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高管內斗兩敗俱傷

  • 空降創業
  • 李未遠
  • 10077字
  • 2020-01-15 11:24:47

第一個向大山發難的是公司里與自己平級的趙總,趙總比大山早來一年,也同樣是老板引進的空降兵。

大山剛來的那天,趙總并沒有出現在歡迎的人群中,是小股東單獨介紹兩人認識的。在兩天以后,趙總突然趁沒人的時候,偷偷跟大山說:“不要中了他們的毒了!”

大山詫異的看著趙總,不知道趙總何出此言?但是,趙總并沒有深入解釋這句話,而是快速的消失了。

同時,公司里開始流傳空降過來的大山只會大公司的玩法和套路,大山不懂小公司的運作特點和方法。

大山也不知道這話是從誰開始傳出來的,公司里曾經熱情歡迎自己的人也開始躲著自己,似乎自己對他們有著莫大威脅。

大山很想弄明白:為什么這些員工前后幾天差別這么大?這時候,傳來了對自己的投訴。

有的投訴說大山和員工們有距離,不愿意和大家打成一片;有的投訴說大山說的話不接地氣,大家聽不懂;有的說大山太官僚,不愿意到一線、拜訪客戶……

甚至還有人投訴說,大山作為新來的空降高管,搞關門主義,自己獨立搞一套,在搞什么也不告訴創業老功臣們。

大山感到很苦惱,感覺自己到這里不是做高管的,而是來被當成新兵蛋子,是來被老兵油子修理的。

無奈之下,大山去找老板。

老板笑嘻嘻的說:“要理解他們!他們都是一線血拼,打出來的,沒有什么理論和套路。沒有他們當年一路奮勇拼殺,就沒有公司的今天,也沒有你現在的位子。”

大山打算說些什么,老板打住了他,說:“很明顯,你比他們高,否則我們也不會請你過來。但是,要想讓他們尊重你,要靠你,不能靠我。”

說到這里,老板盯住大山的眼睛說:“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大山知道老板不是一個把話說透的人,他總覺得這背后有很多故事,也不想再和老板多說,就出去了。

大山從老板的辦公室里出來沒多久,小股東就來了。

小股東誠懇的說:“大山,你要理解我們這樣的小公司,我們找人不容易,很難很難!我們不像你們大公司,有品牌、有地位、有高收入,可以輕松請人來,也可以請人走。”

對于這一點,大山很認可。

“我們這里來了一個人,都不愿意讓他走,”小股東說,“走了一個人,我們要再找一個人,不知道要費多少勁。”

“你放心,我們肯定是要建品牌的,”小股東湊近大山,低聲說:“現在這些人可能將來都會換掉,但是現在不行。”

小股東這么一說,大山明白了老板和小股東的苦衷,也相信他們的處境。

“那我該怎么辦呢?”大山問。

“多教教他們,”小股東說,“這些人跟我們辛苦打拼,真的換掉,我們也舍不得!感情上也接受不了,你先教他們,能出來幾個算幾個。”

大山點了點頭,覺得小股東說的也有道理,畢竟是艱苦創業出來的,還是有感情的。

于是,大山就按照小股東的話,找了幾個自認為有潛力的人進行了溝通,把自己多年積累的業務思路和技巧告訴他們。哪知這幾個人都不感興趣,沒過多久紛紛找理由跑開了。

在大山還在納悶的時候,關于大山的投訴又開始了——大山講的東西太理論了,不實用!

大山明白自己還在包圍圈里,還沒有突圍出來,他開始思考自己如何才能突圍出來。

就在大山還在苦苦思索突圍之策的時候,老板卻沒有停頓的意思,他充分發揮小公司又快又狠的特點,不斷的調動大山,一會參加銷售業務會議,一會參加品牌建設研討會,一會參加管理優化會。

大山不停的轉換會場,對會議的內容和進程沒有完全理解就進入下一場會議,完全無法把控會議主題,只能被動的跟著會議的節奏走。

慢慢的,大山又開始覺得自己又身處戰場之中了。自己還在費力的摘老板掛上的啞鈴,耳邊的無線電不斷傳來老板的催促聲:“快!快移動!趕緊搶占左路制高點!快——”

在老板的一再催促下,大山只能拖著笨重的啞鈴遲緩的挪動,完全沒有自己以前的敏捷和迅猛。

大山費力的挪動了沒有多久,無線電里又傳來老板尖銳的呼喊聲:“快轉移!快轉移!制高點已經被敵占領,迅速搶在右邊的土溝里,進行埋伏!進行埋伏!”

在大山費力的轉換前進方向的時候,四處的攻擊四起,不停的有人朝自己打槍、潑水、甚至扔手榴彈。

大山被打得又痛又煩,渾身濕漉漉的,完全沒有空降兵那樣的干爽和干脆!大山抬眼看了一眼前面的土溝,根本起不到掩護和隱藏的作用,正在猶豫要不要朝那里移動,這時候,老板忽然出現在自己的眼前,說:“我們是小公司,就是要快!我們不可能一次達到目標,必須要不停的試探、轉移,才能找到機會!快!”

老板不由分說的催促起來,大山不得不又開始了緩慢的移動。耳邊開始出現刺耳的嘲笑聲:“空降兵?還不是變成了又濕又慢的烏龜兵!!!”

大山感到莫大的恥辱,他想奮力洗刷這無端的恥辱!但是,他就是快不起來,也輕不起來!

這時候,趙總以前講過的話突然從自己腦子里冒出來:“不要中了他們的毒了!”這句話猛地驚醒了大山,他猛地停了下來,做好防御,機警的看著周圍。

看到大山的動作,四周的黑影也警覺起來,紛紛后退,然后大山的無線電里又傳來老板更加嚴厲的催促聲!

這次,不論老板怎么催促,大山也沒有前進一步,他在機警的觀察著每一個可能的攻擊,隨時準備進行致命的反擊。

四周的黑影也覺察到了大山的防備,退的更遠了。不久,大盆大盆的污水被潑了過來,大山的身上越來越濕,越來越臭,熏得大山自己都快受不了。

然后是密集的手榴彈開始扔過來,炸的大山的手腳生疼,他不得不離開自己防守的小窩,開始隱秘的移動。

但是,在圍攻他的黑影眼中,他的移動既緩慢又明顯,手榴彈和污水一路跟著他移動的身影。

“早點投降吧!”黑影中甚至傳出肆意的狂笑聲。

“投降?”更大的恥辱漫上大山的心頭,他明白如果想要擺脫被動的局面,必須甩開老板。

大山直接來到老板的辦公室,老板對于大山的到來毫不意外。

“老板,我們是要建品牌,對嗎?”大山問。

“是,但是我們必須先解決生存問題。”老板回答說。

“是,我們是要先解決生存問題,”大山緊接著說,“我們該收的糧食要收,我們也要為建品牌做準備。”

“你是領工資的,我是發工資的,”老板不以為然的回答說,“在我看來,還是要先把這些人養住了。”

“我們建品牌和打糧食不矛盾。”大山說。

“是不矛盾,那就趕緊搶糧食去呀!”老板不由分說地吩咐著。

“但是,我們現在做業務的方式不對。”大山說。

“怎么不對?”

“根本就沒有布局。”

“布局?”老板被激怒了,“明天的飯都不知道在哪兒,還布局?”

“打糧食和建品牌根本就不矛盾,需要系統布局,”大山搶著說,“銷售網絡的規劃、渠道系統的布局、銷售專業能力的提升、客戶關系的穩固、服務品質的提升、客戶口碑的形成……”

“客戶?”老板打斷了大山的話,“在我這里,首先是內部客戶,員工不滿意,誰有動力搞定外部客戶?”

“內部客戶?”大山反問。

“是呀!我這里的員工不是員工,都是合作伙伴!”老板氣惱地說。

“合作伙伴?”大山怔怔的看著老板,耳邊仿佛想起了黑影們歡快的叫喊聲和興奮的歡呼聲。

“但是,他們的專業性不夠,難以承擔業務的新要求,更難以承擔品牌建設的重任。”大山強調說。

“我們的銷售渠道遍天下,我們的客戶關系也很牢固,你以為這些都是我干出來的嗎?”老板狠狠的對大山說,“都是他們干出來的!”

“但是,這不是品牌,并且離品牌還很遠。”大山毫不客氣。

“先打糧食。”老板強調。

“那你們找我來干什么?打糧食?”大山快忍不住了。

“是先打糧食!”老板強調了一下。

“為什么不是先布局?”大山問。

“我們是小公司,朝不保夕,沒有多余的錢和人工讓你們做試驗!”老板毫不客氣的說了實話。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自己掙錢,然后用自己掙的錢建品牌?”大山問。

“我不是這個意思!”老板說,“我的意思是先打糧食,有了足夠的糧食就可以騰出手建品牌。”

大山知道老板在狡辯,這也是這類老板的通病。

大山開始為自己當初決定的草率感到懊悔。對于今天的局面,當時的他是有預感的,只是當時的他太過自信了,一貫的成功使他以為換了環境還可以同樣成功。

今天的大山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

老板也看出來了大山的動搖,開始緩和語氣,說:“我們是小公司,每一分錢都是兄弟們辛辛苦苦打拼出來,要用在刀刃上。”

“沒有十分充足的理由,我很難把錢投在不能直接變出錢的地方。”老板已經退了一步。

大山知道老板也是說實話,對于這個發展階段企業,還能指望什么呢?

這一次與老板的正面交鋒,雖然沒有說服老板,但是也為大山自己爭取到了足夠的自由度。

作為通信行業龍頭企業的優秀業務干部,大山對于如何開展業務非常熟悉,他也知道該如何有步驟地開展品牌建設,大山已經決心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步驟前進。

這時候,小股東又適時的出現了。

他在不停的寬慰大山,說:“你們都是大企業的優秀職業經理人,一出生就是含著金鑰匙的,你們的公司雖然不會給金山銀山,但是會給你們提供相對充足的任務經費,還有足夠的專業訓練,但是對于創立時一無所有的企業,怎么辦?哪有這些經費、物資和專業知識?”

“都是靠在市場中打出來,磨出來的。”小股東語重心長的說,“從老板到一線員工都是一樣,都是千辛萬苦磨出來的。”

“但是,他們也不能否認先進的管理和專業訓練呀!”大山反駁說。

“唉——”小股東深深嘆了一口氣,說:“你要是遭遇過面對困局,一籌莫展,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還要硬著頭皮往前沖的境遇,你可能就能理解他們了。”

“正因為這樣,更要學習先進的業務知識和專業的技巧呀!”大山強調說。

“他們要是能這樣,就不在這兒啦!”小股東說,“他們要都是這樣的人,就只會出現在你們那樣的公司,跟你是同事,就不會出現在我們這樣的小公司了。”

大山一想也是,這些人也自己的思維方式和適應環境。

“理解他們,適應他們,他們不是壞人。”小股東繼續寬慰著,“他們甚至有些可憐,真的。”

對于這一點,大山也很認同,他不想傷害這些人,也不想被這些人傷害。

“那你們還做品牌嗎?”大山認真的問。

“當然要建品牌,這是我們的創立這家企業的初心。”小股東說。

“那你們還指望這些人跟你們一起去建品牌嗎?”大山繼續問。

“不要為難我們,我們也很為難,”小股東真誠的回答,“我們有很多難處,我們也常常無能為力,請你理解!否則我們也不會請你過來。”

大山覺得小股東說的是實話,他們確實有很多無能為力的難處,在別人為難的地方不正是體現自己價值的地方嗎?

經過這次與老板和小股東的對話,大山覺得自己的身體輕了許多,老板掛在自己腰上的啞鈴也少了幾個,雖然還不能騰躍,但是已經可以靈活的奔跑了。

那些黑影也開始遠離大山,他們在遠處歡聚,聊得熱火朝天、興高采烈,只是他們都離大山遠遠的,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的攻擊。

大山的環境開始清凈了,他也可以梳理自己的業務思路了。

這家企業的行業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客戶量正在不斷擴大,這是擴大銷售規模和建立品牌的最佳窗口期,并且這個行業是個細分領域,進入的人并不多,競爭的高手相對少,也為形成競爭優勢帶來了一些便利。

但是,有一利就有一弊,愿意進入這個行業的優秀人才也少,大山如果想要建立高水準的業務團隊,必須要從行業之外引進不少人才。

這家企業雖然成立時間很長了,但是只是剛剛度過了草創期,還處在艱難的生存狀態,既沒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業務模式,也沒有完善的管理體系,在客戶積累、人員訓練方面的積累也很弱,也就是老板自己說:“一直都在奔著賺活命的錢去了。”

這家企業的專業能力也很弱,雖然業務員的拉關系的能力很強,到處在編制關系網,但是這些業務員對于本行業、本產品的專業知識少得可憐,雖然見了客戶熱乎乎的粘上去,離開了客戶又是熱情的念叨、又是送禮請客、發信息問候,卻無法提供深入和持久的專業價值。

通過行業、企業的大致分析,大山覺得這個行業還是有可為的空間,企業也有巨大改進潛力,是可以發揮一番的。

至于具體的業務操作步驟,是先優化渠道網絡,還是先提升專業能力,還是先提升客戶服務口碑,大山還沒有想好。

老板的話仿佛還在耳邊:“先打糧食。”如果沒有這些限制,大山完全知道該怎么著手,但是老板的思想意識和這些老員工的觀念難以確定的因素。

這些打拼出來的老員工有在市場中反復打拼的經歷和經驗,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固化了自己的觀念和技能,很難改變,更可怕的是他們已經形成固有的利益勢力范圍,這也是他們不斷攻擊大山的原因之一。

想到這里,大山一方面為自己的思維敏銳和專業能力表示滿意,另一方面也感覺到后怕,認識到自己有些幼稚。

從行業的階段來說,這個行業大有可為,但是從這家企業來說,不僅僅還沒有渡過生存期,更可怕的是一些老員工已經有了山頭主義思想,并且封閉頑固,拒絕接受先進的思想和方法。

想到這里,大山認識到必須實行企業再造,改變封閉思維,優化員工隊伍,才能改變這家企業業績原地踏步,天天朝不保夕的不利局面。

然而,在這些人還吃不飽飯的時候,提出企業再造,以他們的思維,不炸開鍋了嗎?大山又犯了難。

他不禁想起了商業模式研討會上,國內職業經理人的話;“你們太理想主義了!現實是資源嚴重匱乏的,能在匱乏的資源條件下把企業辦起來才是普通企業主辦成明星企業家的關鍵!”

到了現在,吃了慘痛的教訓之后,大山才聽懂那位國內職業經理人在說什么。缺乏相同的經驗,你聽別人的話,有時候就像呼吸進去的空氣,進來了,很快又出去了,不留一絲痕跡。

“怎么才能一邊打糧食,一邊進行企業的優化改造?”大山想把兩者結合一下,既有基于現實的妥協,又有為未來的籌劃?

大山覺得這個思路很好,但是首先是保證自己的安全。經過這幾天的慘痛經歷,大山充分認識到空降兵光輝的形象背后也是傷痕累累,血跡斑斑。

大山也曾經在財經報道中讀過一些大碗空降兵“兵敗”、“惜別”“飲恨”……那時的他,僅僅把這些報道當成故事在讀,一點也沒有意識到這其實一段慘痛的真實經歷,是一段段空降兵內外交困、痛失戰機、飲恨退卻的慘痛戰例。

大山又想起了曾經的軍事教員張教員,想起了他語重心長,卻又喚不醒沉溺于膚淺喜悅中的年輕驕子們的無奈神態。

大山第一次感受到揪心的痛!

不多久,多年以來形成的職業素養在提醒大山,不要再遐想了,趕緊行動。

思路大致清楚了,確實該行動了。但是,當大山準備著手行動的時候,發現自己孤身一人。

老板和小股東邀請大山過來共建品牌的時候,雙方并沒有約定大山的職權范圍和管理幅度,大山被自己的一腔熱情和過分自信所鼓舞,一股熱血的就過來了,到了清醒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并沒有多少可以調動的資源。

老板是肯定指望不上的,他這個人的心思很難捉摸,也不會讓別人知道他內心真實的想法;那些老員工,正在想法設法的孤立自己,甚至是敵視、攻擊自己,根本指望不上;小股東,一副和事佬的樣子,然而時時刻刻都在維護自己的老人……

大山感覺自己剛甩下了一堆包袱,可以靈活行動了,可是又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困境中。他感覺自己還是像孤身空降到敵后,四面都是敵視的眼睛,每一步很危險,每一步都要謹慎。

他這才意識到自己背著降落傘還在空中愉快的飄著時候,底下的人就已經對他布好了針對性的口袋,而自己還蒙在鼓里,覺得歡迎的場面會永遠持續下去。

“市場不相信眼淚!”困境反而激發了大山的斗志,他要盡快尋找合作的資源,打開局面,扭轉局勢。

大山和趙總坐到了一起,兩位都是空降兵,一前一后。

大山原以為趙總和自己同樣是空降兵,會有許多共同語言,但是趙總的態度很冷淡。兩個人沒說幾句話,就結束了。

大山不理解趙總的態度,如果說那些老員工對大山孤立,大山還能理解,同為空降兵的趙總為什么也對自己如此孤立呢?

還有趙總曾經說過的那句含糊的話:“不要中了他們的毒了!”到底是什么意思?

總之,大山在這家企業里沒有找到盟友,沒有人愿意按照他的思路和步驟做事,也就意味著如果大山還要在這家企業呆下去,他只能靠自己,孤身一人。

所謂的空降高管,只是一句空話,甚至是一句笑話,大山現在才明白那些老員工為什么敢肆無忌憚的嘲笑自己?甚至是攻擊自己。

因為他們早就知道大山的空降只是一次個人行為,他最終誰也指揮不了,誰也不用怕他。這是大山沒有想過的,他原以為正常的組織觀念要有,但是他錯了,對于這樣的草臺企業,哪里有組織觀念?

正如老板自己說的:“這些是內部客戶,是合作伙伴,沒有這些人,公司早散架了。”

大山這才開始感覺自己的無力,他仿佛是剛才從空降中落下,剛剛擺脫追兵的圍堵,躲在一個陰暗的洞里喘息。

四周依然是未知的危險,自己又累又冷,又沒有援兵,外面的環境不熟悉。每一處草叢、每一棵樹后,每一個土溝后面都可能隱藏著一雙敵視的眼睛,引發一連串危險的攻擊。

雖然,大山有把握贏得最終的勝利,但是如何度過眼前的難關呢?

雖然大山還沒有清晰的解困辦法,但是在現實中,他和趙總就火拼上了。

在一次業務會議上,大山與趙總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對于新開發的銷售區域,趙總主張直接派人過去,發揮主動性和原有的經驗,建立渠道,收獲糧食。

老板對這個思路很滿意,希望趙總盡快落實。

大山反對這個方案。

“你為什么反對?”趙總不滿意的反問。

“原有的業務經驗是有效,可以直接產生銷售收入,”大山說,“但是,我們現有的銷售人員專業知識弱,找到的渠道代理商也都是專業基礎弱的,最終形成的銷售并不理想。”

“你小看我們業務人員的能力?”趙總不客氣的質問。

“我沒有評價的意思,我們需要提高銷售的效率和盈利能力,”大山說,“公司一直以來盈利能力都不太強,缺乏足夠的資金進行進一步的深入投入,因此,我們不能光想著打糧食,還要想著提高糧食的產量。”

“你以為就你懂銷售呀!”趙總不客氣的甩出話來,老板的臉色也不好看。

在場的業務干部和骨干業務員也加入了進來,對大山群起而攻。

大山無意與他們爭吵,老板雖然不滿意大山的方案,但是也不想看到內部爭吵混亂的樣子,他怒氣沖沖的結束了會議。

會議結束沒多久,就傳出來“大山不了解一線市場,盡說沒用的”的指責聲。慢慢的,大山也知道這些指責就是從趙總那里傳開的。

通過一番了解,大山才知道:趙總不是科班出身,也是從一線摸爬滾打出來的,是在別的企業一路打上去,做了高管,再空降到這家企業。

趙總做業務的套路是又快又猛,“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游泳中學會游泳”,是趙總的業務信條。所在的企業換了,但是趙總的風格沒換。

趙總經常訓人,經常能把業務員訓得哭鼻子,但是趙總又很疼愛這些業務員,經常帶著他們猛沖猛打,讓大家感受戰斗的豪情和血性!

很多業務員很喜歡趙總,愿意跟著趙總做事。

趙總雖然做事勇猛,但是一直以來業績不是太好,跟著他的業務員收入也不高,只是過了一回癮。

同時,趙總的火氣不小,看說不順眼就是對著他一陣猛轟。趙總一直就看不慣大山,覺得大山什么事情都要有條理,又有步驟,覺得大山太理論化,太書本化,不能實用。

至于老板為什么找大山來,趙總雖然魯猛,心里也很清楚,趙總也是做業務出身,對于老板的心思太懂了。

“老板?品牌?”趙總早就在心里打了幾個問號,他也曾經暗示過大山,但是大山壓根就聽不明白他的意思。

自那以后,趙總對大山就更加不感興趣了。

這一次的業務會議,是趙總和大山的一次直接對撞。

大山也算是知道了攻擊自己的人的其中一位是誰,他曾經以為只有那些老員工才是不斷攻擊自己的人,當他知道同為空降兵的趙總也是攻擊自己的人之一時,難免有些傷感。

看來空降兵只是自己的理解,人家趙總根本就不認為自己是空降兵。趙總就認為自己是步兵,天生就是端著刺刀向前沖的,越勇猛他越喜歡。

但在大山的眼中,趙總的步兵最多只能算是傳統步兵,既不懂得搶占要點,也沒有配備坦克、重炮等重型武器,就是靠著炸藥包和手榴彈的輕型步兵,要想取得重大戰果,難!

如果靠趙總的思路和方法去建立品牌,根本不可能。但是,趙總還團結了一批老業務員,至少在作風上,他們之間還有很多共同語言。

而大山雖然想法先進,但是至今還是單槍匹馬,孤身一人,進退不得。

老板對趙總和大山之間的沖突很不滿意。他欣賞趙總的作風,但是不滿意趙總團隊的低效益,天天嚷著“沖呀!”“攻呀”,聲響很大,陣勢很猛,但是到年底了,利潤平平,勉強維持。

他同樣不滿意大山凡事高舉高打,高裝備、大投入。他知道自己的家底,搞幾樣高大上的裝備就會把自己的家底掏空,打幾個飽和攻擊就能把家底打光。

“這兩個家伙就不能融合融合?互相取長補短嗎?”老板也在苦惱當中。

一群人一天到晚打大山的小報告,恨不得立刻把大山清除出去。老板雖然在面上安撫這些老功臣,自己心里早就罵開了:要是你們這幫鬼崽子靠得住,還需要我到外面去請空降兵嗎?還不是你們孫子自己無能!

安撫歸安撫,老板還是要協調趙總團隊和大山的關系,畢竟大將鬧矛盾,吃虧的是老板。老板的算盤精著呢,他打算進一步推動趙總和大山的互相學習。

他舍不得把業務大權交給大山,也不愿意真正的投入資金實施大山的業務策略,他的如意算盤是趙總和大山的思路融合,趙總帶著業務員按照大山的思路前進,或許就是巨大的效益改進;而大山能夠放下自己的空降兵的身段,當幾天實實在在的步兵,炸幾個碉堡、攻幾個山頭,也產生點實際效益。

然而,不論老板怎么努力推動,趙總和大山之間就是互不買賬。趙總還是堅持認為大山滿腦子就是理論,一點實用都沒有;大山則堅持認為趙總就是一身魯莽,不成大器。

老板費力協調了半天,收效甚微。

老板也感覺到乏力了,他深深的認為管理是個很費力的事,尤其是遇上一幫頑固不化的家伙!

但是,他覺得自己一輩子總是遇上頑固不化的人!這一點,讓老板自己也很受挫。

對大山的攻擊一天一天在升級,雖然這些攻擊已經不再直接打在大山的身上,而是在背地里打在大山在這家企業的職業命運上。

有的說老板花大價錢請了個廢物,光拿錢不干活;有的說老板被人洗腦了,就知道追求亂花錢不產生實際效益的蠢事;也有人說,大山是個野心家,總有一天會搞政變,端了老板的老窩……

這些話是大山聽不到的,但是這些話已經讓老板對大山慢慢失去了耐心,也開始產生了懷疑。

當然,老板對趙總也沒有太多好印象。當年,有人把趙總介紹給老板的時候,老板被趙總充滿力量的氣概和勇猛的精神所感染,覺得他是做業務的一把好手,放心的把業務大權交給了趙總。

可是趙總的作風是光打雷不下雨,業務員們在趙總的帶領左沖右突,收獲寥寥;而且老板還經常收到對趙總的投訴,作風強悍,對人太嚴厲,經常弄得員工哭鼻子。老板對趙總實在是很失望。

老板覺得自己對趙總是看走了眼。他開始有意識的限制趙總權力,有時候會自己親自干預,直接指揮業務員。

趙總雖然魯猛,但是在企業政治上還是很敏感的,他立刻感受到了老板對自己的不信任,他也開始秘密培植自己的鐵桿,以防不測。

而這些,都是大山所不知道,他還在考慮怎么落實自己的業務策略,怎么實現企業的品牌夢想。

大山知道自己是空降兵,注定是要到陌生的敵后執行任務的,但是張教員也教過:空降兵是需要大量地面步兵配合作戰的,不是趙總那種蠻干式的輕型步兵,而是配置固定火炮和移動重型坦克的機動重型步兵。

張教員講解過地面機動重型步兵和空降兵的協同作戰:首先由重型步兵對敵正面重要目標進行炮火覆蓋,對敵機動目標予以移動火力打擊,再由空降兵從空中對敵縱深后方薄弱而重要的目標進行突襲,配合地面機動步兵的行動,徹底擊敗敵軍。

大山和同學們曾經就這幅圖景展開了想象:在蒼茫的戰場上,威武勇猛的火炮集群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一陣陣高能炮彈呼嘯著飛向敵陣;一輛輛鋼鐵猛獸低吼著迅猛前插,不斷消滅著沿途的敵哨……在他們的前面,在敵人的后方,一朵朵空降兵的巨傘在綻放,空降兵們從天而降,出其不意的打擊著敵人后方的關鍵據點。

前方后方配合,空中地面協作,重火力與輕武器協同,在一個大跨度空間展開波瀾壯闊的協同作戰。

大山和同學們都為這幅場景感到鼓舞,也為自己將來能成為其中一員而感到自豪!

但是,在現實中,大山為自己的處境感到無奈。既沒有威力強大的重型武器,也沒有地面武裝與空降兵的配合,有的只是互相的指責,互相的攻擊。

他很想跟趙總討論一下空降兵和地面步兵的配合問題,但是他感覺也不會說得通,因為在趙總的思想意識里,勇猛無前就是趙總的業務思想,他的用兵思想是空降兵當輕型步兵用,輕型步兵當輕型裝甲車來用,沖就是啦!

要是換一個思路,撇開趙總,怎么才能找到重型武器?怎么才能獲得機動靈活、愿意配合的地面步兵呢?

想到這里,大山感覺到自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不能被現實的表面所蒙蔽,需要透過復雜的現象,抓住問題的核心。這是以前通信標桿企業的領導人經常告誡員工們的話。

大山沒有想到這句話,在這個時候用上了,他的很感謝那位通信標桿企業的領導人!

更深層次的關鍵是老板和小股東必須是真心實意的想做品牌,而不是一個口號忽悠人。在這個問題上,大山并沒有太多的把握,尤其是老板的為人讓大山很不放心。

但是,這個答案怎么能獲得?大山也很犯難,這么重大的題目,沒有多少人會直接打保票的。

或者說要建立品牌的決心、艱辛艱苦的過程及其承擔,不是有很多人可以杠得起來。大山不確定老板和股東深入了解品牌的內涵以及相對應的付出,包括趙總那句“不要中了他們的毒了”話里的暗含的意思,也讓大山尋味。

看來,他只能先問一些具體操作層面的承諾。

大山找到了小股東,向他說明了建設品牌的大體方案,也講了渠道建設的關系銷售和專業銷售的配合,還有媒體營銷的設想。

小股東聽了大山的方案,他自己雖然想不出來這些完整的方案,但是他畢竟在頂級學府的課堂里聽過整合營銷的內容,他大體認可大山的思路。

但是,在具體的操作上,小股東并不認可大山的操作步驟。

“為什么?”大山不解的問。

“因為我們一直是野蠻生長。”小股東回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门县| 宜兰市| 荃湾区| 理塘县| 赤城县| 克什克腾旗| 翁源县| 西昌市| 杂多县| 偏关县| 扎兰屯市| 修水县| 连江县| 瑞安市| 鲁甸县| 东莞市| 潜江市| 沛县| 开原市| 清徐县| 马龙县| 凤凰县| 延吉市| 纳雍县| 如皋市| 儋州市| 双辽市| 尼木县| 板桥市| 潼南县| 伊金霍洛旗| 曲水县| 玛纳斯县| 慈利县| 紫云| 泰宁县| 会昌县| 镇安县| 贡山| 香河县|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