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葛根黃芩黃連湯證

1.臨證原理
同太陽病。
2.方劑簡介
(1)意義:
葛根黃芩黃連湯為《傷寒論》治療下利的名方,后世許多清熱解毒的方劑,由此發展而來,可以說張仲景是臨床應用清熱解毒方劑的先驅者。
(2)組成:
即方名加甘草。
(3)功用:
清熱止利,兼以解表。
(4)主治:
《傷寒論》第34條經文曰:“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3.辨證論治
以《傷寒論》經文第34條辨證論治如下:
依據臨證原理,確定“利遂不止”為主癥,“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為太陽傷寒癥誤治,性癥、體征,以方測證。
“利遂不止”由于外邪入里化熱,熱迫腸腑,傳導失職,故見下利;“太陽病”指出為太陽病之變證;“桂枝證,醫反下之”,屬于表證,本以發汗解表,而醫反下之,形成利遂不止之變證;“脈促者,表未解也”,說明其人陽氣盛,正氣仍有抗邪外表之力,外邪尚未全陷入里,原有桂枝證仍在,故曰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因肺與大腸互為表里關系,腸熱上承于肺,肺失宣降,故喘,邪熱迫津外泄,故汗出;“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以方測證,當知邪熱傷腸(下利)證。
所以綜上誤治、性癥、體征、以方測證,可以確定主癥“利遂不止”,為邪熱傷腸(下利)證。
病證一明,清熱止利,兼以解表為治則,方選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4.臨證筆錄
熱邪犯胃腸證
王某,男,6歲。
病史:
男孩性喜玩耍,寒冬臘月,爬山登高,著風寒而感冒,惡寒發熱(37.8℃),惡心嘔吐,腹瀉,每日三四次。病延一周,病情加重,無力游玩,臥床不起。患者因怕打針,選看中醫。
中醫檢查:
捫前額灼熱燙手,舌苔黃膩,舌質紅,切脈滑數。證屬表里俱熱、邪犯胃腸。治以清熱止利,兼以解表。選方:葛根黃芩黃連湯加味。擬方:葛根12g、黃芩6g、黃連3g、生薏米10g、生甘草10g。服用一劑,味苦難忍,換用黃連素2片,日兩次,連服三日,表解利止。
心語:
小兒用藥,中藥難服,劑型改革迫在眉睫。先予湯劑,后改藥片,是一可取之法。
熱犯肺腸證
耿某,男,30歲。
病史:
患者從無保健意識,寒流一到,卻要去進貨,著風寒而感冒,發熱惡寒,頭身疼痛,聲濁咳嗽咳黃痰,雖然汗出而熱不退。病情拖延一周,咳嗽加重。整日頻咳,咳黃痰。胸中煩熱,誤食冷品,導致腹瀉,每日五六次,熱臭熏鼻。患者神疲乏力,兩腿酸軟,有些精神緊張,倉促請我開中藥。
中醫檢查:
病史如前述,舌苔黃膩,舌質紅,評脈滑數,證乃表證未解,濕熱侵肺腸,故咳嗽下利。治以清熱(肺腸)兼以解表。選方:葛根黃芩黃連湯加味。擬方:葛根30g、黃芩12g、黃連10g、川貝6g。服用三劑,咳愈利瘥,表證已解。
心語:
太陽病中風證,遷延時日,表證不解,濕熱內犯胃腸,胃氣上逆則嘔吐,邪熱迫腸則下利。選用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輕清升發,生津止利,又能透邪解表;黃連、黃芩苦寒,清熱厚腸,堅陰止利,黃連性味苦寒,應用少量則厚腸,堅陰止利,應用大量則陰寒過盛,導致胃寒不適。甘草性甘和中,調和諸藥,重在清熱止利,兼以解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安县| 阿克苏市| 沙河市| 准格尔旗| 大英县| 东丰县| 安龙县| 尚志市| 秭归县| 晋宁县| 延边| 兴和县| 林州市| 涪陵区| 屯门区| 卓资县| 客服| 三江| 庄浪县| 定兴县| 马边| 科技| 佛学| 宁南县| 屯昌县| 余干县| 东城区| 河源市| 宜州市| 洮南市| 平凉市| 达州市| 湖口县| 彭水| 宾阳县| 平和县| 托克逊县| 封开县| 镇原县| 寿宁县| 富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