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空降援兵自大爭權

  • 空降創業
  • 李未遠
  • 10166字
  • 2020-01-17 07:59:03

聽了小股東的話,大山有一些失望,也很無奈。他又追問了一句:“什么叫做野蠻生長?”

小股東也不知道什么是確切的野蠻生長,他只能含糊的說:“就是運作不規范、做事太草莽。”

看著大山失望的表情,小股東進一步說:“你要理解我們,我們是草根出身,從一無所有打拼出來的,面對市場未知的洶涌激流,我們非常難!”

大山不知可否,他也明白如果要建品牌,他必須面對這一群草莽,也要知道該如何處理這群草莽。

“既然你知道運作不規范、做事太草莽,你們還要堅持做品牌嗎?”大山問了一句。

小股東深深嘆了一口氣,說:“不規范只是現狀,我們肯定是要做品牌的。”

“那你知道現實與品牌的距離有多遠嗎?”大山又問了一句。

小股東這次卻很堅定的說:“遠也要去追呀!”

大山看著小股東,小股東沒有回避大山的眼光,繼續說:“我們也想導入新的企業文化,建立新的價值觀,僅僅是客戶導向、快速響應市場是不夠的,還需要品牌意識和專業能力,但是我們的努力收效甚微。”

“小公司的文化有時候就是老板的文化。”大山不客氣的點了一下。

小股東哆嗦了一下,作為頂級學府聽過課的學生,他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句話,他也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老板是吃過苦的人,不要對老板求全。”小股東低聲的說了一句。

聽了這句話,大山知道小股東和老板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共同奮斗了這么久,他們之間是十分了解的,他們雖然有分歧,但是彼此認可、互相扶持的精神還是很強烈的。

“野蠻生長?草莽?”離開了小股東以后,大山的腦海里就被這兩個詞占據。他回想起了自己曾經在通信龍頭企業的工作標準,規范、專業、高效,同時注意灰度。

野蠻生長和灰度,體現出了經營哲學的差距,大山更加敬佩曾經公司領導人的睿智和透徹,這是很多普通企業主無法具備,也沒有感知到的哲學差距。

草莽?大山以前所在的公司的提法是“粗礪”,外部市場環境險惡莫測,充滿了高度的不確定,只有靠自己的拼搏和投入才能戰勝市場的驚濤。

大山曾經聽說公司里的前輩睡墊子,在宿舍與辦公室之間兩點一線的生活,為了爭取一個客戶在客戶現場反復爭取、反復被拒絕的堅守。龍頭公司的提法是“傻”,傻干、傻投入,不計較工作環境的樸素和堅韌。

在這些傳聞中,早期的公司前輩們專業能力也不夠,不得不靠自己粗淺的笨辦法,用自己真心的熱忱和意志去磨,把距離磨小,把排斥磨掉,把認可和信任磨出來。

草莽與粗礪,這也是經營哲學在工作作風上的具體體現。

然而這些也成為自己今天要面對的課題,既要實現灰度,要有面對一群草莽,共同經歷粗礪。

大山在思索自己有能力改變一群草莽嗎?

正當大山思索這個題目的時候,老板的臉猛地出現在他眼前。大山知道,不論小股東怎么說,他都必須面對老板隱藏的真實內在。

就在大山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他聽到了空中飛機飛過的聲音。伴隨著飛機的身影,天空中出現了一個小黑點。

大山忍不住有些激動,他看到了又一個空降兵。

那朵傘花逐漸變大,越來越清晰,速度并不是很快。大山擔心周圍的黑影再次襲擊這位新來的空降兵,緊張的四處張望。

但是,這一次,這些黑影并沒有圍起來,既沒有興高采烈熱情迎接的意思,也沒有暗中設伏四面攻擊的企圖。

大山有些奇怪,新來空降兵,為什么沒有人通知自己?這位新來的空降兵和自己是敵是友,大山也說不清,只能等待他落地以后再說。

不論如何,大山還是感覺到很高興,新的空降兵總會帶來新氣象。

然而,新來的空降兵并沒有和大山套近乎。他落地以后,有條不紊的收好自己的傘,閑庭散步式的在戰場上到處走,一臉春風得意,既沒有人向他攻擊,也沒有人向他潑污水。

更加出人意料的是一向猛沖猛打的趙總和新來的空降兵很熱乎,兩個人很聊到一起去。

通過人力資源部,大山才了解到這位新的空降兵的來歷。這位新的空降兵姓李,空降的時間雖然比大山晚,卻是老板、小股東和趙總的老相識。

老板和小股東認識這位李總都已經好幾年,他們一直想請這位擅長于營銷的李總來自己的企業共建品牌大業,但是李總在規模型的企業正處在事業的快速上升期,壓根看不上老板的草臺班子。

后來,李總在規模化的企業已經到了事業的瓶頸期,幾番努力都無濟于事,就想換個環境重新發展。老板和小股東抓住機會,一番猛勸,還專程到李總家里登門拜訪。

面對老板和小股東的熱情相邀,李總勉強同意試一試,也提出了許多要求,老板想都沒想,現場都答應了。

至于趙總和李總的相識,也是緣于老板邀請李總曾經到企業來過幾次,給業務部門支支招,兩個人簡單演練了一下市場宣傳與業務銷售的配合,彼此都覺得有合作的空間。

知道了這些,大山才感覺到自己在這家企業真是外人!核心的信息不知道,處處被動,甚至挨揍!

大山不知道是自己太自信,還是離這幫草莽太遠,從老板和這些員工的表現來看,他們都在防著自己。

老板這個人,捉摸不透。

大山又開始暗自責備自己太大意!

沒想到的是,老板主動來找大山。

老板問了一下大山的工作近況,也談了一下新的空降兵的職業歷史和在公司里的定位,然后慢慢的說:“你也是在大公司里做過事,你感覺李總的水平怎么樣?”

大山很奇怪老板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他們費力邀請的李總怎么這么快又成為懷疑的對象了呢?

“對于這位李總,還沒有深入的接觸,還談不上很入的了解。”大山只能打個馬虎眼。

“但是,他提出的薪酬待遇要求很高,遠遠超過你。”老板不露聲色的說,“你也是大公司里做事,你覺得李總值不值這個數?”

大山也聽懂了老板的意思,不動聲色的回答說:“從市場比較的話,李總這種水平的人的確值這個數。如果要是共同干事業,不僅僅要有基本工資,還有業績獎金,甚至是股份。”

老板對這個回答很不滿意,勉強應和了兩聲,就走了。

大山卻沒有停止思考,他在想如果自己空降之后,老板也這樣問這些老草莽們,這些老草莽會怎么回答?

大山不敢想,也無法證實。

新來的李總算是空降兵,掌握著實際的權力,也算是地面部隊的老相識,和趙總思路一致,兩個人經常在辦公室里商討業務的開展策略和步驟。

李總的效率很快,快人快語快動作。為了更好的了解一線市場,他和趙總一起出差,把全國幾個重點市場都跑了一遍,一邊跑一線,一邊和趙總討論業務突破策略。

在李總和趙總在全國主力市場跑一線的時候,老板也沒有閑著,他把上次商業模式研討會上的國際職業經理人請到自己公司里來,和自己的老團隊舉行戰略發展研討會。

老板先請國際職業經理人介紹了國際領先企業的發展歷程和專業實力,又讓他詳細講解了那家國際領先企業的專業銷售路徑法。

出于對學員們負責,國際職業經理人講的很認真。但是這幫老草莽根本聽不進去,他們更喜歡的趙總的“沖呀”“殺呀”的簡單號召,喜歡那種豪情,喜歡那種沖刺的快感,對于國際職業經理人這種走走停停的銷售方法根本不感興趣。

老草莽們對國際職業經理人明顯的排斥和反感讓國際職業經理人很生氣,他憤怒的找到老板,進行了抱怨:“你的人怎么回事?這么好的銷售方法,他們都聽不進去!這可是國際一流公司最先進的銷售方法!”

不要說國際職業經理人生氣,老板自己也很生氣,但是他拿這些跟隨自己多年的老草莽們也沒有辦法。

老板對國際職業經理人好生勸慰,說:“消消氣,消消氣!我們這幫人,差距太大!差距太大!”

國際職業經理人好容易消了氣,然后和老板一起去吃飯去了。他已經決定再也不理這些頑固的老業務了!

這個插曲很快被老業務們遠距離通報給了還在市場一線的趙總,趙總滿意的表揚了這些老業務們,說:“洋教材管什么用?水土不服!”

老業務們也這么認為,他們在電話里有熱鬧了一會,就各自忙去了。

沒過幾天,鳳鳳火火的李總和趙總從市場一線回來了。

李總果然是眼光毒辣的老營銷,他回到公司就說:“以前那種業務員跑單幫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把僅有的人力撒胡椒面撒出去,太浪費了!今后,要收縮兵力,形成組合團隊,建設重點市場,形成樣板市場,為建設品牌建設根據地!”

老板正等著李總的回來,聽了這話,老板的臉掛不住了,他讓人把前兩年組織根據地試點小分隊的報告拿給李總看。

李總看了幾頁,就把報告扔在一邊,說:“這種打法注定沒有出路,肯定不會成功!”

老板的臉一下子陰起來。

快人快語的李總繼續說:“要組合沒組合,要專業沒專業,要團隊沒團隊,完全不值一提!”

聽了這話,老板忍不住大怒,開始高聲訓斥李總:“你懂什么!你才來幾天!好歹人家在一線泡了半年,你才來幾天?”

李總也不示弱,馬上反擊:“做市場要有直覺,馬上捕捉到市場的痛點和機會點,還要等半年!早死光了!”

“就你行!”老板大怒,“市場里有多少溝溝坎坎,你才看到多少!摔死你都不夠!”

“摔死的都是無能的!夠專業的都已經捏緊市場的喉嚨!”李總繼續毫不示弱的反擊。

“你就等著摔死吧!”老板已經失去理性,憤怒的開始詛咒。

看到兩個人火氣越來越大,趙總趕緊把兩個人分開,把李總往辦公室外拉。

從老板的辦公室里出來,就聽見在背后的怒喊聲:“你等著吧——我是不會把錢給你掰得!你就等著嘗嘗白手起家的滋味吧!”

從老板的辦公室里出來,李總火氣依然沒消,憤憤的說:“怎么變臉變得這么快?那在我家邀請我過來的時候,那副誠心誠懇的樣子去哪里了?”

一向猛沖猛打的趙總這時反倒成了和事佬,在勸慰李總,連聲說:“冷靜,冷靜,小不忍則亂大謀!”

李總依然不依不饒的說:“有這么做人的嗎?這樣玩,怎么建品牌呀!”

趙總笑了笑,說:“品牌,品牌,沒品哪有牌?”

在職場浸淫多年的李總一聽趙總的話,頓時猜出七八分,忍不住一聲冷笑,說:“沒品,就怕只剩下牌!”

趙總又是勸李總,說:“把事辦了,手上有人有錢,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李總疑惑的看了看趙總,雖然多年的職業操守讓他不太認同趙總的話,但是趙總的意思卻讓他覺得只能這樣的。

兩個人在屋子里開始了商議,決定組建一個組合銷售團隊,實踐李總的新業務思路。

李總原本打算多成立幾只這樣的組合銷售團隊,但是被趙總制止了。趙總朝著老板的辦公室方向指了指,說:“那位,能讓你成立一個團隊就不錯了!”

趙總說的果然沒錯,當他倆把新成立組合銷售團隊的方案提交給老板的時候,立馬被老板否決了。

李總氣不打一處來,恨不得立刻辭職!

趙總急忙攔住,又請了小股東來做老板的工作。小股東聽了李總和趙總的方案,覺得可行,就過來勸說老板。

老板開始還是不同意,經不住小股東的左右勸說,才勉強同意,然后又宣布自己也將組建一支小分隊,同樣進行試點區域的銷售開拓。

李總的組合銷售團隊由現場經理帶領,配備客戶經理和技術服務經理各一名;老板的小分隊由分隊長帶領,配備助手兩名,但是三個人是沒有分工的,老板的要求是每個人都必須是多面手,既要會搞客戶關系,又要懂專業技術。

李總為組合銷售團隊制定了詳細的業務開發階段和銷售計劃,并制定了具體的提成激勵辦法;老板也不示弱,對著小分隊說:“你們放心!我全力支持你們!要什么給什么!”

就這樣,兩只不同名稱、不同組成的銷售小團隊就開赴各自不同的試點區域,開始了新業務的試點開拓工作,也開始了彼此之間的競爭。

而這一切,大山統統都不知道,沒有人會事先告訴他,也沒有人在乎他的意見。

當小股東把這些事情告訴大山,并宣布他來當兩個試點銷售團隊的巡視員時,大山覺得這是自己的奇恥大辱!

他感到一股熱血直沖腦門,恨不得立刻就辭職!

小股東急忙勸住大山,說:“別沖動!千萬不要沖動!我們認識李總都好多年了,一直想請他過來,一直沒過來。我們是小公司,找人不得不到處撒網,有時候撒好多網也不來一個人,有時候一網下去來了幾個人,我們也控制不了。”

大山還是恨得牙癢,小股東繼續說:“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建品牌,先讓李總和趙總搭班子,去闖一闖。”

“再說了,就目前來說,能在兩邊都能活動的人只有你了,”小股東說,“就李總和老板的架勢,自己邊的人那邊肯定不認,到時候說不定還鬧出大矛盾來。”

“你過去,他們多少給你幾分面子,”小股東說,“再說了,他們各自玩的什么招數,有什么優缺點,也就你看得明白,我們過去也就湊個臉熟,看不出門道來。”

聽小股東這么一說,大山也覺得有幾分道理。

看著大山漸漸平靜下來,小股東又勸了一聲:“在我們這種小公司做事,哪有不受委屈的!你們在大公司,有品牌有實力,可以鬧個性子;我們這里,要什么沒什么,受了人家的擠兌,還得陪笑臉。”

“這些事,你是沒有經歷過。”小股東說,“我們,還有那些個老的,都跟家常便飯似的,吃得多了。”

聽了這些話,大山也想起了自己以前通信龍頭公司剛剛創立時的傳聞。據說,那時候公司也是沒有品牌,沒有實力,早期的業務員吃了不少閉門羹、碰了無數軟硬釘子,終于憑著真心和熱忱敲開客戶的門,然后把技術和服務做好,才一步一步走上了行業龍頭的寶座。

即使是到了今天的行業地位和品牌影響力,公司依然強調危機感,要求全體員工切忌驕傲自滿,切忌貴族化傾向和老爺作風,必須深入一線,虛心服務客戶。

大山在公司一貫嚴格按照這些標準去做,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心甘情愿受委屈”這件事這么快就落到自己頭山,然而他也清醒的認識到從一無所有到創立品牌,這似乎又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

想到這些,大山對著小股東點了點頭,說:“這個巡視員,我試試看吧,以前沒做過,不知道能不能做好?”

大山能轉變態度,甘心去做這個巡視員,小股東很高興,連連表示說:“前幾次,我會親自陪你過去的,這幫家伙受的氣多,對別人也不會客氣的,我去,他們會好一點。”

大山深深吸了一口氣,沒有說話。

在老板的辦公室,小股東把大山愿意去做巡視員的消息告訴了老板。老板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冷冷的說:“讓你來做戰斗員,你偏要來當指揮員!沒有人愿意被你指揮,你就只能去做巡視員!”

小股東一言不發的看著老板,憂慮起來。

李總在營銷上確實有一手,他的組合銷售團隊很有套路,進展很順利。李總安排現場經理帶著客戶經理和技術服務經理到了試點區域,拜訪陌生客戶,同時重新設計宣傳海報、宣傳手冊、重新提煉產品賣點,遇到重要的客戶,李總拉著趙總一同拜訪,談商務合作,談商務分成的條款。

在李總有力的支持下,新的組合銷售團隊很快談下來幾個客戶,收到了首批貨款,也形成了初步的銷售,整個組合銷售團隊的心勁都很高。

反觀老板的小分隊這邊,雖然是天天拜訪客戶,但是都是老一套的拉關系、給政策、花錢贈送搞促銷。渠道客戶的熱情度并不高,進貨的金額也不大,銷售的速度也很遲緩。整個小分隊士氣很低迷老板的怒氣越來越大,連聲說好的一些費用支持和獎勵也不愿意兌現。

小分隊對老板的意思越來越大,干活的動力越來越弱,同時由于業務進展不大,小分隊的內部分配也出現了不公平,僧多粥少,誰都想多分一點,于是,內部的小矛盾越鬧越大。老板也不得不前去現場滅火。

面對與李總的組合營銷團隊競爭的不利局面,老板又在暗中搗鼓,醞釀該怎么扭轉局勢?

很快,老板想出了方案,他安排銷售管理部組織業務經驗交流會,要求兩個試點小組提交試點的書面報告。

李總對自己的方案,很自信,讓現場經理把新組合銷售團隊的銷售套路一五一十的寫下來,并且業務經驗交流會上宣讀。

李總的銷售方案很完整,對于產品的賣點抓的比較準,對經銷商的銷售政策也很有吸引力,老業務員們聽完之后,很有觸動。

小分隊的報告則內容粗造,又是拉客戶關系,又是送禮,又是談價錢,又是贈送搞促銷,都是常規的老一套。小分隊隊長在會議上大談自己的吃苦經,如何在客戶面前遭拒絕,又是如何克服,又是如何團隊信心不足,又是如何重塑團隊信心……

這些都是老業務員們的老套路了,大家伙就跟看戲似的,雖然沒有什么長進,但是也看得津津有味。

一場業務經驗交流會下來,老板對李總的業務討論知道了七七八八,但是他還是擔心李總對自己有隱瞞,然后就派出大山這位空降無用的巡視員兩處巡視。

為了掩人耳目,老板先讓大山到自己的小分隊巡視,也在暗中告誡小分隊隊長不許隱瞞,必須真真實實的業務展示給大山看,力爭暴露問題,同時安排小股東作陪。

大山和小股東來到小分隊的住地,小分隊隊長不情愿的出來迎接。他對大山完全沒有好感,礙于小股東的面子和老板的交待,純粹就是做個樣子。

其他小分隊成員也都是愛理不理的樣子,刻意回避著大山。

大山和小股東在小分隊的住地簡單看了看,又跟著小分隊隊長去拜訪客戶。

在客戶那里,小分隊隊長充分施展自己拉關系的專長,對著客戶一陣熱乎。客戶很受用,兩方熱熱鬧鬧的聊得火熱。

晚上,小分隊請大山和小股東吃飯,也是簡單的粗茶淡飯,小分隊隊長吃的很香,一邊吃一邊笑著:“出門在外,打糧食第一,還要省糧食。”

兩個小分隊的成員則一言不發的悶頭吃飯。

小股東說了很多鼓勵他們的話,希望他們再接再厲,早日建功立業!小分隊很喜歡聽這樣的話,小股東這么一說,兩個小分隊成員就活了,開始眉飛色舞起來。

到了夜里,小股東和大山聊起了小分隊的情況,小股東希望大山從專業的角度談談對小分隊的看法。

“首先是住的太差,吃的太差。”大山說,“出門在外,糧草先行。”

小股東不知可否,說:“我們一直以來就是這么過來的,如果按他們現實的銷售業績,再住好一點吃好一點,公司就得虧錢。”

大山也點點頭說:“還是要提升銷售能力,跟客戶的交流還是表面化,客戶關系很重要,商業價值更重要。”

“是呀!這些業務員,我們也拿他們沒辦法,”小股東說,“對他們太嚴了,他們就跑了;對他們太松了,他們又不長進。”

大山回想了一下這幾個小分隊的隊員,又想了想老板的風格,沒說話。

小股東也看出來大山的心思,別有意思的說:“創業或許就是這樣,要是條件都那么好,還需要創業嗎?創業不就是創造條件,才能成就大業嗎?”

大山看了一眼小股東,忍不住笑著說:“看來,你在頂級學府沒有少學知識呀!”

“我都是懂了個皮毛,”小股東也不含糊的說,“就是在一幫高手面前,聽了幾句高手的話,雖然不會用,道理還是長進了不少。”

兩個人又簡單聊了幾句,就各自睡去。

夜里,大山怎么也睡不著。他明白,以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帶領一支團隊突破市場,痛痛快快的,可是現在卻被一群不求上進的油子業務員給困住了。

自己曾經夢想的要點突擊,一路高歌猛進完全無法實現,反而是被困在自己人的包圍和監視之下,實在是自己的奇恥大辱。

對于趙總和這幫油子業務員,大山已經看清楚他們的打法,就是一番熱情、猛勁往前沖,打多打少不進腦袋。

到了現在,大山也明白這幫油子業務員對自己這個身懷絕技的空降兵的期望:不是過來高談闊論,而是和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也不要發揮自己的功夫,端著槍和他們一塊沖就好了。

如果大山實在要發揮,就咬著匕首,偷偷的摸到敵人后方,幫他們干掉幾個暗哨,或者端幾個碉堡,他們就最開心了。

至于空地一體聯合作戰,想都別想。

但是他們又對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不希望有人來瓜分他們的利益。大山隱隱的聽說,在他們自己內部之間,也有著為了各自利益爭斗的事。

“品牌?這些人真的適合建品牌嗎?”大山內心深處這是一個未知數。

“創業呀,創業!難道創業就一定要這樣嗎?”大山暗自思考著。

到了組合銷售團隊的試點區域,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首先,這些人住的很好,是綠化很好的高檔小區房。小股東一走進他們租住的高檔住宅,臉色就變了。

現場經理卻并不在意,他把小股東引到客廳里坐下,趕緊泡茶,開始匯報工作。至于大山,現場經理就當成沒看見。

現場經理匯報的內容與他之前在業務經驗交流會的內容沒有多大區別,小股東沒有耐心聽下去,就讓現場經理帶著去拜訪客戶。

到了客戶的現場,這邊的渠道客戶更加有實力,辦公室氣派,銷售現場寬敞整齊。客戶對小股東和大山的到來非常高興,先聊了一會市場,然后中午安排一起就餐。

小股東趕緊拒絕,說:“對不住!我們這一趟時間很緊,我們還是要和其他業務同事一起工作餐,邊吃邊談工作。”

客戶很理解,恭維說:“你們業務抓得緊,對我們也是很大的促進。今天就不勉強了,改日好好聚一聚。”

小股東答應下來,又帶著大家和其他業務員一起相聚,在小館子里邊吃邊談工作。

小股東跟這幾天現場的業務員聊過之后,感覺他們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他很高興,這是他很早以前就期望的。同時,他也注意到這些業務員對大山明顯的回避和排斥,這又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下午,現場經理又帶著小股東和大山拜訪了另一家客戶,也是很有實力、很有檔次。小股東對于他們篩選客戶的能力很滿意,好好的表揚了現場經理一番。

現場經理也很來勁,晚上安排業務員們為小股東接風,在豪華酒店擺了一桌。小股東面上和業務員們有說有笑,不停的鼓勵他們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心里卻對他們大吃大喝十分反感。

業務員們卻看不出小股東的隱秘心思,一邊殷勤的敬酒,一邊點頭,答應說:“有李總帶領,肯定不會讓您失望。”

小股東的心里更加不愉快了。

在酒桌上,大家還是交杯換盞,喝的十分愉快,但是回到了住處,小股東就憂慮的跟大山說:“吃得好,住的好,業務能力強,好不容易賺了點利潤,又給敗光了。”

大山很理解小股東的心態:這是創業期,還在積累階段,需要的是開源節流,更多的把資源用在市場上。

兩邊都看過了,小股東和大山回到了公司總部,老板正在辦公室等著他們匯報呢。

大山把兩邊的情況簡單說了一下,老板憤憤的說了一句:“都不懂創業!大進大出是創業嗎?”

沒過多久,老板就把全國所有的業務員調回來開會,主題是成本和創業。在會上,老板大談創業的艱辛,大談創業積累的重要性,著重強調了成本意識,要求銷售管理部對各銷售單位的銷售費用嚴格控制。

這件事情讓李總和組織銷售團隊很不高興,他們沒有恨老板,而是覺得大山告了密。

一時間關于大山的謠言又起來了,說是大山打戰掙錢的能力沒有,圍著老板轉的能力很強,尤其是擅長告密。

這些話傳到老板的耳朵里,老板忍不住“噗嗤”一笑,他倒樂意利用一下這樣的輿論,也在奇怪為什么李總就沒有這些亂七八糟的謠言?

李總對老板的不滿也在日益高漲。李總對大山的巡視倒不在意,他對自己的業務思路和布置很有信心,但是他對于老板突然召開的成本會議很不滿。

在李總看來,自己的組合銷售的試點剛剛開始,勢頭很好,他本可以在原有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試點。他需要的是現場團隊高昂的士氣,雖然會多花費一些費用,但是在李總看來,一線業務人員的高昂士氣是無價的。

李總和趙總在秘密商議,怎么處理老板嚴格控制業務費用的指令?李總不想因為幾個業務費的事,讓好不容易激活的業務人員的心氣又慢慢落下去。

“這個鐵公雞!”趙總贊同的說,“說起話來,口氣大得很,好像很大方,真正到了具體辦事的時候,就摳起來了。”

“我們也不能光抱怨,想想辦法,怎么辦?”李總說。

“要想讓士氣不下降,還得讓大家得些實惠。”趙總說。

“具體點。”李總等待著。

“既然一線的弟兄們吃不到嘴里,裝些到口袋里,總可以吧?”趙總說。

“你覺得老板會同意嗎?”李總反問。

“他不同意,就不是我們的事了。如果我們提了,他不同意,一線的弟兄們就更明白了。”趙總說。

“那我們試試吧。”李總同意了趙總的方案。

于是,李總和趙總一同提交了一份報告,希望加強一線試點人員的業績提成比例,并且事先把這份報告拿給一線的業務員征求意見。

一線的業務員聽說了李總和趙總的提議,非常高興,恨不得立刻給李總和趙總買酒喝,感覺李總和趙總真是關心自己冷暖的好領導。

老板收到這份報告,感覺真是不好辦!一方面,自己很生氣,剛剛下指令,要求控制業務成本,李總和趙總就合伙要求提高業務提成比例,這不是明顯跟自己做對嗎?另一方面,他也感覺到李總和趙總這一招太毒,自己如果直接否決了,傷了一線業務員的心,他們就會直接倒向李總和趙總那邊;要是直接批了,老板也覺得是在割自己的心頭肉。

這事不好辦,老板把大山找來,詢問大山的意見。

大山并不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他不愿意再卷到老板和李總之間的糾葛里去,就說:“這事,無非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最終是公司、員工共同發展。”

老板對大山的摸棱兩可并不滿意,繼續問:“你不是巡視員嗎?你要有自己的鮮明觀點呀!”

一提到“巡視員”這幾個字,大山頓時覺得火起,他禁不住狠狠瞪了老板一眼。

老板第一次感受大山凜冽的眼光,再加上自己本來就心虛,不由自主的退了兩步。

大山沒有說話,不打招呼就走了。

老板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把國際職業經理人請來,詢問他的意見。

國際職業經理人直接就問:“你們公司整體效益好嗎?”

“不太好,我們需要提升銷售效益。”老板回答說。

“公司業務人員的提成比例本身也沒有固化的規定,”國際職業經理人說,“這與公司的文化、戰略有關,需要在公司、明星業務員、普通業務員之間建立平衡。”

“明星業務員?”老板的眼睛亮了。

“是的,企業可以加大幅度激勵明星業務員,形成階梯式的激勵方案,重點激勵明星業務員,畢竟有80/20的規律的。”

“明白了。”老板忍不住喜上眉梢。

他把國際職業經理人送走,就開始布置,讓銷售管理部把李總的銷售提成方案改了一下:所有業務員的提成中提取一部分,由公司統一分配,美其名曰同舟共濟獎;增加明星業務員的提成比例,號稱打造“百萬年薪業務明星”;對于普通業務員,提成比例保持不變,年底頒發同舟共濟獎。

對于老板的這個新方案,李總堅決反對,認為起不到實際的激勵作用,反而會使銷售團隊不團結。

老板才不管那么多,直接就推下去了。

精明的業務員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們都暗地里算一下帳,看看自己的實際收入的增減。

嚴格來說,老板的新方案對業務員原有的提成比例和收入影響不大,所謂“明星業務員年薪百萬”的激勵政策,也是可望不可及,大家心知肚明的笑了笑就過去了。

然而,組合銷售團隊的成員們經過這件事,對老板的不滿也在醞釀著,他們無意識之間更加偏向于李總和趙總的思路和策略。

這些細微的變化,老板、李總和趙總都看在眼里,都加緊了暗中的布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化| 德化县| 宁明县| 城口县| 曲阳县| 奉新县| 隆安县| 玉树县| 文水县| 万安县| 海口市| 陆川县| 阳高县| 辽宁省| 中牟县| 辰溪县| 从江县| 延庆县| 玛纳斯县| 吴忠市| 九江县| 祁门县| 军事| 克拉玛依市| 景泰县| 洛浦县| 旬阳县| 清丰县| 台安县| 鹤庆县| 五大连池市| 方正县| 乌鲁木齐市| 滨州市| 特克斯县| 清徐县| 新丰县| 牟定县| 海宁市| 呼图壁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