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科護理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專科)規劃教材)
- 仰曙芬
- 3752字
- 2020-02-13 10:45:44
第一節 兒科醫療機構設施及護理管理
目前我國的兒童醫療機構有3類: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及綜合醫院中的兒科門診與病房。兒童醫院設施最為全面,包括急診、門診及病房。
一、兒科門診
(一)兒科門診的設置及特點
兒科門診與普通門診類似,設置有預診處、掛號處、候診處、檢查室、治療室、采血室、化驗室、輸液室等。根據醫療機構的規模可縮減合并。
1.預診處
兒童門診必須設有預診處,其目的:①及時發現急危重患兒,安排急診就診,并護送至急救室進行搶救;②檢出傳染病患兒,及時隔離,減少交叉感染;③協助患兒家長選擇就診的科室,節省就診時間。
(1)地點:
預診室應設在醫院內距大門最近處或在兒科門診的入口處,與急診、門診、傳染病隔離室相通。
(2)預診方式:
主要為簡單扼要的問診、視診及必要的體檢,短時間做出判斷。根據不同季節傳染病的流行特點,結合患兒接觸史、主訴及體檢,盡快檢出傳染病患兒并轉至傳染病隔離室。當遇有急需搶救的危重患兒時,預診護士要立即護送至搶救地點。
2.傳染病隔離室
隔離室內設有消毒隔離設備,如紫外線燈、洗手設備、隔離衣、檢查臺、壓舌板、手電筒等,并設專人為隔離的患兒及家長辦理掛號、交費、取藥等服務。有條件者,應附設掛號、治療、化驗室及藥房等。
3.測體溫處
發熱兒童在就診前需到體溫測量處測試體溫,室內設候診椅,如體溫高達39℃以上者,應酌情給予退熱處理,并優先安排就診,以防熱性驚厥。
4.候診處
應寬敞,空氣流通,照明良好,溫、濕度適宜,設置足夠的候診椅,有換尿布、包裹之用的護理臺面,提供飲水設備及消毒水杯。可設宣傳欄或通過電視進行兒科健康教育,也可以設置兒童娛樂的場地。
兒童門診各室的布置應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可在墻壁上張貼各種圖畫,以消除兒童的緊張與不安。
(二)兒童門診的護理管理特點
1.做好組織管理
兒童門診人員流動性大,尤其初次就診者不熟悉就診程序,護士應主動耐心地給予解釋,并協助就診。
2.密切觀察病情
兒童病情變化快,護士在預診、候診等整個診治過程中應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一旦發現緊急情況及時處理。
3.預防交叉感染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和消毒隔離制度。根據傳染病的流行情況,及時發現并隔離傳染病患兒,以防交叉感染。
4.提供健康教育
積極宣傳科學育兒的方法和疾病護理知識;對家長提出的問題要給予耐心的解釋和必要的指導。
5.防止差錯事故
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藥品管理及核對制度,并隨時注意兒童安全,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6.減輕患兒及家屬的焦慮
對重病患兒及其家長應給予心理支持,密切護患溝通,積極提供護理。在做各種治療或檢查前,要與家長及患兒進行溝通,以減輕不安并爭取合作。
二、兒科急診
(一)兒科急診的設置及特點
1.兒科急診的設置
急診處于搶救患兒的第一線,除有門診的設施外,還應有搶救室、觀察室、小手術室等。
(1)搶救室:
應設搶救床2~3張,備有搶救器械(如呼吸機、監護儀、氧氣源、吸氧設備、吸引器裝置、除顫儀、兒童復蘇設備、洗胃機等)、急救藥品和各種無菌包。室內應備有搶救車,車上放置急救藥品(鹽酸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毛花苷C(西地蘭)、呋塞米、地西泮、地塞米松、生理鹽水、葡萄糖等)、注射器、手電筒、記錄本及筆等。
(2)觀察室:
設有病床及一般搶救設備如中心供氧、吸痰、電源等,霧化器、輸液設備。患兒輸液期間,可根據病情同時進行退熱、霧化、吸痰等治療。并按病房要求備有各種醫療文件。
(3)小手術室:
除一般手術室的基本設備外,應準備清創縫合小手術、大面積燒傷的初步處理、骨折固定等器械用具及搶救藥品。
2.兒科急診的特點
兒童常發病急、來勢兇、病情變化快;疾病表現不典型,常延誤診斷;突發情況、意外事故較多見。因此,在兒科急診中護士應注意:
(1)對危重患兒的就診應先搶救、后掛號;先用藥、后交費。
(2)患兒家長常因過分焦急對病史陳述不清,護士應耐心詢問,并通過細致觀察按病情分診。
(3)候診患兒病情可急劇變化,護士應加強巡視,必要時給予提前診治。
(4)隨著季節變化,兒童發病的種類有一定規律,護理人員應根據急診患兒的特點與病種發生規律,做好常用儀器設備及藥品的準備,以便及時、準確地進行搶救。
(二)兒科急診的護理管理特點
1.重視急診五要素
包括人、醫療技術、藥品、儀器設備及時間是急診搶救的五個重要因素,缺一不可,其中人起主要作用。兒科急診護士應有較強的組織搶救能力,臨危不亂,使搶救工作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還要體貼和照顧患兒家屬。
2.隨時做好搶救準備
護士實行24小時工作制,堅守崗位,經常巡視,觀察病情變化并及時處理。
3.建立急診護理常規
建立兒童各科常見急診的搶救護理常規,使護理人員掌握常見疾病的搶救程序和要點,提高搶救效率。
4.加強急診文件管理
應有完整規范的急診病歷,注明患兒到達急診的時間、接受診治的時間等。完整的病歷可保持搶救的連續性,為進一步治療和護理提供依據。
5.慎重對待口頭醫囑
緊急搶救時的口頭醫囑,必須當面復述準確無誤后執行。執行時須經他人核對,用過的藥品包裝保留備查,執行后督促醫生開書面醫囑并及時補記錄。
三、兒科病房
(一)兒科病房的設置及特點
兒科病房一般根據兒童年齡、病種及身心特點合理安排。每個病區收治30~40名患兒為宜。
1.病房
分為大小病室,每間大病室內容納4~6張床,每間小病室放置1~2張床。每個床單位占地至少2平方米,床間距為1米。床與窗臺的距離為1米。每間病室均有洗手設備及夜間照明裝置。室內水、電等設施,應有安全防護措施。
病區內還應設有危重病室,收治病情危重、需要觀察及搶救的患兒。室內置有各種搶救設備,待患兒病情穩定后轉入普通病室。
2.治療室
室內設治療桌、治療車、藥柜、器械柜、冰箱等,并備有各種注射、輸液、穿刺用物及常用藥品等。治療室分為內、外兩小間。外間用于各種注射及輸液準備;內間可進行各種穿刺、采血、換藥等,以利于無菌操作。
3.配膳室與配乳室
設在病區的入口處,便于營養師將備好的食品送入病區。室內有配膳桌、碗柜、消毒鍋、冰箱、微波爐以及分發膳食的餐車等,新生兒室及危重監護室應增設配乳室。
4.護士站與醫生辦公室
應設在病區的中央,靠近重癥病室,以便觀察病情和搶救。
5.游戲室
應設在病區一側,室內陽光充足,地面應采用木板或塑料材質以防兒童跌傷。布局應體現兒童身心發育的特征。備有小桌、小椅、玩具柜及適合不同年齡兒童的玩具及連環畫等。有條件可放置電視機。
6.盥洗室、浴室、廁所
各種設備應適合兒童使用,注意安全。浴室要寬敞,浴池宜淺而寬,便于兒童出入及護士協助患兒沐浴。廁所便池或坐便器要適合兒童的身高及年齡特點,如為幼兒專用則不設門,兒童用可有門,但不加鎖,防止出現意外。
此外,病區需設有庫房、值班室、儀器室等;規模較大的病區還應設家屬接待室、新病人入院觀察室、危重監護室、足月兒室、早產兒室、隔離室和1~2間備用病室(供臨時隔離或空氣消毒時輪換使用)。
(二)兒科病區的護理管理特點
1.環境管理
病室窗簾、床單被套應選用適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色澤明快、圖形可愛的布料制作,使病室顯得生動、活潑。病室的溫濕度應根據患兒年齡大小進行調整。新生兒合適的室溫為22~24℃,嬰幼兒為 20~22℃,濕度為 55%~65%;年長兒病室的溫度略低,為 18~20℃,相對濕度為 50%~60%。
2.生活管理
病室內的生活制度要考慮兒童的病情與年齡特點,根據病情合理安排休息與活動的時間。醫院提供式樣簡單、柔軟棉布的患兒衣褲,可選擇色彩明快的卡通圖案制作,并定期更換,集中清洗消毒。飲食安排既要符合疾病的要求,又要能滿足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每次用餐后食具均應進行消毒。根據不同年齡特點安排游戲及學習。
3.安全管理
病區中的設備要有保護措施,如暖氣要加罩,電插座有保護裝置,床的規格合適、有護欄等。在治療護理中要細心,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患兒在檢查床或治療臺上時,必須有護士守護,離開患兒要拉上并扣牢床擋。病區地面應保持干燥,不可亂扔果皮及雜物。此外,一些小型食品,如花生米、瓜子等不可給嬰幼兒自行食用,以免塞入耳、鼻或誤吞入氣管。應經常檢查消防裝置,明確非常口(安全通道)及樓梯,并保持應急使用狀態。使用的運輸用具、手電筒、蠟燭、火柴等應放在固定位置。患兒離開病區外出時,應有工作人員帶領。
4.感染管理
每天病室應定時通風,按時進行紫外線照射,地面定期消毒,重視手的清潔,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每月需進行病區消毒監測一次,發現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并分析對策。不同病種患兒應盡量分室護理,同一病種患兒的急性期與恢復期也應盡量分開,患兒用過的物品經消毒處理后才能應用;醫護人員應注意個人衛生,衣帽整潔,特別是護理患兒前、后均應洗手,有呼吸道感染者不宜護理新生兒及早產兒;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家長患感染性疾病時應暫禁探望。在兒科病區中,對新生兒、早產兒、正在接受化學治療的白血病患兒、腎病綜合征患兒,以及其他機體抵抗力低下的患兒均應施行保護性隔離。
5.傳染病管理
病區中發現傳染病患兒應立即報告疫情、及時隔離轉科或轉院,對患兒的污物、所住的病室要及時進行消毒處理,對曾與傳染病患兒接觸的易感兒應進行檢疫。
6.家屬管理
為了防止交叉感染,保持病室清潔、整齊,應規定合理的探視制度。護士應向患兒家屬耐心介紹及解釋患兒病情,宣傳、講解有關患兒疾病的基礎知識及預防知識。對于有危險的、發出噪聲的、不易消毒的玩具不要帶入病室。
推薦閱讀
- 中醫婦科學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醫學倫理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學齡前唐氏綜合征兒童口肌訓練手冊
- 醫用化學(第3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本共用)規劃教材)
- 公眾衛生應急技能培訓教程
- 災難與急救
- 手術室護理專科實踐
- 中藥鑒定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護理教育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消化科醫生案頭藥物速查
- 人體解剖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科)規劃教材)
- 神志病針灸學(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
- 實驗針灸學實驗指導(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實驗及學習指導
- 心身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