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步運動解剖學(第2版)
- (意)喬·普萊奧 (英)帕特里克·米爾羅伊
- 804字
- 2020-02-14 17:51:39
譯者序
近年來,全民健身大潮涌起,跑步運動成為其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僅從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規模賽事來看,根據中國田徑協會數據,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舉辦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規模賽事(800人以上的路跑賽事、300人以上的越野賽事)共計1581場,累計參賽人次583萬,全國31個省區市、285個地級市舉辦了不同形式的馬拉松比賽。托爾斯泰曾說:“在每一個歷史時期,在每一個人類社會,都有一種對生活意義的崇高理想。”跑步成了這個時代的理想之一,也成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內容之一。
如何跑步?跑步的原理和機制是什么?如何避免受傷?如何提升成績?如何享受跑步?這是每一個正在跑步或準備參與跑步運動的人不可回避的話題。不少跑者在跑步過程中出現跑步傷病,影響了自己的跑步體驗,甚至不得不暫時告別跑道。尋找上述問題的答案就變得尤為重要。
本書就是一個很好的答案。作者從骨骼和軟組織的相互作用出發,運用大量的插圖介紹跑步相關的解剖學知識,幫助我們理解運動機制以及參與跑步運動時身體的應對,并在此基礎上介紹數十種專為增強跑步表現而設計的訓練,最后還對如何選擇跑鞋做了介紹。為了便于更廣大的跑者理解和掌握書中的內容,我根據自己的跑步體驗和撰寫跑步專欄的經驗,并在咨詢了多位運動解剖學領域專家的基礎上,在力求準確的前提下,對書中文字作了部分延展性解釋和說明。限于能力和專業儲備,翻譯半年多來,雖不斷修改完善,但仍然覺得存有待提高之處。期待看過本書的專家學者,特別是廣大跑者不吝賜教,共同探討。
二千多年前古希臘的山巖上就刻下了這樣的字句:“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希望每一個熱愛跑步的人,都能夠科學起跑,享受跑步帶來的健康和快樂,跑得更好。作者在前言中說,跑得更好并不總是意味著跑得更快。這本書的目的是幫助跑者以一種更輕松的方式完成跑步活動,并降低由跑步引發傷病和痛苦的概率。
如果能達到此目的,不甚欣慰。
方旭東
2019年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