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醫學概論
- 曾強
- 1200字
- 2020-03-06 16:33:07
序
我們十分期盼的,由我國熱愛功能醫學的專家、學者共同撰寫的第一部功能醫學專著正式出版了,我們為此由衷的高興和點贊。它的出版標志著我國功能醫學的研究與實踐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對推動功能醫學在我國更加廣泛的應用和促進健康管理的實施起到積極的作用。
功能醫學作為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在西方發達國家開始的一門新興的醫學學科和創新的醫學模式,具有堅實的循證醫學基礎。它不是獨立于現代臨床醫學體系之外的另類醫學,面是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對人體的研究從宏觀的器官水平,向微觀的細胞水平、分子生物學水平不斷深入,能夠揭示環境毒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恰當的飲食等不同的前置因素,引起早期機體生理、生化失衡,逐步出現器官功能異常改變,功能失衡是最終引起機體病理學改變,即疾病形成的根本原因。
功能醫學的檢測將傳統的臨床病理學檢測時間窗前移,更焦距在深刻地理解基本的生理生化過程,而失衡的生理生化反應已被科學所證實是引起機體功能下降,導致疾病的關鍵性環節。臨床醫生只有在理解這些臨床失衡的本質的基礎上才能改變疾病進程,因此,一個功能醫學從業者一定要了解當前最新的醫學發展動向并適時更新自己的醫學觀念。
功能醫學的干預手段是建立在科學、循證的基礎上,與現代臨床醫學的藥物治療不同,更加強調營養學干預。營養學的研究是從流行病學、生理學,逐漸深入到為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水平,使得我們逐漸認識到營養物質在分子水平的活動,影響著健康和疾病的發生與發展。營養素不但影響細胞的新陳代謝活動,而且對維持內環境穩態起到重要的作用。遺傳學研究發現人類基因組中并非所有基因會在每一個細胞中同時表達,基因表達取決于細胞的類型和細胞環境,因此,醫學營養干預可以有效地改善細胞環境,抑制致病基因的表達。功能醫學正是整合了醫學營養學、營養基因組學等最新研究成果,通過轉化醫學,將科學成果應用于臨床實踐,并取得了可靠療效。
本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用一章的篇幅對于功能醫學作了一個綜合性的簡述,介紹的是功能醫學產生的歷史背景、時代意義及診斷方法;第二部分從第二章到第八章,介紹功能醫學對于機體疾病產生機制的獨特認識,即機體七大生理失衡基礎理論;第三部分從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介紹的是維護機體功能平衡的三大基本要素:內環境、基因和營養;第四部分是功能醫學臨床應用部分,介紹的是功能醫學對于衰老及部分慢性疾病的解讀。最后作者還整理了十個功能醫學的典型病例,通過功能醫學的視角,應用功能醫學的思維模式給予診斷和干預治療,供大家學習參考。
功能醫學作為一門新興的醫學學科,和它所創立的新型的醫學技術、方法,面對占有絕對優勢的傳統醫學具有很大的創新性和前瞻性。它很有可能通過一場醫學革命開發出更有效,有個性化,更經濟的治療方法而造福人類。它也必將會成為中國健康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很高興作為我國健康管理的專業人員,我們能夠見證和實踐這一過程。
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理事長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