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醫籍珍本善本選校叢刊:本草備要(初刊本)
- 黃輝
- 801字
敘
醫學之要,莫先于切脈。脈候不真,則虗①實莫辨,攻補妄施,鮮不夭人壽命者。其次則當明藥性,如病在某經當用某藥,或有因此經而旁達他經者,是以補母瀉子,扶弱抑強,義有多端,指不一定,自非兼貫愽通,析微洞奧,不但呼應不靈,或反致邪失正。先正②云:用藥如用兵,誠不可以不慎也。古今著本草者,無慮數百家。其中精且詳者,莫如李氏《綱目》,考究淵愽,指示周明,所以嘉惠斯人之心,良云切至。苐③卷帙浩繁,卒難究殫,舟車之上,攜取為艱,備則備矣,而未能要也。他如《主治指掌》《藥性歌賦》,聊以便初學之誦習,要則要矣,而未能備也。近如《蒙筌》《經?》,世稱善本。《蒙筌》附論,頗著精義,然文拘對偶,辭太繁縟,而闕畧尚多;《經?》①明主治之理、制方參互之義,又著簡誤②以究其失,可謂盡善,然未暇詳地道、明制治、辨真贗,觧處偶有傅會③,常品時多芟黜④,均為千慮之一失。余非岐黃家,而喜讀其書,三馀⑤之暇特裒⑥諸家本草,由愽返約,取適用者凡四百品,匯為小帙。某藥入某經、治某病,必為明其氣味、形色、所以主治之由,間附古人畏惡兼施、制防互濟、用藥深遠之意,而以土產、修治、畏惡附于后,以“十劑”宣通補瀉冠于前。既著其功,亦明其過,使人開卷了然,庶幾用之不致舛誤,以云備則已備矣,以云要則又要矣。通敏之士,由此而究圖焉,醫學之精微,可以思過半矣。題曰《本草備要》,用以就正于宗工⑦焉。
① 虗:同“虛”。下同。
② 先正:前代賢人。
③ 苐:同“第”。下同。
①:同“發”。下同。
② 簡誤:注意事項、禁忌之癥。
③ 傅會:同“附會”。牽強附會。
④ 芟黜(shān chù山處):刪除廢除。
⑤ 三馀:冬天、夜里、陰雨天,泛指空閑時間。出自《三國志·魏志·王肅傳》裴松之注。
⑥ 裒(póu抔):收集。
⑦ 宗工:猶言宗師,指眾所推崇、文章學術上有重大成就之人。
康熙癸亥夏月休陽⑧讱菴汪昂題于延禧堂
⑧ 休陽:今安徽省休寧縣。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孫權分歙縣西鄉(西川)設休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