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產科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規劃教材)
- 王晨虹
- 629字
- 2020-02-22 12:10:30
學習小結
分娩結束至產后6周這一段時期為產褥期。
母體變化主要有:
(1)生殖系統:子宮復舊一般需6周;胎盤附著部位子宮內膜的修復需6周,而其他部位的內膜產后3周恢復;產后1周宮頸內口關閉,4周恢復至非孕形態;會陰傷口在產后3~4日內愈合。
(2)乳房:產后7天內的乳汁為初乳,接下來4周內乳汁逐步轉變為成熟乳。
(3)循環系統:產后24~72小時內,心臟負擔明顯加重,心臟功能不良的產婦易發生心力衰竭。一般產后2~3周,血液循環恢復到孕前水平。
(4)血液系統:白細胞數量、中性粒細胞的比例增加,血紅蛋白偏低,1~2周恢復正常。高凝狀態于產后2~4周漸降至正常。
(5)泌尿系統:分娩后1周內產婦的尿量增加。
(6)消化系統:恢復需1~2周。
(7)內分泌系統:血中雌孕激素1周恢復正常,胎盤生乳素產后6小時不能測出,腎上腺功能產后6周恢復,卵巢功能恢復時間不一。
產褥期的臨床表現及相關處理:
(1)生命體征:產后泌乳熱一般持續4~16小時。
(2)子宮復舊和宮縮痛:注意分娩后2小時的監護。
(3)褥汗:約1周內逐漸好轉。
(4)惡露:分為血性惡露、漿液性惡露、白色惡露,若發生子宮復舊不全或合并感染,必要時給予促宮縮劑和抗生素。
(5)會陰:每天外用消毒,傷口在產后3~5日拆線。
(6)體重:可減輕11~14kg。
(7)乳房: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
(8)謹防產褥中暑。
(9)提倡合理膳食。
(10)產后4小時內鼓勵產婦排尿。
(11)產后哺乳婦女一般在哺乳階段閉經,但可有排卵,應注意避孕,最好工具避孕。
推薦閱讀
- 物理學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人體解剖學學習與實驗指導
- 護理心理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規劃教材)
- 實用遺傳代謝病學
-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全科醫生培訓規劃教材 全科醫學師資培訓指導用書
- 神經重癥專科醫師培訓教程
- 針灸治療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內科學:風濕免疫科分冊(第2版)
- 局部解剖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全科醫生培訓規劃教材 全科醫生科研方法
- 分析化學:下(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金匱要略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中醫護理學基礎(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婦產科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升本)規劃教材)
- 生物化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升本)規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