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寒論》臨證實踐錄
- 崔章信
- 1118字
- 2020-02-16 15:27:02
白通加豬膽汁湯證
1.臨證原理
同少陰病。
2.方劑簡介
(1)意義:
本方是《傷寒論》治療陰盛戴陽證的名方,后世多有發(fā)展。
(2)組成:
即四逆湯去甘草,加蔥白、人尿、豬膽汁而成。
(3)功用:
破陰回陽,宣通上下,咸寒反佐。
(4)主治:
陰盛戴陽證。《傷寒論》經(jīng)文第315條曰:“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xù)者生。”
3.辨證論治
以《傷寒論》經(jīng)文第315條辨證論治如下:
依據(jù)臨證原理,確定“下利”為主癥,“少陰病,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xù)者生”,為性癥、體征、以方測證、預(yù)后。
“下利”,屬少陰虛寒證,因脾腎陽虛,陰寒偏盛,下焦不得溫煦,水谷不別,下趨大腸所致。“少陰病”,是指病位脾腎,辨證屬虛寒證;“脈微者”,由于少陰陰盛陽虛,推動氣血無力所致;“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此非藥不對證,而是由于陰邪過盛與陽藥格拒的緣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以方測證,當(dāng)知陰盛戴陽證。治以破陰回陽,宣通上下,以消戴陽。“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xù)者生”,脈暴出,為陽亡,預(yù)后極壞則死,脈續(xù)生者,為陽氣漸復(fù),預(yù)后好,故生。
所以綜上性癥、體征、以方測證、預(yù)后,可以確定“下利”為陰盛戴陽證。
病證已明,論治有據(jù)。破陰回陽,宣通上下,咸寒反佐。擔(dān)此重任,自由白通加豬膽汁湯勝任。
4.臨證筆錄
嚴重寒厥證
邱某,男,52歲。初診:1995年6月24日。
病史:
患者兩足厥冷如踏冰地,寒冷透骨。從小愛色,見女滑精。見人羞于談性,一忍再忍,不愿診治。近年來,病情加重,似乎精液流盡,轉(zhuǎn)而兩足厥冷,上至背脊,寒冷透心,夏天仍穿棉衣,冬日生爐火取暖,痛苦不堪,中西藥物,單方偏方,從無生效。諸醫(yī)皆說此為疑難怪癥。
中醫(yī)檢查:
骨瘦如柴,難有80斤。精乃為腎所主所藏,系元陰元陽所化生,是傳宗接代之根本。因此,性事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但是,用之過多,則會傷腎,夢遺滑精,甚則無色無思,亦有滑精。這是病象,并不丟人,可治療痊愈。證乃耗精傷液過量,不僅傷陰,亦傷陽。傷陰不守而流精,傷陽不攝而滑精。病之本在腎陽將脫,腎陰將竭。治予破陰回陽,宣通上下,佐苦寒引陽入陰。選方:白通加豬膽汁湯。擬方:熟附子20g(先煎60分鐘)、干姜10g、人之晨尿300ml、豬膽汁1枚、蔥白30g。一劑服完,望色心動遺精減輕,背脊怕冷緩解。再續(xù)服三劑,兩足厥冷,夢遺滑精皆退。但口燥咽干,可能附子大熱之緣,減為10g,再服一周,諸癥盡愈。改兩日一劑,續(xù)用七劑,諸疾已瘥。
心語:
患者自認為可以根除,這是治性疾病的精神保證。因此建議患者加強科學(xué)文化學(xué)習(xí),從根本上理解性事疾病;安排好生活,時時有工作干,時時有事情做,避色無事生端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