農村學校。這當然是他喝了斤把酒之后說的胡話,我當時就這么認為的。”
代注恒在心里替盧長明校長點贊,感到佩服,有志氣有勇氣。
“我至今不知道盧長明在商海中遇到了什么具體的事情,只知道他曾經發了財,后來又全部輸光了,現在都還欠著債,可能還有兩年才能基本還完。我真的不知道他遭遇了什么,突然決心要好好的來搞教育。”
“那他應該想辦法去搞私立學校,或者去應聘一些新出現的教育集團啊。”代注恒就曾經見識過21世紀新組建的一些私立教育集團的財大氣粗,可以比公立學校高三倍到五倍的工資來招收他們大學的優等畢業生。
“他并不認可教育經濟,他有他的原則。自從開始來這個學校之后,就完全專注于如何發展學校,用經濟發展的方式來發展和管理學校,卻不會把學校變成經濟工具。他欠的債都是他的工資和正規收入去一點一點的還,他從不拿不屬于自己的一分錢,也沒有同時一邊搞學校一邊做生意。”
“他在原來的學校就是一邊搞學校一邊做生意是嗎?”
“那幾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他是個有魄力有眼光的人,原來的學校換個人肯定還不如他搞得好。你不要認為他做生意就把學校搞垮了,說白了吧。他原來當校長的二初中,是全縣最好的四所初中之一。他也是全縣最好的初中語文教師之一。可以這樣說,當時的盧長明是語文老師,也是學校校長,還是生意人,另外還有幾個身份,都是他的愛好帶來的。他是縣象棋協會的副會長,是縣民間藝術家協會的副會長,是縣竹藝協會的副會長。”
代注恒對盧長明校長的佩服簡直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滔滔不絕連綿不斷。這就是他夢想中的全才,是那種多才多藝且都當行出色的人才。代注恒本身是個驕傲的人,他佩服那些比他更強的人,也只服比自己更強的人,并努力向這些人學習。
“經過他的努力爭取,他終于來到了這所學校,據說當時這所學校已經差不多快走到頭了,縣里正在考慮將這所學校撤了,只保留初中部,變成一所初級中學,解決附近幾個鄉鎮的孩子完成義務教育的問題。當時的高中每年已經從高考七八個上線到了只有一個上線的,再前兩年甚至一個上線的都沒有。”
“盧校長創造了奇跡。”代注恒由衷的感嘆。
“當時的發展非常困難,雖然盧長明利用自己的人脈帶了一些新老師來,也帶了一些縣上的承諾來,可想要短期內取得起死回生的效果幾乎不可能。生源很差,教工都各想辦法調走,有的干脆直接辭職。”
“真的沒法想象這種困境僅僅用三年時間就大大的變了一個模樣。”
經過曹休言的介紹,代注恒終于明白了盧長明是個什么樣子的人,這三年來都做了什么事,不是他擁有點石成金的手指,而是他具備的一個創業者所應該具備的破釜沉舟的勇氣和高瞻遠矚的眼光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至于曹休言語焉不詳的說出了為了達成某種良好的目的和結果,學校曾經在起步的時候采用了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代注恒當時無法理解具體的操作,卻明白盧長明的苦心。
其實,大多數創業者起步的時候都未必老老實實的按部就班去操作,常規操作根本不可能帶來奇跡,往往起步時多少都存在著打點擦邊球或者突破一下規則觸碰一下法律利用一下漏洞之類的現象。
萬事開頭難,不同的人會采用不同的方式去突破這個開頭,化解開頭的難局。代注恒隱隱覺得龍高的奇跡背后一定有故事,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