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循環系統疾病

一、冠心病

(一)疾病知識

冠心病,也稱缺血性心臟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阻塞和(或)因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

(二)日常護理知識

1.肥胖和高脂血癥是冠心病危險因素,因此,飲食以低熱量、低脂肪、低鹽、高纖維素飲食為原則,不宜過飽。

2.少食或忌食的食物 動物油、肥肉、動物腦、內臟、蛋黃、魚卵、沒有鱗的魚。戒煙,少飲酒,保持大便通暢。

3.不良的情緒會導致冠心病急性發作,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4.注意天氣變化,防寒保暖,預防感冒。

5.臥床休息時間遵醫囑,可以床上活動肢體,然后慢慢下床走動,逐漸增加活動量。

6.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水溫不能太高或太低。洗澡時有人陪,飽餐后不要洗澡。

(三)出院指導

1.若胸痛發作頻繁、程度加重、時間較長,服用硝酸酯制劑療效較差時,應及時就醫。告知病人按時、按量遵醫囑服藥,尤其抗凝藥。

2.囑患者出院后進行康復治療,可以根據醫生開出的運動處方進行運動。活動內容包括個人衛生、家務勞動、娛樂活動、步行活動等。

3.無并發癥的患者,心肌梗死后6~8周可恢復性生活,性生活應適度,如性生活后出現心跳、呼吸增快持續20~30min,感到胸痛、心悸持續15min或疲憊等情況,應節制性生活。一般工作可以繼續參加,但對從事重體力勞動、駕駛員、高空作業應予以更換。

二、原發性高血壓

(一)疾病知識

高血壓按照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高血壓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征,通常簡稱高血壓。成人高血壓定義為:在未服抗高血壓藥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二)日常護理知識

1.囑患者堅持低鹽(每天6g以下),忌食咸菜、火腿等,低脂、低膽固醇飲食,少食動物內臟、蟹黃、蛋黃、肥肉等。補充適量蛋白質,少食多餐,避免過飽。肥胖者應降低每天熱量的攝入以減輕體重,因為肥胖與血壓增高有關,體重指數(體重/身高的平方)控制在25以下。戒煙,每天限酒20ml。

2.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大便勿用力。

3.避免長期過度的緊張工作和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對長期從事腦力勞動工作的患者,均要放松自己,適當調整工作和休息,學會情緒的自我控制,避免動怒。確保足夠的睡眠時間。

4.飲食以低鹽、低脂肪為原則,少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的內臟、蛋黃等。

5.肥胖者應降低每天熱量的攝入以減輕體重,因為肥胖與血壓增高有關。

6.降壓藥盡可能口服,逐步降壓,以防血壓驟降而產生心、腦、腎的供血不足。

7.必須堅持長期用藥,不可自行調整藥物或擅自停藥。

8.在使用降壓藥物過程中,從坐位起立或臥位起立時,動作應盡量緩慢,特別是夜間起床時更要注意,以免血壓突然降低引起暈厥而發生意外。

(三)出院指導

1.告知患者家里請自備血壓計,進行自我血壓監測。測血壓最好做到定時間、定體位、定部位、定血壓計。

2.囑患者務必按醫囑服藥,不可隨意增減藥物劑量或停藥,如血壓控制不滿意或出現心動過緩等不良反應隨時就診。

3.指導患者服藥后請休息30分鐘,改變體位時動作要慢,以防體位性低血壓發生。如發生體位性低血壓請立即平躺。

4.氣候改變可影響血壓改變,寒冷可導致血管收縮,到冬天請到醫院及時調整藥物劑量。

5.高血壓病是一種慢性病,一般需終身治療。告知患者需要定期來醫院復查。

6.運動是高血壓非藥物治療手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根據年齡及病情選擇慢跑、打太極拳、騎自行車、步行等運動。

7.運動強度指標=最大心率達到170-年齡,心率在這范圍之內,運動量是適當的。

三、心力衰竭

圖1-1 心力衰竭插圖

(一)疾病知識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種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導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其主要臨床表現是呼吸困難、疲乏和液體潴留。

(二)日常護理知識

1.急性左心衰發作時,囑患者處于半坐臥位,雙腿下垂,吸氧,保持安靜,床上大小便。

2.告知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年齡越大,心衰癥狀改善越慢,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

3.飲食宜少量多餐,進低鹽、低脂飲食,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三)出院指導

1.告知患者避免感冒、過勞、情緒波動等誘發因素;育齡婦女避孕。

2.心功能恢復后,仍然應避免重體力勞動,可以散步,打太極拳,適當活動有利于提高心臟儲備能力。

3.飲食宜少量多餐,進低鹽、低脂飲食,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戒煙酒。

4.囑患者要嚴格按醫囑服藥,不要隨意增減藥量,出現不良反應,及時就診。

5.告知患者家屬對患者給予關心、支持,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情緒穩定。

6.指導患者每天測量體重,定期隨訪。當發現體重增加或癥狀惡化應囑患者及時就診。

四、心律失常

(一)疾病知識

心律失常是指心臟沖動的頻率、節律、起源部位、傳導速度或激動次序的異常,是一種常見病。

(二)日常護理知識

1.嚴重的心律失常,如頻發室早、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等,遵醫囑臥床休息。

2.飲食宜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高纖維飲食為原則,不宜過飽。

3.戒煙酒,避免攝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等,保持大便通暢。

4.告知患者保持心胸開闊及樂觀愉快的精神狀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三)出院指導

1.告知患者遵醫囑服藥,嚴禁隨意增減藥物劑量或停藥后擅自服用其他藥物。

2.避免勞累、情緒激動、感冒,以防止誘發心律失常。

3.發生頭昏、黑蒙時立即平臥,以免昏厥發作時摔傷。

4.告知患者家屬如發現患者昏迷且無反應時,首先應將患者放平,做胸外心臟按壓,同時電話呼救120。

5.嚴重心律失常者,睡眠時應把急救藥物放在離床較近的地方,以便伸手可得。

6.服藥期間要定期去醫院復查心電圖,以檢測藥物的效果和不良反應。

五、病毒性心肌炎

(一)疾病知識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異性間質性炎癥為主要病變的心肌炎。

(二)日常護理知識

1.休息是重要的非藥物治療措施之一,可以減輕心臟負荷,減輕心肌進一步受損。至少絕對臥床休息1個月。

2.告知患者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少量多餐,心力衰竭者要限制鈉鹽攝入,戒煙酒,勿飲咖啡和濃茶。

3.克服不良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治療。

(三)出院指導

1.指導患者出院后需繼續休息,避免勞累,3~6個月后考慮恢復部分輕體力工作或學習。有心臟擴大、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并發癥的出院者休息時間應半年至1年,或遵醫囑。

2.出現流感樣癥狀或腸炎,應及時治療和休息。

3.恢復期每天要適當去室外活動,逐漸增加活動量,為恢復體力,投入工作或學習做準備。

4.經過治療病情趨于穩定,但遺留一定程度的心臟擴大、心功能減退、心律失常或心電圖變化,存在心肌炎后遺癥或轉為慢性心肌炎,則應長期定期復診。

六、心肌病

(一)疾病知識

心肌病是由遺傳、感染等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心肌結構及功能異常為主的一組心肌疾病。

(二)日常護理知識

1.心肌病的飲食原則是高蛋白、高維生素、富含纖維素的清淡飲食。

2.心力衰竭時,進低鹽飲食。

3.保持心情舒暢,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4.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

5.避免勞累、情緒激動、飽餐、寒冷刺激、高強度運動等誘發因素。

(三)出院指導

1.女性不宜妊娠,心力衰竭癥狀出現后,宜臥床休息。

2.出現暈厥、水腫、尿量減少,及時就診。

3.嚴格按照醫囑服藥,不宜擅自停藥或改劑量。

4.心肌病患者需要接受長期正規的綜合治療,因此,囑患者必須長期定期復查。

5.出現發熱、咽痛、咳嗽需及時就診,及時使用抗生素。

6.55%肥厚型心肌病有明顯家族史,直線親屬要進行心電圖及超聲心動圖等檢查,爭取早診斷、早治療。

7.運動方式 散步、太極拳、體操等,避免激烈的活動,逐漸增加活動量。

七、心臟瓣膜病

(一)疾病知識

心臟瓣膜病是由于炎癥、缺血性壞死、退行性改變、黏液樣變性、先天性畸形、創傷等原因引起的單個或多個瓣膜的功能或結構異常,導致瓣膜口狹窄和(或)關閉不全。

(二)日常護理知識

1.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飲食,少量多餐,心力衰竭者要限制鈉鹽攝入,戒煙酒,勿飲咖啡和濃茶。

2.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3.囑患者服用抗凝藥物時盡量少吃或不吃纖維素K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白菜、花菜、胡蘿卜、番茄、土豆、豬肝等。維生素K含量高的食物會減低藥效,影響抗凝。

4.保持樂觀情緒和心情舒暢,避免緊張和激動。

(三)出院指導

1.長期使用利尿劑,囑患者應注意補鉀并定時查血鉀。

2.服用抗凝劑應定期監測凝血功能,如出現皮膚淤斑、鼻出血、牙齦出血、女患者月經增多,需立即就診,嚴格遵醫囑調整劑量或換藥。

3.保證充足的睡眠,運動方式可以選擇慢跑、步行、太極拳、騎自行車等,循序漸進。

4.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與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觸,預防感染。

5.避免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或情緒激動而加重病情。

6.在拔牙、內鏡檢查、導尿術、分娩、人工流產等手術操作前應請患者告訴醫生自己有風濕性心臟病史,便于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7.遵醫囑用藥,不能自行停藥,定期門診復查。

八、起搏器植入

(一)術前準備

1.安裝起搏器前一天,告知患者在床上訓練使用便盆或尿壺,因為手術后要絕對臥床。

2.為防止感染,局部皮膚備皮。可少量進食,換好手術衣褲、戴手術帽、穿鞋套。

3.告知患者不要擔心和害怕,起搏器手術時局部會使用麻藥,不會很痛。但在操作過程中,若有心悸、胸悶等不適,請及時告訴醫生。

圖1-2 起搏器植入

(二)術后注意事項

1.術側肩關節制動3天,但要活動腕關節和肘關節,沙袋壓迫24~48小時,必要時遵醫囑。

2.翻身只能往左側翻。勿用力咳嗽,以防電極脫位。

3.適當活動雙下肢,以防下肢靜脈栓塞。術后第一次活動應動作緩慢,防止跌倒。

(三)出院指導

1.裝起搏器后要按醫囑定期到門診隨訪。如發現電池有耗竭傾向(脈搏<60次),應及時住院檢查。

圖1-3 術側肩關節制動

2.告知患者每天清晨醒后要檢查自己的脈搏。若發現脈搏與起搏心率有明顯差異或有不適感覺,請及時到醫院檢查。

3.高壓電場、強磁場都有干擾起搏器正常工作的可能,應當避免進入有強磁場的地方。在醫院里,患者不能做磁共振檢查。

4.避免劇烈運動和重力體力勞動。以防肢體的過度活動,以免牽拉起搏器電極,引起電極脫位,或起搏器受碰撞,受壓而發生工作障礙。

5.一般日用品都可以使用,如電視機、微波爐、電動車、吸塵器、電動剃須刀、電熱毯,對側耳朵能聽手機,帶起搏器卡就可以乘飛機。移動電話放置在距離起搏器至少15cm的口袋內。

6.應隨身攜帶起搏器卡。告知患者就醫時主動告訴醫生自己已植入起搏器。

7.如果出現呼吸困難、腿部和手腕腫,感到持續的虛弱、疲勞、胸痛及頭昏癥狀,應及時去找醫生檢查。

九、射頻

(一)術前準備

1.為預防感染,手術區進行皮膚清潔,備皮。

2.一般射頻:室上速、室早可進食,不要過飽;房顫射頻術前禁食4~6小時,以免術中發生嘔吐,但不禁藥。

3.檢查當天,請患者換上手術衣褲、帽子、鞋套,解好大小便。房顫射頻術前需要導尿,導尿之前囑患者不要解小便,以免對是否插入成功影響判斷。請患者在病房等候,專門會有員工送患者到導管室。

圖1-4 起搏器卡

4.告知患者不要擔心和害怕,手術部位不切開皮膚,只用穿刺針進行,而且局部會使用麻藥。感覺和平時打針差不多,不會很痛。但在操作過程中,若有胸悶、胸痛等不適,囑患者及時告訴醫生。

(二)術中配合

1.告知患者要心情平靜,呼吸平穩,身心放松,這樣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

2.術中保持平臥位,勿移動軀體,雙下肢避免屈曲。

3.囑患者有不適及時告知護士或醫生。

(三)術后注意事項

1.術后避免情緒激動。

2.回病房后,平臥位休息,保持穿刺側下肢伸直,禁止屈曲,避免咳嗽,坐起。

3.對穿刺靜脈者,穿刺側制動8小時,穿刺動脈者下肢制動24小時,沙袋加壓8小時,或遵醫囑。

4.術后室上速、室早可以馬上進食,房顫射頻要完全清醒后2小時才能進食。術后如有不適,囑患者可告知護士或醫生。

5.病情允許多飲水。

6.飲食宜清淡、富含營養、易消化,少量多餐。

7.注意靜養、避免用力排便。囑患者不能自行拔導尿管,導尿管醫護人員第二天會拔。

(四)出院指導

囑患者術后3天勿參加劇烈活動,以后逐漸恢復正常活動,出院后按醫囑常規服用抗凝藥物,術后遵醫囑復查。

十、冠脈造影

(一)疾病知識

冠脈造影可以了解冠狀動脈有無阻塞,以查出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

(二)術前準備

1.碘過敏試驗 因為造影劑是一種含碘的溶液,有的患者對碘過敏,所以,檢查前要做碘過敏試驗。

2.檢查當天可以適量進食。

圖1-5 碘過敏試驗

3.檢查當天早上,請患者換上手術衣褲、帽子、鞋套,解好大小便,在病房等候,專門會有員工送患者到導管室。

4.告知患者不要擔心和害怕,檢查部位不切開皮膚,只用穿刺針進行,而且局部會使用麻藥。感覺和平時打針差不多,不會很痛。但在操作過程中,若有胸悶、胸痛等不適,囑患者及時告訴醫生。

(三)術中配合

1.告知患者要心情平靜,呼吸平穩,身心放松,這樣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

2.術中保持平臥位,勿移動軀體,雙手避免屈曲。

3.若有不適及時告知護士或醫生。

圖1-6 腕關節制動

(四)術后注意事項

1.檢查后需要一名陪護以協助患者的生活所需。

2.穿刺側腕關節制動6個小時,6個小時后請醫生松開加壓包扎的繃帶。

3.檢查后若有頭暈、心悸、出汗、打哈欠、穿刺部位出血或淤斑請患者及時告訴醫生或護士。

4.囑患者少量多次飲白開水,勿憋尿,以促進造影劑盡快排出,可進易消化的飲食。

圖1-7 冠脈造影手術前后對比模擬圖

圖1-8 冠脈造影手術前后對比影像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济市| 岚皋县| 洛川县| 绥滨县| 商城县| 镇康县| 大兴区| 黔南| 抚远县| 大洼县| 黄大仙区| 城市| 北辰区| 营山县| 冷水江市| 平邑县| 怀远县| 米泉市| 渝中区| 康马县| 天长市| 化隆| 水城县| 苏尼特左旗| 蒲城县| 江山市| 长阳| 南京市| 万荣县| 苏尼特右旗| 政和县| 宜宾县| 合山市| 安西县| 墨玉县| 奉化市| 宣恩县| 双江| 嘉兴市| 登封市| 娄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