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評威廉·珀西瓦爾·克羅齊的《命運在大笑》 喬治·貝克的《山上哭泣的希拉斯》[46]
- 奧威爾書評全集(下)
- 喬治·奧威爾
- 1716字
- 2020-01-16 15:48:12
歷史小說——或許包括大部分描寫古典時期歷史的小說——引發了以英語進行創作的小說家很難解決的問題。
一個難題就是讓那些角色接地氣,而不是讓人覺得他們只是被安排在古代背景的現代人。
由于現代英語的俚語,這個難題在對話中顯得尤為突出。下面是從《命運在大笑》中隨機節選的一段對話:
“如果他是一個哲學家,”盧修斯悄悄對梅特拉說道,“他是那種可笑的類型,但他可無法被提比略接受。”
“他就是從提比略那里過來度假的,”梅特拉回答道,“蓋烏斯和德魯希拉也是——她很可愛,不是嗎?——這就是為什么他們都那么開心。聽他們在說什么?!?
“我喜歡你的裙子,羅莉婭。”德魯希拉說道,“這里沒有哪件衣服能比它更漂亮。”
“我可以告訴你,”蓋烏斯說道,“如果那些鄉下人看到你這么穿,他們會嚇一跳的——順便說一下,這么做可不難,羅莉婭。你最好不要讓皇帝知道,這幾天他心情糟得很?!?
你會相信這些就是公元40年的古羅馬人所說的話嗎?不,你不會相信,而且你的本能感覺是古羅馬人應該更加高貴威嚴,而這是有理由的,因為這些人所說的話應該不像我們的話那么低俗。
另一方面,舊式的歷史小說,譬如哈里森·艾恩斯沃[47]的作品,所有的角色都用第二人稱單數,并且隨心所欲地說出“呸”和“去”這樣的話也好不到哪里去。
正是語言的這一特征使得法語重新建構的古代生活——譬如說,福樓拜的《薩朗波》或安納托爾·法郎士的《白石》——要比英國的作品更加真實可信。法語的口語和書面語要更加接近,而且更容易讓對話聽起來更加高貴一些,而不會顯得很假。
雖然《命運在大笑》展示了博學的內容——或許用“暗示”會比較公平,因為這些并沒有硬塞給讀者——里面大部分角色給人的印象是他們屬于我們這個時代。
它講述了一戶古羅馬家庭在帝國早期動蕩之中的沉浮,以宮廷權斗作為背景。陰險而富有才干的提比略被有虐待傾向的卡里古拉所取代,他又被城府深沉的克勞狄取而代之,后者裝瘋賣傻逃避了刺殺……而將會成為下一任皇帝的尼祿還只是一個小男孩。
帝位的更替并沒有遵循任何法則,每一次都是通過政變實現的。直到舊的皇帝死去之前,你永遠不會知道誰會是新的皇帝,而新任皇帝總是通過屠殺政敵和排除異己開始自己的統治。
要事先就找出皇位的繼承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總是求助于卜師術士——成功與失敗的差別體現在是當上一個行省的總督還是掉腦袋。
故事的中心人物是梅特拉,一個年輕的大家閨秀,她冒險嫁給了自己喜歡的男人,拒絕了一個有權有勢的富有追求者。她的父親普利烏利斯·安東尼烏斯是一個和藹的老元老,喜愛古希臘的詩歌。
他有一個希臘奴隸,名叫伯利克里——有錢的羅馬人都喜歡豢養一個博學的奴隸——他總是能夠引經論典,而且很像佩爾漢·格倫威爾·沃德豪斯筆下的吉弗斯。
在這段時期古羅馬帝國變得越來越傾向于軍事專制,元老院根本無所作為,而且貴族階層面臨一個放高利貸和投機者的新世界,只能以拒絕參與公共生活的方式保全尊嚴。
這本書里有思想的角色都擔心羅馬文明將會發生災難性的改變,而且他們認為有著嚴格家庭紐帶和嚴苛宗教要求的舊時純樸的共和國要比窮奢極欲的帝國更加美好。
但舊的生活賴以建立的信念已經不能恢復了,而且從東方涌入了新的宗教填補空白,其中就有基督教。這無疑就是當時所發生的事情,但很難不讓人覺得克羅齊先生從他的角色中解讀出了二十世紀的思想。
他們都太了解他們生活其中的歷史進程,而且只有少數幾個人性情殘忍,而事實上,殘忍的心態在古代是很普遍的。
確實,梅特拉曾經下過鞭刑的命令,但在大部分內容中,她的思想很像費邊社的成員。她對奴隸很人道,不相信占卜師的話,支持男女平等,反對侵略戰爭,而且討厭角斗表演。
但是,關于古羅馬小說的一大誘惑,讓某個人成為基督徒并殉教的誘惑被抵制了。書里提到了新的宗教,心地善良的猶太行省總督本丟·比拉多出現了幾次——這番心理描寫在當時無疑是正確的——但沒有讀者會感興趣。
《山上哭泣的希拉斯》要輕松得多,它描寫的時代似乎是特洛伊淪陷前的一代人,混雜著眾所周知的神話和不合情理的冒險。
兩個主角是赫拉克勒斯和希拉斯,還有許多熟悉的名字出現,但他們是不是蘭普里埃[48]的《古典辭典》里面所記載的那些人物則不得而知。這本書的對話也很現代,效果有時候比《命運在大笑》還要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