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產褥期臨床表現及處理

產婦在產褥期的臨床表現屬于生理性變化,若處理不當可轉變為病理情況。
一、產褥期臨床表現
(一)生命體征
產褥期體溫大多在正常范圍內。如果產程較長或產婦進食飲水較少、過度疲勞,常在產后24小時內體溫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產后3~4天由于乳汁淤積和乳房過度充盈,體溫可能略有升高,稱為泌乳熱(breast fever),一般持續4~16小時,隨著乳房排空,癥狀改善,體溫很快恢復正常,不屬于病態,但需排除其他原因尤其是感染引起的發熱。產后脈搏緩慢而規律,每分鐘60~70次;呼吸深慢,每分鐘14~16次。血壓平穩在正常范圍。
(二)子宮復舊和宮縮痛
分娩后子宮迅速收縮變圓變硬,宮底降至臍下一橫指。由于子宮收縮使子宮壁血管閉鎖,子宮肌細胞缺血變小,子宮體積與重量逐漸縮小,產后1日宮底平臍,以后每日下降1~2cm,產后10~14日降入盆腔,產后6~8周恢復到非孕大小。產后由于子宮陣發性收縮引起下腹疼痛,稱為產后宮縮痛(aたer-pains),多發生在哺乳時,經產婦多見,于產后1~2日出現,持續2~3日自然消失,不需特殊用藥。
(三)褥汗
產后皮膚汗腺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夜間及初醒時明顯,大約1周內逐漸好轉,能排出妊娠期體內潴留的水分。
(四)惡露
在子宮復舊的過程中,壞死的蛻膜、血液和宮腔滲出液經陰道排出,稱為惡露(lochia)。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持續4~6周,總量為250~500ml,個體差異較大。根據惡露的性狀,可分為:
(1)血性惡露(lochia rubra):
色鮮紅,含有大量血液及少量的胎膜和壞死的蛻膜組織。一般持續3~4天逐漸變成漿液性惡露。
(2)漿液性惡露(lochia serosa):
色淡紅,含少量血液和較多壞死的蛻膜組織、宮頸和陰道黏液以及細菌等。一般持續7~10天逐漸變為白色惡露。
(3)白色惡露(lochia alba):
分娩兩周后,新生的子宮內膜逐漸覆蓋子宮內壁,出血停止。惡露白色稀薄,主要由大量白細胞、壞死的蛻膜、表皮細胞和細菌等組成,一般持續2~3周。
(五)會陰
由于分娩裂傷、腫脹而疼痛,1~2日后消失,會陰縫合切口于產后3~5日愈合。因分娩裂傷,處女膜殘缺不全形成處女膜痕。
(六)體重
分娩后因胎兒、胎盤、羊水排出,褥汗、大量排尿、子宮復舊等因素,體重可減輕11~14kg。
二、產褥期處理
(一)產后2小時內的處理
產后2小時是產后嚴重并發癥的高發時期,應在產房內對產婦嚴密觀察。在產褥早期仍有產后出血的可能,需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子宮收縮情況、陰道流血量以及排尿情況。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和(或)合并心功能不全產婦應注意預防心力衰竭的發生。還應協助產婦首次哺乳。
(二)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
每天同一時間測量宮底高度,了解子宮復舊情況。注意觀察惡露的量、顏色、氣味等物理狀態,如果惡露量多、持續時間長、有異味,應注意有產后子宮復舊不良或感染的可能,必要時給予促宮縮劑和抗生素。
(三)會陰處理
保持外陰干燥、清潔,用0.05%聚維酮碘液擦洗外陰,每日2~3次。會陰部有水腫者,可用50%硫酸鎂液濕熱敷,產后24小時后可用紅外線照射外陰。會陰部有縫線者,應每日檢查切口有無紅腫、出血、硬結及異常分泌物等,產后3~5日可拆線。若傷口感染,應提前拆線、充分引流或行擴創處理,定時換藥,并可1∶5000高錳酸鉀液沖洗或坐浴2~3次/日。
(四)乳房處理
推薦母乳喂養,母嬰同室,盡早做好哺乳準備,新生兒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于產后半小時內開始哺乳為佳。母乳喂養應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部分產婦因病需退奶時方法有:①停止哺乳,不排空乳房,少進湯汁;②生麥芽60~90g,煎水服,每日一劑,連服3~5日;③芒硝250g分裝于兩紗布袋內,敷于兩乳房并包扎,濕硬時更換。乳頭皸裂輕者可哺乳后擠少許乳汁涂抹在乳頭和乳暈上,或涂抗生素軟膏或10%復方安息香酸酊,皸裂嚴重者應停止哺乳,可擠出或用吸乳器將乳汁吸出后喂給新生兒。乳頭內陷的產婦可多做乳房“十字操”予以糾正。并需積極防治乳腺炎。
(五)產褥中暑
產褥期因高溫、高濕和通風不良的環境使體內余熱不能及時散發,引起中樞性體溫調節功能障礙的急性熱病,稱為產褥中暑(puerperal heat stroke),表現為高熱、水電解質紊亂、循環衰竭和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等。
本病起病急驟,處理不當能遺留嚴重后遺癥,甚至死亡。常見原因是舊風俗習慣怕產婦“受風”而關門窗,包頭蓋被,使產婦處在高溫、高濕狀態,影響其出汗散熱,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衰竭而出現中暑表現。臨床診斷根據病情程度分為:①中暑先兆:表現為口渴、多汗、心悸、惡心、胸悶、四肢無力。此時體溫正常或低熱;②輕度中暑:中暑先兆未能及時處理,產婦體溫逐漸升高達38.5℃以上,隨后出現面色潮紅、胸悶、脈搏增快、呼吸急促、口渴、痱子滿布全身;③重度中暑:產婦體溫繼續升高達41~42℃,呈稽留熱型,可出現面色蒼白、呼吸急促、譫妄、抽搐、昏迷。如果處理不及時可在數小時內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幸存者也常遺留中樞神經系統不可逆的后遺癥。治療原則是立即改變高溫、高濕和不通風環境,迅速降溫,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積極防治休克。識別產褥中暑先兆癥狀對于及時正確地處理十分重要,而迅速降低體溫是搶救成功的關鍵。預防上應做好衛生宣教,居室保持清潔、通風,產婦衣著應寬大透氣。
(六)飲食與營養
鼓勵產婦進食進水,建議少量多餐,提倡合理膳食。一般產后1~2小時,可進清淡的半流食,以補充分娩時消耗的能量和丟失的水分。剖宮產術后8小時產婦可進流食,次日半流食,排便后普通飲食。產婦的飲食要保證足量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鈣、鐵、鋅等營養物質,同時應富含纖維素,每日攝入的總熱量不低于12 250kJ(3000kcal)。
(七)排尿與排便
產后5天內尿量明顯增多,應鼓勵產婦盡早自解小便,解除對排尿疼痛的顧慮。產后4小時內鼓勵產婦排尿,排尿困難者可用溫水沖洗尿道口周圍誘導排尿,或針刺關元、氣海、三陰交等穴位,肌注甲硫酸新斯的明1mg興奮膀胱逼尿肌促其排尿,也可理療、心理疏導,必要時留置導尿。鼓勵產后早期下床活動,以促進消化功能和體力的恢復,多吃水果、蔬菜等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避免便秘。
(八)計劃生育指導
產褥期內不宜性生活,產后42日可有排卵,若已恢復性生活,應采取避孕措施。產后哺乳者最好用工具避孕,不宜用口服避孕藥,因其可影響乳汁的分泌;不哺乳者,工具避孕和口服避孕藥物均可。
相關鏈接 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是嬰兒最理想的食品,對母嬰健康均有益。世界衛生組織已將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作為衛生工作的重要環節。
1.對嬰兒有益 ①提供營養、提高免疫功能:母乳中含有促進大腦發育的牛磺酸、預防疾病的溶菌酶、促進組織發育的核苷酸、增強視力的DHA、豐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細胞等,能明顯降低嬰兒腹瀉、呼吸道和皮膚感染率,降低嬰兒的過敏體質;②利于吸收:因母乳鈣、磷比例適合,生物利用率高,且其質與量隨嬰兒生長和需要發生相應改變,最利于嬰兒吸收,而奶粉常因多余物質難于吸收反而增加嬰兒的腎負荷及消化道負擔;③利于牙齒發育:吸吮時的肌肉運動有助于面部正常發育,且可預防因奶瓶喂養引起的齲齒;④促進母嬰情感聯系:母乳喂養時,嬰兒與母親皮膚頻繁接觸,對刺激嬰兒腦部及心智發育有重要作用。
2.對母親有益 ①有助于防止產后出血:吸吮刺激催乳素產生的同時也促進縮宮素的產生,使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②有助于產后恢復:哺乳者的月經復潮及排卵較不哺乳者延遲,有利于延長生育間隔,而母體內的蛋白質、鐵和其他營養物質因閉經而得以儲存,并有效地消耗懷孕時累積的脂肪,有利于產后恢復,避免產后肥胖;③降低母親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險性。

(王晨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舆县| 芦山县| 灵武市| 个旧市| 牡丹江市| 广东省| 丰原市| 手游| 邢台市| 南京市| 宝丰县| 枝江市| 石棉县| 南昌市| 临沂市| 萝北县| 迁安市| 永胜县| 河南省| 大名县| 黄冈市| 汶上县| 读书| 鲁山县| 浪卡子县| 东乡县| 定日县| 文成县| 泸州市| 西宁市| 普陀区| 江永县| 勐海县| 贵南县| 睢宁县| 东至县| 康保县| 万荣县| 新乡县| 栾川县| 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