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旋覆代赭湯證

1.臨證原理
同太陽病。
2.方劑簡介
(1)意義:
本方是《傷寒論》治療痰飲痞證的名方,后世多有發展應用。
(2)組成:
由旋覆花、代赭石、人參、生姜、大棗、半夏、甘草七味藥組成。
(3)功用:
和胃化痰,理氣消痞。
(4)主治:
《傷寒論》經文第161條曰:“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為傷寒誤治、性癥、以方測證。
3.辨證論治
以《傷寒論》經文第161條辨證論治如下:
依據臨證原理,確定“心下痞硬”為主癥,“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后,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為誤治、性癥、以方測證。
“心下痞硬”,由于汗吐下后,雖然表證已解,但是胃腸已傷,腐熟無權,運化失常,則痰濕內生,阻于心下,氣機痞塞而為之。“傷寒發汗”,其病在表,發汗為正治;“若吐若下”,醫者不明病機,但發汗不得法,表邪不祛,故復吐下,更傷胃腸;“噫氣不除者”,由于汗吐下后,脾胃受損,腐熟運化失常,則痰濕內生,阻于心下,氣機痞塞,胃氣上逆而為之;“旋覆代赭湯主之”,以方測證,當知為痰飲痞塞證。
所以綜上傷寒誤治、性癥、以方測證,可以確定主癥“心下痞硬”為痰飲痞塞證。
病證已明,治則當然為和胃化痰,理氣消痞,方選旋覆代赭湯主之。
4.臨證筆錄
眩暈
李某,女,32歲。
病史:
眩暈嘔吐八年,其中四年犯病,發病急驟,起因不明,天旋地轉性眩暈,嚴重時伴有惡心嘔吐,不敢睜眼,自感眼球震顫,聽力下降。三天兩頭發作,此次犯病已有五日,一日二發,或三日一發。患者自疑懷孕所致,反復檢查,排除懷孕。近來頻發,納谷減少,機體消瘦,神疲力盡,大便量少,質地偏干。醫院診斷,內耳性眩暈,中西藥物服食很多,從未生效,朋友介紹,來看中醫。
中醫檢查:
舌苔白膩微黃,舌質淡紅,切脈小弦而滑。苔脈說明中焦有痰濕,氣機受阻,反復嘔吐,飲食衰少,體重下降,說明脾胃氣已虛,腐熟水谷不力,變生痰飲。發病驟起,又如肝證,綜合以上,證乃肝胃不調,痰飲壅阻。治以疏肝和胃,化痰消飲。選方:旋覆代赭湯加味。擬方:旋覆花10g、代赭石30g(先煎)、清半夏9g、黨參15g、生姜10g、大棗5枚、甘草6g、澤瀉40g。服完三劑,天旋地轉性眩暈嘔吐未發。再服四劑,胃口已開,納谷增加,繼用前方,七劑,以資鞏固。
心語:
澤瀉應用大量,40~60g,亦未發現副作用。《金匱要略》澤瀉湯,應用澤瀉、白術治療支飲有效,臨證可以參考。
妊娠嘔惡證
張某,女,36歲。
病史:
早孕50天,惡心嘔吐,喜食酸味,前赴醫院婦科檢查診斷為早期妊娠,服藥不效,近來嘔吐加重,飲食減少,身體日漸減輕,神疲乏力,不愛動彈,語聲低微,大小便皆少。昨天,因為猛起床,頭暈摔倒在地,幸好未傷及胎兒。
中醫檢查:
舌苔薄白膩,舌質淡,切脈沉而滑。證乃脾胃虛弱,腐熟運化失職,痰飲化生,阻礙氣機,胃氣上逆,故納少,嘔吐,體質日漸虛弱。治以健脾益胃,化痰消飲為宗旨。選方:旋覆代赭湯加減方義。擬方:黨參15g、灶心土30g(先煮澄清,煎煮他藥)、大棗5枚、生姜10g、甘草6g、姜半夏9g、竹茹6g。三劑服完,果然生效,嘔吐減少一半,再進四劑,納谷增多,續用七劑,諸癥得愈。患者提問,服用中藥,傷胎兒嗎?醫生答曰:不敢開傷害胎兒之品,凈開有益胎兒生長發育的藥品。
心語:
灶心土亦稱伏龍肝,性味辛而微溫,入脾胃,功效擅長溫中止嘔,治療反胃嘔吐,妊娠惡阻,療效甚好,用量要大,30~50g,先煎澄清,后煮余藥,或者布包,同其他藥品一塊兒煎煮。
口泉清水證
邱某,男,42歲。
病史:
口泉清水半年,加重月余,不知何因,口中分泌清水特多,如泉清水。羞于面子,有人則咽下,無人吐出。清水似有咸味。時而惡心,影響飲食。聽人說,這是疑難雜癥,找中醫看好。
中醫檢查:
舌苔薄白,舌質淡水濕,切脈沉微。寸關尺觸指冰涼。證乃脾胃陽虛化生水飲,口泉清水,影響飲食。治以健脾溫中,和胃消飲。選方:旋覆代赭湯加減。擬方:黨參15g、生姜10g、姜半夏9g、大棗5枚、甘草6g、旋覆花12g、炒白術15g、茯苓15g。服用七劑,口泉清水減少三分之一,再服七劑,口泉清水已愈。為鞏固療效,生姜10個、大棗5枚代茶飲,至今從未犯病。
心語:
病愈以后,如何鞏固,十分重要,因為患者擔心復發,若有措施,防患于未然,常有良果。上述生姜、大棗溫中健脾,代茶頻飲,用之有效,尚屬良法。
胃痞噯氣證
崔某,男,60歲。
病史:
患者脾氣不好,易生悶氣,影響進餐,胃中痞悶,噯氣頻作,甚則嘔吐痰涎,大便時干時溏。醫院檢查,未發現大病,印象:消化不良,久治無效。
中醫檢查:
舌苔白厚,舌質淡,切脈弦滑。手捫上腹柔軟,無有腫塊。辨證,肝氣犯胃,痰飲阻氣,不得宣通。治以疏肝和胃,理氣消痞,選方:旋覆代赭湯加味。擬方:旋覆花10g、代赭石10g、法半夏9g、生姜10g、大棗5枚、甘草6g、黨參15g、陳皮10g、茯苓15g、焦三仙各12g。服七劑,上腹痞脹減輕,續用七劑,噯氣減少,再用七劑,嘔吐痰涎等諸癥皆愈。
心語:
在胃腸方面,消化不良為小病,但不可疏忽,小病可發展為大病,應當要“防患于未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鸭山市| 道真| 武定县| 土默特左旗| 敖汉旗| 龙里县| 东宁县| 天全县| 突泉县| 西林县| 牙克石市| 兴山县| 商河县| 仁怀市| 望谟县| 陇川县| 民丰县| 成安县| 深泽县| 牙克石市| 陵川县| 额尔古纳市| 江城| 搜索| 志丹县| 拜泉县| 繁峙县| 丰台区| 乌苏市| 林芝县| 自贡市| 怀远县| 南投县| 阿拉尔市| 彭山县| 茶陵县| 桂东县| 永康市| 闽侯县| 宁化县| 师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