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寒論》臨證實踐錄
- 崔章信
- 1023字
- 2020-02-16 15:26:54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證
1.臨證原理
同太陽病。
2.方劑簡介
(1)意義: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是《傷寒論》治療脾虛氣滯(腹脹)證比較有名的方劑,后世應用較多。
(2)組成:
本方藥物如方名所言,即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
(3)功用:
溫中健脾,理氣消脹。
(4)主治:
《傷寒論》第66條經文曰:“發汗后,腹脹滿者,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3.辨證論治
以《傷寒論》經文第66條辨證論治如下:
依據臨證原理,確定“腹脹滿者”為主癥;“發汗后,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為誤治,以方測證。
“腹脹滿者”,若發汗太過,丟失熱量過多,損傷脾陽,運化失職,或者脾陽素虛,復加發汗,兩者皆致脾陽更虛,運化無權,濕濁阻滯氣機,而致脹滿;“發汗后”,傷寒病,發汗過多,損傷脾陽;“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以方測證,當知脾虛氣滯證。
所以綜上,誤治、以方測證,可以確定“腹脹滿者”為脾虛氣滯(腹脹)證。
根據病證,治則當以健脾溫運,寬中理氣。方選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4.臨證筆錄
妊娠惡阻證
丁某,女,28歲。
病史:
患者月經一向正常,但是近兩個月未來潮,惡心嘔吐,查懷孕試紙(+),惡心嘔吐,越來越重,上腹脹滿,納食日少,大便溏薄,吃西藥怕傷子,吃中藥怕藥苦,權衡再三,決定看中醫。
中醫檢查,舌苔薄白,舌質淡,切脈小弦而數,證屬脾虛氣滯(腹脹)證,治以健脾溫運,寬中理氣。選方: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擬方:厚樸10g、生姜6g、半夏9g、甘草6g、人參10g、蘇梗10g。服三劑,惡心嘔吐好轉,上方加條芩10g,諸癥皆愈。
心語:
妊娠嘔吐,乃為脾虛,胃氣上逆所致,中醫藥治療健脾和胃,寬中理氣,對母親胎兒皆有良好作用。
里虛痞證
于某,男,35歲,中醫愛好者。
病史:
患者飲食特快,猶如軍人。前幾日,同學在一塊吃飯,由于飲食過多,一連三日,不想吃飯,上腹脹滿,捫之柔軟,自認為傷食,影響氣機,上下不通,呃氣暫時好轉。自購山楂片,服用三日,罔效。后配小承氣湯,二劑服后,無效果。后找我診治。
中醫檢查:
病情同上,腹部切診,柔軟無物,猶如氣囊。證乃里虛痞證。緣由飲食特快,傷害脾胃,且又服用小承氣湯下之,導致里虛痞證。治以健脾理氣消痞,選方:厚樸生姜甘草人參湯。擬方:厚樸10g、法半夏9g、生姜10g、甘草6g、黨參15g、砂仁(后下)6g。服藥三劑,腹部撐脹痞滿大減,又服四劑,諸癥皆愈。
心語:
有病,醫不自治,因為知道副作用較多,思前想后,難以決策。有病看醫生,即使是醫者也要看醫生,不可擅自采取措施,以免健康受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