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怡情逸志,喜怒有節
現今社會在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推動下,廠礦企業之間,競爭激烈,商貿市場競逐榮勢,經濟信息、金融行情勢如潮汐漲落,變幻莫測,無形中使從業人員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在外企白領中的群體,更是日以繼夜,無休無止地工作,普遍存在睡眠時間短少,精神狀態處于極度緊張之中,嚴重干擾了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及下丘腦-垂體-性腺軸,致使甲狀腺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的過度分泌,生長激素、性激素的分泌減少,諸多的內分泌激素的分泌紊亂,助長了肥胖病與代謝綜合征的發生,給社會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嚴重損害了人類的健康。所以調整心態,愉悅情懷,消除緊張情緒,達到超脫飄逸的精神境界,是防患于未然的自我保護意識。嵇康曰:養生有五難——“名利不去,為一難;喜怒不除,為二難;聲色不去,為三難;滋味不絕,為四難;神慮精散,為五難……五者無于胸中,則信順日躋,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告誡人們“所至之處,勿得多求,多求則心自疲而志苦”。可謂是醒世良箴。孫思邈謂:“故善攝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者,養性之都契也。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乏,多笑則臟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理,多惡則憔悴無歡。此十二多不除,則榮衛失度,血氣妄行,喪生之本也。惟無多無少者,幾乎道矣。”晉代葛洪亦謂情念之傷,非養性之道也。其云:“才不逮而強思之傷也,深憂重慮之傷也,喜怒過度之傷也,汲汲所欲傷也,戚戚所患傷也,久談言笑傷也?!蔽覈撬拇笪拿鞴艊唬凭玫臍v史和豐富的文化積淀,是前人留給我們的智慧結晶,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