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注恒把鄧嬌影送到家門,只輕輕說:“回家吧,無論這個家是否溫暖,總是個家,每個人都需要家。”
鄧嬌影在代注恒的臉頰上輕輕吻了一口,也是輕輕的說:“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好人,但是你對我很好,我很感謝你。”
同車回到龍山,已經11點半了。
代注恒讓鄧嬌影開始寫日記,每天都寫,最少的只用寫上二十個字,多的上限不論。然后在每篇日記最后總結一下自己的心情,分成五個等級,分別是幸福、愉悅、高興、沉悶、傷心。
人生總會有很多不幸,有的不幸是自己造成的,如果沒有過分的追求和渴望就不會出現;有的不幸是別人造成的,不論你是否接受都很難逃避,只是接受的程度可以爭取;有的不幸是上天安排的,根本逃脫不了,只能承受。
又到了給鄧嬌影輔導的時候,知道了這個女孩的故事,代注恒就沒有第二次那種故意高高在上不讓人接近的樣子了。
在緊鑼密鼓的完成了計劃中的輔導內容之后,還有十多分鐘才結束,于是代注恒提出要鄧嬌影回答自己三個問題。
“我問你答,沒有標準答案,你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好不好?”
“為什么是你問我答,為什么不可以是我問你答呢?”
“好吧,我問你三個問題,你問我三個問題,都必須回答,無論什么答案都可以。”
“女士優先,我先問。”
“好吧。”
“你真的認為人活著就一定要有理想嗎?”代注恒沒想到女孩第一個問題居然還是個很正規正統的哲學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你們在學習高二哲學的時候就已經有答案了。人不同于動物,沒有理想沒有目標的活著其實真的毫無意義,對自己毫無意義,對社會毫無意義。”
“你真的認為理想可以通過努力去實現嗎?”
“這不對,一個問一次,你問過,我答過,現在好像該輪到我來問了。”
“你想問什么?”
“你是否相信緣分?”
“我也不知道。有時候相信,有時候不相信。有時候好像覺得確實有緣分這回事,有時候又覺得沒有這回事。”
“那是你感覺到緣分對你有利的時候,就主觀上去接受,去相信,如果相信緣分對自己不利的時候,就主觀上反感,不愿意相信。”
“可能是吧。我也說不準,也許你說的有道理,畢竟你看了很多書,也比我經歷了更多的事情。”
“你的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我不想告訴你。但是既然你問了,我就目前我所能夠理解的認知的角度回答。理想只是一個指明方向的參考目標,能夠實現理想的人很多,同樣也有很多人從未實現過自己的理想,從一開始就注定了無法實現。我不知道是否應該告訴你,但又覺得可以告訴你。努力是實現理想的一個辦法,不是唯一辦法,也不是必然的辦法。很多人的理想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實現的,但世間總也有不少人的理想根本和自身努力沒有直接關系。無論是道德理想還是職業理想,有的人很輕易的實現,有的人終身都無法實現。”
“那努力有什么用處?我聽說你的理想是去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可是你更大的可能是一輩子都沾不到諾貝爾文學獎的邊兒。”
“努力的用處不是去接近理想目標,而是為了安撫自己的心,給自己一點點鼓勵。”
“啊?你的說法真讓我感到意外。努力盡然不是為了實現理想?”
“有的人努力研究十年股票,最后仍然一竅不通,仍然在股市里面浮浮沉沉;有的人從未仔細認真的研究股市,可他卻是大贏家。似乎運氣好比努力重要多了。有的人努力練習乒乓球技術,可他成不了運動員,就是成了運動員也從未拿過冠軍;有的人只要稍稍認真些訓練,就成了全國冠軍、洲際冠軍和世界冠軍。似乎天賦遠比努力重要。有的人做人很不講究,沒素質沒修養沒有品性,做事業很不講究,毫無成就毫無進展,可是他就是能夠得到友誼和愛情。有的人做人很講究,做事也很講究,照著道德楷模的榜樣去做人,照著成功人士的模板去做事,結果卻什么都得不到。似乎真的水至清則無魚,只有渾水才行。”
“你的話好像很難聽懂。”女孩沉下眉頭思索。
“簡單點說吧。努力就是為了安慰自己,安撫脆弱的心,才和成功聯系在一起的。通過努力成功的人太多太多,可是繞開努力就成功的人同樣不少,為了讓人至少找到一個方法,不至于消沉絕望,才有了努力和成功的必然聯系這種人世間最大的謊話。你不相信也不信,不相信你又能怎樣?以后你見多了,就會明白的。”
“哦。”
“我的第二個問題是,你如果必須在父母之間選一個,你會選誰?”
“我不知道。也許我應該選父親,畢竟他照顧我陪伴我的時間更長。可是自從我懂事以來,母親就不怎么關心我不怎么在我身邊,就好像我根本不是她的女兒一樣,要不是我確定自己是她的女兒,我真的很懷疑我是爸爸的私生女兒。”
“哦。沒有人可以選擇父親母親,這是一種無奈。窮人無法選擇自己出生的時候父母是個有錢人,有錢人也同樣無法選擇自己出生的時候父母是窮光蛋。明星的孩子出生就帶著明星的孩子的光環,更重要的是還帶著明星的強大基因。姚明之所以長這么高,成為黃種人當中籃球打得最好的人,如果不是繼承了他父母的良好基因那是不可能想象的。比爾蓋茨如果不是繼承了母親的優良基因和作為大型跨國公司董事的子弟的身份光環,恐怕世界第一富豪根本輪不到他。這個沒得選擇,只能自求安慰。”
看著女孩還在思索自己的問題,代注恒又接著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愛有時候是粗獷的,是從孩子出世以后才緩慢形成的;母愛更多的時候是細膩的,從孩子在母親肚子里形成開始就已經產生。我不知道你母親為什么沒有盡到母親的責任,沒有給你足夠的溫柔的愛,這絕對隱藏著很難去理解的重大原因。只能猜測你母親也許是迫于無奈嫁給你父親,從來沒有真正接受過你父親,因此恨屋及烏的這么對待你。”
“你說的也許有些道理,我小時候似乎聽姨媽和舅舅說過些什么,我現在也記不得了,當年自己太小,聽了也搞不懂。似乎是媽媽喜歡某個人,但外公外婆卻很不喜歡這個人,那個時候,爸爸在外公的手下做事,很有潛力很上進,贏得了外公的賞識和提拔。”
“你爺爺奶奶是不是很普通?”
“什么是很普通?”
“就是和你外公外婆相比,是不是門當戶對?”
“不是,爺爺奶奶一個是鄉鎮教師,一個是普通工人。外公外婆都是機關干部,舅舅也是。姨媽是國企的工程師。二叔是下崗工人,三姑是開餐館的,四姑是開出租車的,小叔是菜市場做小生意的。”
“嗯。確實有些門不當戶不對。你爸爸是爺爺奶奶家里唯一的大學生吧?”
“你怎么知道的?”
“你既然都把你爸爸的弟弟妹妹說了,那我就隨便猜的。”
“你是說我爸爸從來就不是我媽媽心中愿意嫁的人,所以她一直都不甘心嫁給這個男人,沒有真心對待我爸爸,因此也對我不放在心上。”
“人都有人性,成熟女人也幾乎都有母性。我猜你母親其實也不是不愛你,只是不像其他孩子的母親那么愛你,而且說不定是因為她另外有了孩子才開始對你特別冷淡的。”
“你說我母親另外還有孩子?我的妹妹或者弟弟?不可能啊。”
“這個弟弟或者妹妹也許是你母親和她真正愛上的男人生的,就是你同母異父的弟弟妹妹。”
“也許你說對了,我記得十歲的時候,媽媽好像還是挺在乎我的,給我過了十歲生日,可是后來慢慢的,就越來越不關心我在乎我了。原來她已經有了其他孩子啊。”
“這只是我的猜測。不見得一定是,卻有一點點可能性。”
“哦。”
“時間不多了,你的第三個問題呢?”
“你既然知道努力是無用的,為什么卻還要堅持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呢?”女孩的第三個問題絕對不是最開始的原題,而是在和代注恒交流時突然形成的新問題。
“就像我告訴你的,努力雖然幾乎沒有必然的結果,可是難道就不用努力了嗎?等待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還是掉下個餡兒餅?比較起來,努力至少讓自己活得更真實,等待才是最無奈也最無趣的事情。”
“嗯。明白了。你的第三個問題呢?”
此時已經超過輔導結束時間5分鐘,代注恒看了看表,說道:“這個問題不需要你回答,你可以自己想想。”
“什么問題?”
“你真的恨高鎮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