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奪人眼目的彩色伯爵歌劇院
拜羅伊特位于紐倫堡東北方向,在紐倫堡火車總站有很多班次前往拜羅伊特的列車,車程大約是50分鐘。
從19世紀后30年開始,拜羅伊特成為全世界矚目的古典音樂圣地。
而在成為這塊圣地之前,它早就成為霍亨索倫家族攀登普魯士和德意志統治階層頂端的一個長途中繼站。
根據主流的研究結果,霍亨索倫家族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弗里德里希·馮·索倫伯爵,他在公元1100年因為領有索倫堡而受封。
在德意志的權力等級中,從國王到騎士,構成了統治階層。
“國王”的德語含義是“來自高貴血統的男人”。可以參加國王選舉的人數在12世紀達到100~200人。
選侯在早期是由部落分支的首領或公爵選舉產生。“公爵”的德語含義是“軍隊首領”。到10世紀,德意志形成薩克森、施瓦本、巴伐利亞、法蘭克尼亞、洛林五大公爵領地。洛林最后大部分歸屬了法國;施瓦本和法蘭克尼亞公爵領地逐步消失;薩克森和巴伐利亞則升格為王國。
“侯爵”在德語中的本義是“最前面的”“最高貴的”,又有“統治者”的含義。12世紀時曾作為國王之下的最高等級。
伯爵的詞源是“書寫”之意。最初可能由皇帝的秘書演變而來,逐步被任命為治理地方的大臣。
男爵的字面意思就是“自由人”,是帝國的直接封臣。
騎士是最低級的貴族等級。一般擁有小塊土地作為封邑,依附于大領主。
索倫家族的領地最初是在德國西南部的內卡河、施瓦本-阿爾勃和上多瑙河之間。到了14世紀中葉,該家族以“霍亨”(“高貴的”)字樣加在“索倫”之前,從此稱為霍亨索倫家族。
索倫伯爵1188年娶紐倫堡貴族的女兒為妻。當岳父去世之后,索倫伯爵自然就繼承了他所有的領地和頭銜。
索倫伯爵的下一代把這些領地瓜分,形成兩個霍亨索倫家系:一個是在北方信奉新教的法蘭克尼亞系,另一個是在南方祖先的城堡區域信奉天主教的施瓦本系。
法蘭克尼亞系承襲了紐倫堡伯爵一職,并在1322年成為帝國諸侯,同時領有安斯巴赫-拜羅伊特馬克伯爵領地。
1412年,紐倫堡伯爵弗里德里希六世奉德意志國王西吉斯蒙德之命,去到了當時尚處于無政府狀態的勃蘭登堡馬克。“馬克”原為日耳曼人的農村組織,后來用來指稱德意志帝國的邊區領地。勃蘭登堡馬克就處在神圣羅馬帝國的東北邊境地區,位于奧得河與易北河之間,當時是多沼澤、多沙石的貧瘠之地,常被蔑視者稱為“神圣羅馬帝國的沙石罐頭”。
到了1735年,拜羅伊特終于從已經占據了普魯士國王位的霍亨索倫家族那里迎來了一個可喜的回報:腓特烈大王的姐姐威廉明娜被嫁給了這里的總督弗里德里希。
弗里德里希趣味平淡,但威廉明娜卻是品味高雅,而且很喜歡英國的文化。她廣邀歐洲頂級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們來到拜羅伊特,并一步步地改造拜羅伊特的城市和建筑景觀。
威廉明娜和弗里德里希在1753年搬到了新宮殿。這個宮殿今天的參觀門票是5.5歐元。
新宮殿的建造時間只用了兩年,外部面貌并不顯山露水,內部的設計和裝修卻將洛可可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其中收藏了很多18世紀出產的拜羅伊特瓷器。
新宮殿里的雪松房間是每年瓦格納音樂節的VIP開幕式舉辦地。而碎鏡之屋的墻壁上不規則地鑲嵌了很多鏡子的碎片,據推測,其用意在表達威廉明娜內心的空虛感。
正因為威廉明娜的原因,才能夠在拜羅伊特這樣的小地方出現邊疆侯爵歌劇院,在1871年之前,它一直享有德國最大歌劇院的盛名。
歌劇院的設計由來自意大利博洛尼亞的著名建筑師朱塞佩·加利·比比埃納操刀,風格是巴洛克式,其內部裝飾極為奢華,四處都為浮雕所貼滿,一些柱子或是鍍金的,或是鑲嵌大理石的。

拜羅伊特一個停車場的出入口
偉大的音樂家瓦格納在《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讀到有關拜羅伊特邊疆伯爵歌劇院的詞條,于1871年4月造訪了拜羅伊特。但他認為這個劇院過于奇特和華麗,并不適合上演自己那些嚴肅的歌劇,因而僅僅利用它進行過一場演出。
今天,彩色伯爵歌劇院經過曠日持久的改造,再次對公眾開放,門票是2.5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