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內分泌代謝病的診斷

內分泌醫師的主要工作是對患者的癥狀、體征進行診斷評估,對疾病和正常變異作出區分,對于激素不足或過多導致的疾病進行處理。實驗室激素濃度的測定是診斷的重要依據。臨床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有: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癥、甲狀腺結節、垂體疾病、腎上腺疾病、性腺疾病、肥胖癥、高脂血癥、骨質疏松癥、痛風和水電解質紊亂。
一、內分泌代謝疾病的病理機制
內分泌系統功能低下的原因有:①腺體損毀:常見的原因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1型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和性腺功能不全。其他原因包括腫瘤、感染和出血;②內分泌腺體以外的疾病:比如嚴重全身性疾病導致的低T 3綜合征,腎臟疾病導致的低促紅細胞生成素性貧血;③激素生物合成的缺陷:激素的遺傳基因缺陷可能導致物質代謝的異常,比如位于6號染色體的21羥化酶基因突變導致糖皮質和(或)鹽皮質類固醇減少,患者可出現失鹽的癥狀。
內分泌系統功能亢進的原因有:①腫瘤:例如垂體瘤導致垂體激素的分泌增多(如PRL、TSH、ACTH、GH、LH、FSH);甲狀旁腺腫瘤產生過量的PTH;胰島素瘤產生過量的胰島素;甲狀腺髓樣癌產生過多的降鈣素;腎上腺腫瘤產生過多的皮質醇或醛固酮等;需要注意的少見情況是,腫瘤對正常內分泌腺組織的壓迫可以引起某些相關激素的分泌減少;②增生:低鈣可以刺激甲狀旁腺的增生,PTH分泌增多;腎上腺的增生可以導致皮質醇、醛固酮的增多;卵巢的增生可以引起多囊卵巢綜合征;③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此時TSH受體被刺激性抗體(TSAb)所激活;④外源性激素過量:例如在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病綜合征、哮喘等疾病時,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可以導致庫欣綜合征。
少見的情況是,激素水平升高或正常,但臨床仍表現為激素缺乏,用激素替代治療不能夠糾正。這種激素抵抗的原因有:①獲得性:由于已存在的疾病損傷了靶組織對激素的反應,比如在應激情況下的胰島素抵抗;②遺傳性:由于受體基因缺陷導致激素抵抗,例如腎性尿崩癥(ADH受體基因突變,致腎小管對ADH的作用不敏感)。
二、診斷方法
內分泌疾病的診斷應包括功能診斷、定位診斷和病因診斷。
首先通過激素的生理功能和產生部位發現疾病的線索,比如高代謝癥狀可以由甲狀腺激素過多引起,向心性肥胖、皮膚紫紋可以由皮質醇增多引起,多尿、口干可以由血糖升高引起,低血鉀可以由醛固酮水平升高引起。其他內分泌系統的典型癥狀有:肥胖、消瘦、月經紊亂、身材矮小/身高過長、頭痛、性欲減退等。典型的體征有:皮膚色素沉著、皮膚紫紋和痤瘡、多毛與毛發脫落、男性乳腺發育、突眼、溢乳和閉經、骨痛和骨折等。
在詳細的病史和體格檢查之后,通過激素測定和內分泌試驗確定是激素過多、激素缺乏還是激素抵抗。利用血或尿的標本進行免疫學分析是檢測激素水平的主要方法。可以在隨機狀態下、基礎狀態下和刺激狀態下檢測激素水平。隨機狀態的檢測包括:隨機血糖、尿白蛋白/肌酐的比值、高血壓急性發作期間尿VMA/肌酐的比值等。刺激狀態的試驗有:腎素-血管緊張素激發試驗、醛固酮臥立位試驗、冷加壓-胰高血糖素激發試驗、葡萄糖耐量試驗、禁水加壓試驗、饑餓試驗、TRH興奮試驗、ACTH興奮試驗等。抑制狀態的試驗有:地塞米松抑制試驗、生理鹽水輸注抑制醛固酮試驗、螺內酯試驗、酚妥拉明阻滯試驗等。掌握各種內分泌試驗的原理、步驟、解釋對于疾病的診斷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時要注意以下影響因素:年齡、性別、運動、體位、肝腎功能、精神狀態、伴隨疾病及藥物。比如飲水量過多(>5L/d),可能使24小時尿游離皮質醇水平呈現假陽性結果。某些藥物(噻嗪類利尿劑、環孢素等)、腎臟疾病、高嘌呤飲食都可以升高血尿酸水平。另外不同實驗室可能采用不同的檢測方法,有不同的參考值范圍,例如生長激素可以通過酶聯免疫、化學發光免疫和放射免疫等方法測定。對異常的檢查結果宜動態觀察,并與患者的臨床表現結合在一起分析。同時評估某一反饋系統中的各級變量有助于判斷激素過多、過少以及病變部位,如血清TSH水平增高時,測定同一血標本中的甲狀腺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斷病變在甲狀腺還是在垂體。
免疫學、影像學、基因檢查有助于確定病因為自身免疫、腫瘤、炎癥還是遺傳性疾病。超聲、CT、磁共振等在定位診斷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但也有不同的適應證及局限性,比如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鑒別首選超聲,觀察垂體及其周圍組織首選磁共振,觀察腎上腺有無腺瘤及增生首選CT等等。目前,隨著影像學的普及,體檢發現了許多“意外瘤”,患者并無相應的癥狀或體征。如果既往無惡性腫瘤的病史、影像學無惡性的征象、腫物無活躍的激素分泌,可以定期觀察。
三、診斷標準
內分泌功能是由精密測定血中激素濃度或生化指標進行評估。例如糖尿病、低血糖癥、甲狀腺毒癥、庫欣綜合征、高尿酸血癥等。以糖尿病為例,糖尿病診斷切點的確定主要基于以下兩點:①血漿葡萄糖水平與糖尿病特異性的微血管并發癥(特別是視網膜病變)有關;②人群血漿葡萄糖水平的分布。但實際上在連續變量中劃定一個特異性的切點以確定高血糖的診斷是有一定困難的。而且,年齡、性別和種族等其他因素也和定義的正常值有關。所以對于血糖在未達到“診斷標準”的臨界范圍內的患者應該密切隨訪。另外以低血糖癥為例,一般而言以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低于3.0mmol/L(54mg/dl)作為低血糖癥的診斷標準,但事實上,血糖低于3.9mmol/L時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已開始釋放,為了給糖尿病患者自我處理的時間,預防臨床低血糖的發作,對于糖尿病患者個體而言,低血糖定義為血漿、指尖或動態血糖監測血糖水平≤3.9mmol/L(70mg/dl)。
四、鑒別診斷
常見的鑒別診斷包括繼發性高血壓的鑒別診斷、高血壓伴低血鉀的鑒別診斷、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鑒別診斷、多尿的鑒別診斷、甲狀腺腫大及結節的鑒別診斷、庫欣綜合征的鑒別診斷、低血糖的鑒別診斷、肥胖癥的鑒別診斷。比如高血壓伴低血鉀可見于:高血壓患者服用利尿劑、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腎動脈狹窄、庫欣綜合征、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17-α羥化酶缺乏、11-β羥化酶缺乏)、Liddle綜合征等。
一元論的診斷思維同樣適用于內分泌疾病,比如腹痛、嘔吐、發熱、多尿、消瘦,應注意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發熱、房顫、消瘦要注意甲亢危象。先后出現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旁腺功能低下和卵巢功能低下等要考慮自身免疫性多內分泌腺功能減退癥。頭痛、高泌乳素血癥、ACTH水平低下及尿崩癥合并存在要考慮淋巴細胞性垂體炎。
事實上,很多時候并不能在第一時間作出鑒別診斷。其中的原因除了醫生自己的認知水平之外,還包括疾病的異質性,比如有些人既有1型糖尿病又有2型糖尿病的遺傳基因,而且發病年齡越來越輕,有時難以鑒別是1型或2型或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此外還包括社會或人為因素的干擾。比如對糖尿病抱有不正確認識的人往往會否認其多飲、多尿、多食的癥狀。沒有良好的醫患互信,消瘦的病人往往不會透露其抑郁的情緒。對一時難以明確診斷的患者,只有靠經驗性治療或觀察隨訪。

(肖海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照市| 涟源市| 遵义市| 嘉义市| 长宁县| 丰城市| 汝城县| 华亭县| 鄱阳县| 大竹县| 临潭县| 洛浦县| 万山特区| 天气| 裕民县| 措美县| 蕉岭县| 八宿县| 秦安县| 分宜县| 林甸县| 武安市| 太白县| 资兴市| 漯河市| 阿拉善盟| 大安市| 凉城县| 垦利县| 孟州市| 乃东县| 桐梓县| 瑞安市| 永吉县| 义马市| 讷河市| 屏山县| 昭苏县| 寻乌县| 曲阜市|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