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人工智能起源于人類的夢想和探索。

早在遠古時期,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學家、詩人和哲人就在他們的作品中幻想著各種具有某種神力的機械裝置,中國古典文學中也不乏這樣的想象。公元270年,希臘的一個理發師、發明家發明了一種可以根據水箱里水位的高低來自動決定是否蓄水的裝置。它的原理和我們今天還在很多抽水馬桶里采用的浮球聯動閥十分相似。該裝置十分簡單,一個浮球連接在上、下水閥之間。當水位下降時,浮球也下降,拉開上水閥上水,在水壓的作用下,下水閥關閉;當水位上升時,浮球也上升,不斷推起上水閥,直至其關閉。這個浮球其實就是一個反饋信號發生器,它能感知水位的高低,并把感知的情況通過繩索正向或反向傳遞給上水控制閥門。這種信息反饋的概念和原理后來被普遍應用在人工智能科學里,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達·芬奇的爵士機器人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多才多藝的畫家達·芬奇更是把這種幻想實踐在他的發明創造之中。1495年,根據對人體結構的研究,他發明了一個像是穿著盔甲的爵士的機器人。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像人一樣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可以自己站立和坐下,移動手臂,甚至還有表情。而這一系列動作都是由它體內的機械驅動裝置完成的。這不能不讓我們嘆為觀止。

范肯塞的“自動鴨子”

1736年,一個叫杰克斯·達·范肯塞的法國發明家和工程師發明了一只“自動鴨子”。這只鴨子不但會嘎嘎地叫,還會拍動翅膀,用腳劃水,喝水吃東西,居然還會排泄。這引起了當時人們的極大好奇。人們議論紛紛,為這只鴨子是否真的會把它吃下去的玉米粒消化并排泄出來爭論不休。直到有一天,有人潛伏在暗處觀察,才最終發現其實排泄物是事先裝進鴨子肚子里的綠色面包屑。不過不管怎樣,這只鴨子確實能夠拍動翅膀,用腳劃水。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工程設計和實現。

如果你去過北京故宮博物院里面的鐘表館,你一定看到過里面陳列的歐洲進貢來的千奇百怪的各式鐘表,它們在發條動力的驅動下,通過齒輪傳動,或由重力擺輪帶動,使表針移動計時。后來法國的約瑟夫·瑪麗·雅卡爾發明了打孔卡片,用來控制織布機。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程序設計原理,把人類智能通過機械或程序的方式賦予機器。在用發條和打孔卡片來控制機械運動的啟發下,各種簡單有趣的自動機械裝置層出不窮,如能自動演奏的鋼琴、可以自動眨眼張嘴的木偶等。這讓當時的人們大開眼界,看到了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機器也可以做。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英國科學家查爾斯·斯坦霍普發明了一個“魔盒”。這個盒子的邊上有滑槽,可以讓人滑動槽里涂有顏色的滑塊。盒子的中間有一個窗口,顯示滑動到不同位置的滑塊所表示出的問題及其答案。它可以用來解決一些簡單的邏輯和概率問題。以今天的觀點來看,這就是一臺最簡單的模擬式計算機。斯坦霍普的發明把人類的想象推到了抽象的數學與邏輯方面,在探索和追求人工智能方面深入了一步。有趣的是,斯坦霍普發明了這個“魔盒”以后并不想讓大家知道,生怕他的專利會被別人偷走。所以,只有他的極少數親戚和朋友在他生前有幸偷偷地觀賞過這個“魔盒”的神奇演示。直到他去世以后,他的發明才公之于眾。

斯坦霍普發明的“魔盒”

人類從來不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在他的科幻小說中展現了各種各樣在當時堪稱神奇的想象,而今天這些想象大多已經變成了現實。科學的進步和發展一直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人工智能也是一樣。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人工智能的故事。讓這個故事帶我們走進人工智能的浩瀚歷史和眾多天才人物之中,漫游在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發展的前世今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逊县| 苍溪县| 界首市| 许昌市| 元阳县| 潞西市| 兴义市| 澄江县| 旺苍县| 昆山市| 西青区| 沿河| 麻阳| 焦作市| 甘南县| 关岭| 河池市| 文安县| 西宁市| 营山县| 渑池县| 调兵山市| 西乡县| 建阳市| 桑日县| 万安县| 柏乡县| 驻马店市| 米林县| 东丰县| 铜陵市| 南岸区| 新乡市| 蒙山县| 青川县| 盐山县| 新民市| 涟水县| 荔浦县| 永川市| 沙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