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淺表器官超聲檢查指南
- 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
- 1336字
- 2020-02-16 14:10:34
十一、眼球腫塊常見疾病的超聲評估
(一)脈絡膜黑色素瘤
1.灰階超聲
腫塊呈半球形或蕈狀(彌漫型表現為脈絡膜較大范圍彌漫性增厚);腫塊回聲常低于球后脂肪回聲;腫塊前緣回聲增強(因黑色素瘤的邊緣血管呈竇樣擴張),而腫塊內部回聲逐漸減少,接近球壁成無回聲區,即挖空征陽性,當腫瘤所在部位的脈絡膜被瘤細胞浸潤,形成局部脈絡膜無回聲,為脈絡膜凹陷征陽性。可伴發視網膜脫離(圖1-32,圖1-33)。
2.多普勒檢測
腫塊內可見豐富血流信號。
3.診斷評價
超聲檢查可明確病變的大小、范圍,以及病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為手術治療提供依據。
(二)脈絡膜血管瘤
1.灰階超聲

圖1-32 脈絡膜黑色素瘤
右眼視神經乳頭顳側見蕈狀實性腫塊,腫塊回聲低于球后脂肪墊,腫塊內可見短條狀血流信號
孤立性脈絡膜血管瘤超聲表現為:后極部或視神經乳頭附近球壁扁平或半球形實性隆起,突向玻璃體腔;內部回聲增強(常與球后脂肪回聲相同)、均勻;腫塊無“挖空”征及聲衰減,可伴發視網膜脫離(圖1-34)。

圖1-33 脈絡膜黑色素瘤
玻璃體內見圓錐形實性腫塊,腫塊前緣回聲較強,內部呈低回聲,即挖空征(+)無脈絡膜凹陷征,腫塊內可見短條狀血流
彌漫性脈絡膜血管瘤超聲表現:球壁廣泛不均勻性增厚。
2.多普勒檢測
瘤體內見斑點狀血流信號,在瘤的基底部可探及粗大的血管,也可發現“血管池”改變。
3.診斷評價
脈絡膜血管瘤可采用激光、冷凍、放射等方法治療。超聲可明確測量腫塊的大小、部位,彩色多普勒可提供血流信息,兩者結合可觀察治療效果,判斷預后。

圖1-34 脈絡膜血管瘤
左眼球后極部半球形實性腫塊,腫塊回聲與球后脂肪墊回聲相同,腫塊內可見豐富血流信號呈“血池狀”
(三)脈絡膜轉移癌
1.灰階超聲
眼球后極部實性腫塊,腫塊邊界清晰但不光滑,表面呈波浪狀或有切跡;腫塊內回聲常低而均勻,腫塊內部也可表現為高回聲,大多數病例伴視網膜脫離(圖1-35)。
2.多普勒檢測
腫塊內血流信號豐富。
3.診斷評價
典型的脈絡膜轉移癌超聲表現較特殊,可以明確的診斷,不典型者需與脈絡膜血管瘤鑒別診斷。尤其是首先發現眼部轉移病灶而尚未發現原發病灶時,可根據相關臨床癥狀重點檢查相應器官,發現原發腫瘤。轉移性腫瘤的預后較差,平均存活時間為18個月。超聲檢查可對病情的變化予以動態觀察,評估治療效果。

圖1-35 肺癌脈絡膜轉移合并視網膜脫離
眼球后極實性腫塊呈分葉狀,腫塊表面見帶狀強回聲,腫塊內血流信號豐富,探及高速高阻的動脈血流
(四)視網膜母細胞瘤
常見嬰幼兒,偶見成年人,惡性程度高,臨床表現為白瞳。
1.灰階超聲
玻璃體內實性腫塊(圓形、半圓形或形態不規則),團塊回聲不均,常有多數大小不等的鈣化灶,可伴發視網膜脫離(圖1-36)。

圖1-36 視網膜母細胞瘤
4歲患兒,超聲可見左眼球內實性腫塊,占據整個眼球,內見多處鈣化;腫塊內血流信號較豐富
2.多普勒檢測
腫瘤內可見較豐富的血流信號。
3.診斷評價
很多疾病均可表現為白瞳,超聲發現腫塊且有“鈣斑”是診斷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基本條件,結合血流改變可以及時明確的診斷,以便及時治療。視網膜母細胞瘤可采用手術、放射、冷凍、化療、激光等多種治療方法,應用超聲檢查可以及時了解腫瘤的體積、明確有無視神經侵犯及眼外播散,脈絡膜有無侵犯,判斷預后,并了解治療后腫瘤消退、復發或轉移,了解腫瘤的大小、形態、血流變化等影像信息,為觀察治療效果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