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呼吸系統疾病

一、肺炎

(一)疾病知識

肺炎是指遠端肺部包括終末氣道、肺泡腔和間質的炎癥,主要由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菌感染引起,其他如放射線、化學過敏因素等亦可引起,其中細菌性肺炎最為常見。

(二)日常護理知識

1.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緊張、焦慮情緒,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2.發熱患者應臥床休息,病室安靜、舒適,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有胸痛的患者宜取患側側臥位,減少胸廓的活動以減輕疼痛。

3.可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如魚、肉、蛋、牛奶、豆制品等動、植物蛋白及各類蔬菜、水果。多飲水,每天1000~2000ml,促進毒素排泄,補充水分。

4.有氣急、口唇發紺的患者應予氧氣吸入。

5.勤漱口、勤更衣,保持口腔、皮膚清潔。注意保暖,如出汗較多,及時擦洗、更換衣服,避免受涼。

6.觀察體溫、呼吸、咳嗽、咳痰等情況變化,如有不適及時通知醫護人員。

7.患者應盡量將痰液咳出,學會有效咳嗽,痰液不易咳出者多飲開水,注意觀察痰液的量、色、質,并及時留取標本送檢。

8.有效咳嗽指導:患者盡可能采用坐位,先進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后深吸一口氣再屏氣3~5秒,身體前傾,從胸腔進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同時收縮腹肌,或用手按壓上腹部,幫助痰液咳出。

(三)出院指導

1.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并堅持深呼吸鍛煉至少持續4~6周,減少肺不張的發生。

2.避免呼吸道刺激(吸煙、灰塵、化學物品刺激),戒煙。

3.避免去人群擁擠的地方或接觸已有呼吸道感染的人群。

4.長期臥床、年老體弱、慢性病者,應注意經常改變體位、翻身、拍背,咳出痰液。

5.注意觀察復發征象:頭痛、發熱、呼吸困難、胸痛等癥狀,及時來院就診。

6.指導患者按醫囑服藥,帶好檢查報告單、出院記錄等定期復診。

二、慢性支氣管炎與阻塞性肺氣腫

(一)疾病知識

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是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上以反復發作的慢性咳嗽、咳痰或有喘息癥狀為特點,嚴重時可并發阻塞性肺氣腫及肺心病。

(二)日常護理知識

1.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常反復急性發作,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患者應正確認識本病,解除焦慮和消極情緒,保持健康心理,配合治療,戰勝疾病。

2.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避免煙霧,粉塵的刺激,在寒冷季節或氣候驟變時,注意保暖,防止受涼感染,加重病情。

3.注意休息,適當的活動,以不感到疲勞、不加重癥狀為宜。

4.盡量將痰液咳出,痰多黏稠、咳嗽困難的患者多飲水。

5.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豆腐、蛋、新鮮蔬菜、水果等;寒冷的季節應補充一些高熱量的肉類暖性食品以增強御寒能力,如羊肉、狗肉、牛奶、動物肝、魚類、豆制品等;多汗或服用利尿劑時選用含鉀高的食品,如橘子汁、鮮蘑菇等;有尿少、水腫者,應限制水、鹽的攝入。

6.進行呼吸功能鍛煉

(1)腹式呼吸:取立位(可坐或仰臥),一手放前胸,一手放腹部,進行腹式呼吸。吸氣時挺腹、呼氣時腹壁向內收縮,使腹壁的活動度盡量大。

(2)縮唇呼吸:吸氣用鼻,呼氣用口,呼氣時將口唇縮攏如吹口哨樣。吸氣與呼氣的時間比為1∶3~1∶2,做到深吸緩呼。

(3)每天鍛煉3~4次,每次10~20分鐘,可以使膈肌活動度增加,達到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

7.氧氣吸入指導

(1)注意安全:在供氧周圍請勿吸煙、燒酒精爐等,以防氧氣燃燒爆炸。

(2)鼻腔分泌物多時,要經常清洗,以防導管堵塞而失去供氧的作用。

(3)不可擅自調節氧流量。吸氧過程中,了解氧流量調節的意義非常重要。對于缺氧嚴重而二氧化碳潴留不明顯者,給予高流量(4~6升/分)或面罩吸氧來提高供氧濃度,而缺氧與二氧化碳潴留同時并存者,以氧流量(1~3升/分)持續給氧為宜。因為慢性缺氧患者如吸入高濃度氧氣,缺氧驟然解除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甚至呼吸停止。

(三)出院指導

1.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吸煙者應戒煙,而且還要避免被動吸煙;注意保暖,防止受涼感冒,預防呼吸道感染。

2.注意口腔、皮膚的清潔,勤洗漱。

3.痰多者盡量將痰液咳出,尤其是清晨,不要害怕咳痰;痰液黏稠者,適當服用祛痰藥或霧化吸入稀釋痰液,老年、體弱者可協助翻身或輕拍背部幫助排痰。

4.每天有計劃地進行運動鍛煉,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氣功等,以不感到疲勞為宜,避免過勞而引起呼吸困難。

5.進行家庭氧療,慢阻肺的患者每天吸氧16小時以上為宜,并長期氧療。

6.出院后如癥狀加重,痰量及性質改變時,應及時再就診。

三、支氣管哮喘

(一)疾病知識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

(二)日常護理知識

1.有明確過敏源者,應盡快脫離,并避免再次接觸。保持室內清潔、空氣流通,環境安靜、溫度、濕度適宜。

2.緩解緊張情緒:學會放松自己,情緒必須樂觀穩定,千萬不要緊張,盡量使全身處于放松狀態,積極配合治療。

3.哮喘發作時,可以取坐位,背部靠枕頭,注意保暖。

4.飲食:給予清淡、易消化、足夠熱量的飲食,避免進食硬、冷、油煎食物;對與哮喘發作有關的食物,如海鮮、牛奶、蛋類等,應避免食用;某些食物添加劑如酒石黃、亞硝酸鹽也可誘發哮喘,應引起注意。戒酒、戒煙。

5.哮喘發作時,呼吸增快、出汗多,常伴脫水、痰液黏稠,形成痰栓,阻塞小支氣管,加重呼吸困難。應多飲水,每天2500~3000ml,補充水分,稀釋痰液。

6.指導有效咳嗽,促進痰液排出

(1)患者盡可能采用坐位,先進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后深吸氣一口氣屏氣3~5秒,身體前傾,從胸腔進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同時收縮腹肌,或用手按壓上腹部,幫助痰液咳出。

(2)遵照醫囑給予氧氣吸入,并監測動脈血氣分析、血氧飽和度等。

(3)哮喘發作時,常會大量出汗,應及時溫水擦洗,勤換衣;咳嗽后可用溫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三)出院指導

1.學會自我監測病情,能識別哮喘發作的前驅癥狀:突然出現精神緊張、打噴嚏、干咳,以及鼻、咽、眼部發癢等黏膜刺激癥狀或呼吸道感染癥狀和體征,或自覺胸部有壓迫窒息感,應想到哮喘發作的可能,及時來院就診。

2.避免誘發因素:如避免攝入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避免強烈的精神刺激和劇烈運動;避免持續的喊叫等過度換氣動作;不養寵物;避免接觸刺激性氣體及預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冷空氣刺激。可以適當體育鍛煉、耐寒鍛煉及耐力鍛煉,增強體質。

3.培養良好的情緒和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和樂觀的情緒。

4.堅持每天定時測量峰流速值,監測病情變化,記錄哮喘日記。

峰流速儀的使用:

(1)患者站立,水平位握峰流速儀,不要阻擋游標移動。游標放在刻度最基底位。

(2)深吸氣,嘴唇包住口器,盡可能快地用力呼氣。

(3)記錄結果,將游標撥回零位,再重復2次,取其最佳值。

5.掌握正確的藥物吸入技術,知道各種藥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項,并定期來院復診。

四、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一)疾病知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上呼吸道各段在睡眠時發生阻塞所致的呼吸暫停10秒或10秒以上,每夜7小時睡眠中有30次以上,伴有缺氧癥狀。

(二)日常護理知識

1.患者應消除焦慮、恐懼的心理,保持開朗的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肥胖的患者應制定減肥計劃,控制飲食,適當增加體力活動,減輕體重。

3.患者應側臥或半坐臥位,因平臥位時由于重力作用,軟腭及舌根下塌,易阻塞氣道,加重打鼾。

4.戒煙戒酒,吸煙者OSAS發病率增高,酗酒增加呼吸紊亂,缺氧嚴重會使OSAS發生率提高。

5.睡前勿服安眠藥,這些藥物將進一步使上呼吸道功能在睡眠時失去平衡,妨礙及時憋醒,增強氣道閉塞和血紅蛋白的缺氧程度。

6.注意保暖,防止受涼感冒,避免因上呼吸道感染使黏膜充血、水腫導致呼吸道狹窄,使阻力增加,夜間呼吸暫停。

7.學會深而慢的呼吸,增加肺活量,可以降低OSAS患者的危險因素。

8.如果使用Bipap呼吸機治療的患者,應根據醫務人員的指導進行治療,不能隨意調節機器,翻身時注意保持管道通暢,避免受壓、扭曲、脫落。如果感到憋悶、呼吸困難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三)出院指導

1.肥胖患者應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并輔以中醫藥療法以減輕體重。

2.白天嗜睡明顯、注意力難以集中的患者不宜從事駕駛、高空作業等有潛在危險的工作。

3.禁用降低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的藥物,如鎮靜劑和安眠劑。

4.堅持側臥位睡眠。

5.戒煙戒酒,注意保暖,以避免誘發因素。

6.Bipap呼吸機具有無創、高效、可攜機回家治療的優點,患者可按住院期間調試的壓力水平進行家庭治療。

7.定期門診隨訪。

五、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一)疾病知識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由于肺組織、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肺組織結構和(或)功能異常,產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力增高,使右心室擴張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臟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臟病和左心病變引起者。

(二)日常護理知識

1.不良的情緒會降低免疫力,加重病情,患者應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豁達樂觀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2.臥床休息,取半臥位或坐位,以減少機體耗氧量,減慢心率和減輕呼吸困難。如病情允許可鼓勵患者進行適量活動,活動量以不引起疲勞、不加重癥狀為度。

3.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避免煙霧,粉塵的刺激,在寒冷季節或氣候驟變時,注意保暖,防止受涼、感染,加重病情。特別要做到三暖:暖頭、暖背、暖足。

4.飲食指導:肺心患者消化功能差,應少食多餐,宜進食低鹽低脂肪、高蛋白、易消化清淡的飲食,可適量吃些瘦肉、雞蛋、蔬菜、水果等,不食易產氣食物,如乳類、蘿卜、洋蔥等,否則胃腸脹氣使呼吸更為困難。有水腫的患者應該控制食鹽量,尿多時應該控制飲水量,以防加重呼吸和心臟負擔。

5.患者應盡量咳痰,如長期臥床而無力排痰者,應及時翻身拍背,促進痰液排出,必要時可吸痰。

6.持續低流量、低濃度給氧,防止高濃度吸氧抑制呼吸,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導致肺性腦病。

7.肺心病患者常有營養不良,重力性水腫,若長期臥床的患者,極易形成壓瘡,患者應穿寬松、柔軟的衣服,定時翻身更換體位,使用氣墊床及壓瘡保護貼。

(三)出院指導

1.臥床休息,如病情緩解期應根據肺、心功能及體力情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和呼吸功能鍛煉,如散步、氣功、太極拳、腹式呼吸、縮唇呼吸等,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

2.加強飲食營養,進高蛋白、易消化飲食,保證機體的康復需要。

3.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等各種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的誘因。堅持家庭氧療。

4.定期門診隨訪,如體溫升高、呼吸困難、咳嗽劇烈、咳痰不暢、尿量減少、水腫明顯等需及時就診。

六、肺血栓栓塞癥

(一)疾病知識

肺血栓栓塞癥是肺栓塞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肺栓塞是指各種栓子阻塞肺動脈系統時所引起的一組以肺循環和呼吸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臨床綜合征,當栓子為血栓時,稱為肺血栓栓塞癥。

(二)日常護理知識

1.肺栓塞的患者由于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等癥狀容易產生恐懼心理,患者應及時表達自己恐懼的心理,家屬應理解和支持患者,增加患者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肺栓塞活動期應絕對臥床休息(無明顯癥狀且生活能自理者也應臥床休息),床上活動時避免突然坐起、并注意不要過度屈曲下肢,嚴禁擠壓、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脫落,造成再次肺栓塞。

3.飲食護理:宜食用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如魚類、豆類、水果等,少食用油膩、高膽固醇的食物,禁食辛辣食物,保持平衡膳食和良好的飲食習慣。牢記高脂飲食和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如卷心菜、菜花、萵苣、綠蘿卜、洋蔥、魚肉等,可以干擾華法林的藥效,因此,在口服抗凝藥物期間應減少使用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和蔬菜。

4.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屏氣大便,以免腹腔壓力突然增高使深靜脈血栓脫落,必要時可應用緩瀉劑。

5.定時翻身,保持皮膚及床單清潔、干燥,防止壓瘡發生。應用軟毛刷刷牙,避免創傷和出血,使用電動剃須刀刮胡子。

6.根據醫囑,進行氧氣吸入,并監測生命體征。

7.觀察雙下肢的變化,如感到乏力、酸脹、腫脹、疼痛等不適及時告知醫生。

(三)出院指導

1.避免可能增加靜脈血流淤滯的行為:如長時間坐位,特別是架腿而坐;穿束膝長筒襪、長時間站立不活動等;臥床患者可進行床上肢體活動,不能自主活動患者需進行被動關節活動,病情允許時需協助早期下地活動和走路。不能活動患者,將腿抬高致心臟以上水平,可以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回流。

2.適當增加液體攝入,防止血液濃縮。有高血脂、糖尿病等導致高血液凝固性病史的患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3.遵照醫囑使用抗凝制劑防止血栓形成。并學會觀察有無出血等不良反應,如皮下淤點、淤斑,牙齦、鼻腔出血等。

4.如出現一側肢體疼痛、腫脹,或突然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咳血痰等及時就診。

5.定期來院復診。

七、肺間質纖維化

(一)疾病知識

間質性肺病或彌漫性肺實質疾病是指一組容易形成肺臟氣體交換單位炎性滲出,以致纖維化,并具有相似的臨床表現、影像學改變及病理生理學特征的疾病。

(二)日常護理知識

1.樹立信心,調整心態,減輕焦慮不安、緊張、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

2.急性期絕對臥床休息,吸氧,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0%以上。緩解期根據病情可適度下床活動,以不加重呼吸困難為宜,并間斷吸氧。

3.飲食指導 易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纖維素、易消化的飲食,可進食魚類、豆類、蔬菜、水果,忌油膩、刺激性食物,如肥肉、冷、辣食物,注意少食多餐。進餐時可以吸氧,避免進餐時氣促而導致食欲下降。

4.患者應盡量咳出痰液,避免痰液滯留,保持口腔清潔,勤漱口。

5.需長期臥床者,保持床單清潔、干燥,勤換衣物。

(三)出院指導

1.能識別與自身疾病相關的誘發因素,做好預防,如避免吸煙、接觸刺激性氣體及減少呼吸道感染等。

2.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鼓勵進行呼吸鍛煉,掌握活動的方法和原則,如做呼吸操、散步,以不感到疲勞、喘憋為宜。

3.宜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飲食,增加機體抵抗力。每天適當飲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濕潤。

4.進行家庭氧療,吸氧時采取舒適的坐位或半坐位,避免用力和用腹壓,以免加重呼吸困難。

5.如果出現胸悶、氣促、呼吸困難、咳嗽、咳膿痰、發熱等及時就診。

6.定期門診隨訪。

八、胸腔積液

(一)疾病知識

胸腔積液是指任何原因使胸液形成過多或吸收過少,導致胸液異常積聚。

(二)日常護理知識

1.應避免緊張,解除思想顧慮,安心休息,配合治療。

2.一般取半臥位或者患側臥位,減輕胸腔積液對健側肺的壓迫,減輕胸痛。

3.根據缺氧情況給予中、低流量的持續吸氧,增加氧氣吸入以彌補氣體面積的不足,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態。

4.飲食指導,宜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多食蔬菜、水果。

5.如果是胸膜炎的患者在康復期,應每天進行緩慢的腹式呼吸,減少胸膜粘連的發生,提高通氣量。

6.胸液抽吸或吸收后,可逐漸下床活動,增加肺活量。

7.如感到呼吸困難、胸痛加劇等不適,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8.胸腔閉式引流指導

(1)保持引流通暢,在翻身時注意避免引流管受壓、扭曲折疊。

(2)保持管道固定良好,翻身活動時嚴防管道滑脫。

(3)引流瓶必須低于胸部,防止瓶內液體倒流入胸腔。

(4)保持舒適的體位,一般取臥位或半臥位,常輕輕翻身活動,定時做深呼吸,適當咳嗽,以加速胸腔內液氣體排除,清除氣道分泌物,促使肺盡早復張。

(5)如果感到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等不適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三)出院指導

1.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動,逐漸增加活動量,避免過度勞累。

2.加強營養,進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增加機體抵抗力。

3.按照醫囑按時服藥,結核性胸膜炎的患者特別強調堅持用藥,即使臨床癥狀消失,也不可自行停藥,遵從治療方案,防止復發。

4.門診定期復查。

九、自發性氣胸

(一)疾病知識

自發性氣胸是指肺組織及臟層胸膜的自發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皰、細小氣腫皰自發破裂,使肺及支氣管內氣體進入胸膜腔所致的氣胸,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發生于無基礎肺疾病的健康人,后者發生于有基礎肺疾病的患者。

(二)日常護理知識

1.應避免緊張,解除思想顧慮,安心休息,配合治療。

2.患者應取半臥位,有利于呼吸運動。可用鼻導管吸氧,從而改善呼吸困難,有利氣體吸收。應限制活動,避免過多搬動。應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大便用力,大便不暢者可用潤腸劑。避免劇烈咳嗽或高聲談笑,以免胸腔壓力升高,延遲胸膜裂口愈合。

3.飲食應含較多蔬菜、水果,富有營養,增強體質。

4.胸腔閉式引流指導

(1)保持引流通暢,在翻身時注意避免引流管受壓、扭曲折疊、滑脫。

(2)引流瓶必須低于胸部,防止瓶內液體倒流入胸腔。

(3)保持舒適的體位,一般取臥位或半臥位,常輕輕翻身活動,定時做深呼吸,適當咳嗽,以加速胸腔內氣體排除,清除氣道分泌物,促使肺盡早復張。

(4)如果感到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等不適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三)出院指導

1.保持大便通暢、飲食多進粗纖維,必要時服輕瀉劑,以免用力排便再次誘發氣胸。

2.注意休息,避免用力運動和重體力勞動,避免提取重物。

3.若突然發生胸痛及呼吸困難,要及時就醫,檢查有無氣胸復發。

4.攜帶報告單、片子,定期門診隨訪。

十、支氣管擴張癥

(一)疾病知識

支氣管擴張癥是常見的慢性支氣管化膿性疾病,大多繼發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阻塞,由于破壞支氣管管壁,形成管腔擴張和變形。

(二)日常護理知識

1.保持情緒穩定,尤其是出現咯血時常有精神緊張和恐懼心理,應勿緊張、急躁,因為情緒波動會加重出血。

2.保持居室空氣新鮮,避免煙霧、灰塵及刺激性氣體的刺激。

3.保持呼吸道通暢,平時有痰盡量將痰液咳出,以減少感染。

4.如有咯血者可取頭低腳高位,頭偏向一側,將氣管內存留的積血輕輕咳出。勿吞下,切勿坐起,以免因引流不暢使血塊阻塞氣道引起窒息。

5.選擇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富于營養的飲食,如肉類、魚類、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及粗糙食物;大咯血者暫禁食,小咯血者宜進少量溫、涼流質飲食,因過冷或過熱食物均易誘發或加重咯血,咯血停止后按醫囑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6.保持大便通暢,多飲水,防止大便時腹壓增加而引起再度咯血。

7.保持口腔清潔、舒適,堅持飯前、飯后漱口。

(三)出院指導

1.保持呼吸道通暢,平時有痰盡量將痰液咳出,以減少感染。

2.吸煙者應戒煙。

3.飲食方面宜多進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

4.適度鍛煉身體,增強抗病能力。

5.若發現咳嗽加劇,痰量明顯增多,提示合并的感染加重;也有痰量雖不多,但出現全身中毒癥狀:如發熱、乏力、精神不振等,提示感染嚴重,引流不暢,應及時就診。

十一、結核性胸膜炎

(一)疾病知識

結核性胸膜炎是肺結核的一種臨床類型,是結核菌及其代謝產物侵及胸膜或進入胸膜腔,機體的變態反應處于高敏狀態時,胸膜發生滲出性改變。可有發熱、乏力、胸痛等癥狀,大量積液時可使縱隔移位,出現呼吸、循環障礙。

(二)日常護理知識

1.休息與活動

早期中毒癥狀明顯以臥床休息為主,胸膜刺痛可采取患側臥位,癥狀減輕,可下床活動、參加戶外活動和適度體育鍛煉。以不引起疲勞和不適為宜。

2.飲食

宜多食肉類、蛋類、牛奶及水果等高蛋白、富含鈣、維生素的食物,若有大量盜汗,需補充足夠的液體。

3.環境

保持病室通風,有發熱,適量多飲水;有盜汗及時擦干,勤換內衣,棉質為好。

4.治療

需遵醫囑堅持早期、聯合、規則、適量、全程治療。注意藥物副作用,如有藥物過敏(皮疹等)、聽力、視力受損、嚴重胃腸道反應、周圍神經炎等需及時向醫生反映,并需定期復查肝腎功能。胸腔置管時需配合醫護人員保持導管的通暢和固定,避免過多活動或牽拉,防止導管脫出。

5.觀察

注意咳嗽、咳痰,如痰中有血,勿驚慌,可將痰血咳出,保持呼吸道通暢,并及時告訴醫護人員。

(三)出院指導

1.日常活動以不疲勞為宜,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勿隨意吐痰,避免與家人面對面近距離交流。

2.增加營養的攝入,宜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

3.必須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定期復查,有異常不適應及時隨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棋牌| 宁陕县| 手游| 涞水县| 枣强县| 南康市| 淮北市| 东台市| 任丘市| 岳普湖县| 墨竹工卡县| 安远县| 莒南县| 临泽县| 稷山县| 集安市| 汕头市| 和顺县| 宁安市| 武安市| 车险| 贵州省| 政和县| 南宫市| 广水市| 柳河县| 肇庆市| 东港市| 新河县| 黎平县| 张掖市| 贵南县| 读书| 朝阳县| 谷城县| 屏东市| 札达县| 沙湾县| 遵化市| 襄汾县| 恩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