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先秦時期

《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經典,其中雖無“瘀血”“血瘀”等詞匯,但對血瘀的形成原因、血瘀的證候及治療都有較詳細的論述,為后世血瘀學說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如書中有“血凝澀”“血脈凝泣”“脈不通”“惡血”“留血”“血著”“血泣”等近似瘀血名稱的記載。在一些篇章里談到了瘀血產生的原因及瘀血導致的癥狀,如“有所墮墜,惡血留內”,“寒氣客于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在血瘀證治療方面,《內經》也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法則。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血實者宜決之”;《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出:“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堅者消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素問·湯液醪醴論》曰:“去宛陳莝”;《靈樞·小針解篇》曰:“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素問·腹中痛》還創立了活血散瘀方劑四烏賊骨一蘆茹丸。說明在當時對活血化瘀療法已經有深刻的理論認識和豐富的臨床實踐。
與《內經》同時代的《神農本草經》則列出了牛膝、丹參、丹皮、澤蘭、桃仁、水蛭、地鱉蟲等40余種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藥物。可見,當時對血瘀證進行活血化瘀治療的藥物已經很多,為中醫臨床藥物治療提供了必要的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水市| 寿光市| 巍山| 怀来县| 浦江县| 依兰县| 兰溪市| 曲阳县| 榆树市| 涿州市| 土默特左旗| 嫩江县| 大余县| 南陵县| 亳州市| 屯门区| 灵宝市| 叶城县| 辽宁省| 麟游县| 天台县| 盈江县| 平原县| 武定县| 六安市| 梁平县| 秦安县| 乌鲁木齐县| 龙山县| 融水| 靖江市| 建宁县| 麻栗坡县| 原平市| 集安市| 安新县| 安吉县| 横峰县| 伊川县| 红安县| 江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