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入門捷徑:方劑必背輕松記
- 嚴哲琳
- 639字
- 2020-02-14 21:01:12
第二節 溫下
溫脾湯 《備急千金要方》
歌訣
溫脾附子大黃硝,當歸干姜人參草,
攻下寒積溫脾陽,陽虛寒積腹痛療。
【組成】
大黃、當歸、干姜、附子、人參、芒硝、甘草。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攻下冷積,溫補脾陽。主治陽虛寒積證。腹痛便秘,臍下絞結,繞臍不止,手足不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
圖表

注解
●溫脾附子大黃硝,當歸干姜人參草
本句指出方劑的組成:附子、大黃、芒硝、干姜、人參、當歸、甘草。本方系由大黃附子湯去細辛加人參、干姜、甘草、當歸而成。方中附子配大黃為君,用附子之大辛大熱溫壯脾陽,解散寒凝,配大黃瀉下已成之冷積;臣以干姜助附子溫中散寒;人參補益脾氣,并可防止大黃瀉下傷中;當歸益氣養血,使下不傷正,俱為佐藥;甘草既助人參益氣,又可調和諸藥為使。本方為溫補脾陽,攻下冷積并重之良方。
●攻下寒積溫脾陽,陽虛寒積腹痛療
本方主治病證屬于冷積便秘,或久利赤白,但脾陽損傷更為明顯,為虛實夾雜之證;本方用于治療久利赤白,屬于“”之法。久利不止,中陽受損,積滯不除,下利頻作,用本方可使脾陽得復,冷積祛除,而痢下赤白自愈。
應用要點
1.本方為治療脾陽不足,寒積中阻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溫,苔白,脈沉弦為辨證要點。本方常用于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屬中陽虛寒,冷積內阻者。
2.本方與大黃附子湯同屬溫下劑,都能主治寒積便秘。本方是由脾陽不足,中氣虛寒,而致冷積內停,證屬虛中夾實,故方中配以干姜、人參、甘草以顧護中陽;大黃附子湯為寒積里實證,證實無虛,故配細辛辛溫宣通,助附子散寒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