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作為二次篩查應用的陰道鏡檢查
誰需要進行陰道鏡檢查?如果進行深入研究,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一看似簡單的淺顯問題其實是很難回答的。我們知道,入選標準可影響目標人群的疾病患病率。如果將臨界性宮頸細胞學結果或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不能明確意義(atypicai squamous cells of unknown significance,ASCUS)選入,將導致目標人群高級別病變的患病率較低。如果將入選標準嚴格限定為高級別細胞異常,那么目標人群中高級別病變的患病率將變得非常高。然而,入選標準越嚴格,假陰性率越高,由此可能導致有病變卻未被檢出的婦女繼續(xù)處于高危之中。
陰道鏡培訓包括綜合細胞學、陰道鏡檢查以及必要時活檢的結果決定治療方案。如果干預計劃是毀損性的,那么活檢是必需的;而如果計劃進行切除性操作,那么活檢并不一定需要。不管采用哪種干預計劃,對高級別宮頸細胞學病變而陰道鏡檢查未見異常的婦女不進行活檢是不對的,因為這樣違背了篩查原則。同樣,低級別細胞學而陰道鏡印象(并非診斷)為高級別者,應該行活檢。當宮頸細胞學正常,特別是低級別(臨界性或ASCUS)細胞學時,陰道鏡印象尤其有價值。
目前,有大量關于HPV檢測預測長期風險的思辯。但是這種預測在現(xiàn)在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多數(shù)人同意HPV感染是相當普遍的,特別是在年輕女性中。而且,多數(shù)女性感染后并不發(fā)展為高級別病變,這點也得到公認。HPV檢測用于初次篩查,將使得很大一部分只是暫時性的HPV感染而沒有任何病變的人群被選出,雖然在這些人中也包括一部分潛在發(fā)展為持續(xù)性感染及繼發(fā)轉化的女性。基于上述原因,目前的興趣集中在陰性篩查。這一篩查的原則是如果一位女性沒有感染致癌性HPV,那么她不太可能發(fā)展成為宮頸癌前病變或宮頸癌。因此,一個陰性的結果可以用來使被檢婦女安心。對于那些有微小細胞學改變,特別是臨界性宮頸細胞學或ASCUS的婦女,陰道鏡檢查的陰性結果也有相同的應用。這些婦女潛在高級別病變的可能性很小,處于非常低的危險度,因此不需治療,隨訪是比較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