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皮膚科醫生才知道:肌膚保養的秘密
- 駱丹主編
- 1751字
- 2020-08-07 15:10:43
第2節 紫外線—歲月的“刀刃”
太陽—離不開,也傷不起!
從小我們就知道“萬物生長靠太陽”,人、動物、植物的生存都離不開太陽,但殊不知太陽卻是一把“雙刃劍”。

陽光的好處與害處
90%的皮膚老化,是由于陽光中的紫外線造成的
皮膚衰老的原因,除了內源性老化即機體自身細胞的衰老,更主要的因素是外源性老化,這其中又以陽光中紫外線照射影響最大,因此,皮膚的外源性老化被稱為“光老化”。誠然,內源性老化的過程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只能遵循機體皮膚的自然代謝規律,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時間,再輔以皮膚防曬品、保健品和保養品,從而達到減慢皮膚老化的目的。
下圖是一名69歲的長途卡車司機,在開了28年卡車之后,他的左半邊臉比右半邊整整老了20歲不止!這是由于他長期坐在車內,左半邊臉比右半邊臉受到更多的紫外線照射,形成了“半臉老化癥”。

一名長途卡車司機,在開了28年卡車之后,出現了“半臉老化癥”
太陽光中除了可見光、紅外線,還有大約1%的紫外線(UV)。根據波長及其生物效應的不同,一般分為三個波段:長波黑斑紫外線(UVA,波長320~400nm)、中波紅斑紫外線(UVB,波長280~320nm)、短波滅菌紫外線(UVC,波長200~280nm),波長越短對皮膚的危害越大。波長為280nm以下的UVC通常能被臭氧層吸收,極少輻射到地面,而UVA和UVB則是造成皮膚損傷的最主要成分。其中UVA約占99%,UVB約占1%。

太陽光光譜
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都能傷害皮膚嗎?
答案是肯定的。紫外線是皮膚所有外源性致衰老因素中作用最大的、累積性最強的,可見光、紅外線對皮膚的損害作用不同于紫外線,后者主要引起光化學反應和光免疫學反應,而可見光、紅外線照射所產生的反應是由于分子振動和溫度升高造成氧化損傷所引起的,下面我將一一闡述。

紫外線光譜
紫外線會對皮膚的傷害
各波段紫外線對皮膚的主要損傷作用主要包括:曬紅、曬黑、光老化、各種光線性皮膚病、皮膚癌等。詳細概括為以下五項。
1.紅斑
屬急性光毒性反應,主要由中波紅斑紫外線引起。常常伴發蛻皮、灼痛,也會導致色素沉著。防曬值SPF就是根據日光紫外線(UV)照射后出現紅斑的時間計算的。UVB主要引起表皮損傷,UVA引起真皮深層損傷,包括血管、各種細胞和膠原蛋白纖維的損傷。敏感肌表皮薄,更容易受到UV損傷。紫外線會加重炎癥反應,所以有痘、皮膚損傷、有痘印的人,曬后皮膚恢復得很慢。
2.發黑
術語叫作黑化,主要由長波紫外線引起。黑素細胞受到紫外線照射后會加速分泌黑色素,再輸送到表皮細胞中,黑色素細胞自身體積也會變大,如此一來,皮膚就會發黑。有的人會即時曬黑,有的人是遲發性曬黑。黑色素的作用是吸收和屏蔽紫外線的,所以黑化本質上是皮膚天然的自我保護機制。不注意防曬的人,很難實現美白哦。
3.皮膚老化
UVA是引起光老化的主要波長。UVA可以直達肌膚的真皮層,導致膠原和彈性蛋白分解變性,年輕的皮膚中膠原蛋白纖維粗壯,條理清晰,年老了就變成一團糟,彈性下降、水分流失、自由基傷害更嚴重,粗糙黯淡起皺。
4.光敏性反應
本質上這僅僅是部分人對紫外線敏感度高,接觸后發生急性反應,若攝食大量光敏性食物,其中的光敏成分與細胞中受體結合,會致嚴重的光毒性反應。
5.光源性致癌
大量長期的紫外線照射可以引起皮膚細胞基因DNA的突變,并且修復不好。這種突變可以使皮膚細胞惡性轉化成癌細胞,包括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和惡性程度很高的惡性黑素瘤等。日光性角化病就是日光照射過度有關的一種癌前病變。前面我們提到過,皮膚白的人不僅皮膚老化快,皮膚腫瘤的發生率也高于深膚色的人。
紫外線對皮膚具有很強的殺傷力,易造成細胞變性壞死、加速老化,這便是歲月的“刀刃”,因此抗衰老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防曬。否則,隨著歲月的流逝,斑點、皺紋和松弛很快就會來拜訪。
紅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紅外線引起的熱輻射對皮膚的穿透力超過紫外線。其輻射量的25%~65%能到達表皮和真皮,8%~17%能到達皮下組織。紅外線通過其熱輻射效應使皮膚溫度升高、毛細血管擴張、充血,增加表皮水分蒸發等,從而直接對皮膚造成不良影響。其主要表現為紅色丘疹、皮膚過早衰老和色素紊亂。
紅外線還能夠增強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害作用、加速皮膚衰老過程。在同樣能量的紫外線強度下,使用同樣的防曬產品,在戶外自然陽光下所測到的SPF值(防曬系數)明顯低于在實驗室人工光源下所測得的防曬效能,這就是由于在自然陽光下皮膚受到紫外線和紅外線的雙重作用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