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架構評估原理與方法
- 顧元勛
- 2128字
- 2020-03-06 11:47:31
2.4 產品架構的作用表現呈現出靜態的多樣化
從概念上,本章認為產品架構的作用,是指當利用產品架構的自身特性時在管理職能上和經營績效上所產生的影響和結果(顧元勛,2011)。
目前,對產品架構的作用研究,主要體現在產品創新、競爭優勢、供應鏈管理、商業模式等4個管理領域(更加詳細的文獻分析,請參見表2-4-1)。
表2-4-1 產品架構的作用研究發展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2.4.1 產品架構推動產品創新
產品架構在尋求產品模塊化設計(Baldwin & Clark, 2000),包括以標準界面為基礎實現重用、替換等方面直接作用而無須改變產品架構本身、產品變化多樣性(Ulrich et al.,1998;張莉莉等,2005)、部件共享(Fisher et al.,1999;Ramdas et al.,2003;Ramdas & Randall,2008)、產品快速改進(Ramachandran & Krishnan, 2008;王日軍等,2010)、應對知識復雜性(芮明杰和陳娟,2004)等方面促進了產品的設計創新,并在產品研發模式轉變(Nobeoka & Cusumano,1997)、復雜產品的模塊化開發方式(陳勁等,2006)與質量(Gokpinar et al.,2010)及開發組織(Cusumano & Nobeoka, 1992;Sosa et al.,2004),以及產品平臺戰略管理(Meyer & Utterback, 1993;Robertson & Ulrich,1998;Halman et al.,2003;項保華和易雪峰,2000;胡樹華和汪秀婷,2003;劉偉等,2009)、產品適應性(Engel et al.,2016)等方面有效地提升了產品的研發績效。也可以通過發揮界面的作用適應產品創新需要(Chen & Liu,2005;朱方偉等,2008)。這些研究為產品創新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有助于深刻理解產品架構的自身構造能力。
2.4.2 產品架構創造競爭優勢
通過產品架構創新,可以讓企業組織形成獨特的架構和模塊知識優勢而產生競爭優勢(Henderson & Clark, 1990;Fujimoto, 2002;陳虹,2010)。以產品架構為依托,借助模塊化的產品設計,可以有效降低產品制造成本以提升競爭優勢(Sanchez, 1996;Sako & Murray,1999;Shibata et al.,2005;Fujimoto,2006;傅鈞文,2006;王曉光,2006;楊俊和楊杰,2007;皇甫海蓉,2007;吳迪,2007;歐陽桃花,2007;劉志陽和施祖留,2009;歐陽桃花等,2010)。產品架構不僅可以讓企業在運作領域獲得成本和時間優勢,還可以使其在產業層面獲取戰略價值(唐春暉,2010)并影響產業結構(Fixson & Park, 2008)和市場進入難度(李曉華,2010)。在先進制造模式上,可以通過產品架構的模塊化嵌入優化實現大規模客戶化定制(Pine, 1993: Mikkola, 2006),或者通過模塊化設計降低產品系統的復雜性而節約產品升級開發成本,也可以在產品使用上更加適合客戶的口味和需要(Langlois & Robertson, 1992: Baldwin & Clark, 1997),以及實現延遲制造戰略(王海軍等,2005)和制造工藝流程創新(程文和張建華,2010)。另外,通過產品架構創新可以實現供應商參與研發(Bozdogan, 1998),改進創新戰略(陳向東等,2002;顧良豐和許慶瑞,2006;劉明宇和駱品亮,2010),實現戰略柔性(Sanchez & Mahoney, 1996),還可以讓追趕中的企業獲得低成本競爭優勢(Wang,2008),并通過產品架構的建立、轉換和吸納能力建立競爭優勢(Gu & Peng, 2010)。模塊化和模塊化產品架構可以通過組織柔性而實現組織績效改進(陳建勛等,2009)和產生競爭優勢(程文和張建華,2013;謝衛紅等,2013),進而改變市場進入戰略(鄧光軍等,2014)。但是,產品模塊化與組織模塊化需要匹配(曹虹劍等,2015),而且架構創新對于績效存在先抑后揚的影響,需要考慮模塊間的關系強度(Hofman et al.,2016)。這些多領域研究充分反映了產品架構所具有的戰略價值,而且為分析研究產品架構的作用表現提供了有力的參考基礎。
2.4.3 產品架構增進供應鏈管理
產品架構復雜性越高,越能促進供應鏈的縱向集成(Novak & Eppinger, 2001)。但是,產品架構的整合或者模塊化狀態與供應鏈的集中或者分散配置策略并不是一一對應的,而是相互影響(Ulku & Schmidt, 2011)的。產品架構的組合與分解影響供應鏈上的激勵效率(Baiman et al.,2001),而且產品架構、流程架構和供應鏈架構之間存在相互制約和支持機制(馬玉波和陳榮秋,2007)并影響供應鏈的績效(Randall & Ulrich, 2001;紀雪洪等,2004)。這些研究表明,產品架構通過對供應鏈管理的影響,改變了企業的發展方式,增進了供應鏈管理的水平。
2.4.4 產品架構催生新型商業模式
產品架構的整合與分解能力是不斷演化的,既可以讓復雜產品系統通過走向下游(going downstream)以系統集成方式提供高附加值服務與解決方案,而實現整體解決方案式商業模式(Davies, 2003),也可以對復雜信息產品架構進行部件化設計以解決其價值保持和規模經濟瓶頸,實現規模化經營的商業模式(顧元勛,2003,2005),還可以通過模塊化產品架構推動產品的國際標準化而實現聯盟式商業模式(Shintaku et al.,2006)。進一步,產品架構的互補戰略有助于成就企業的平臺領導力,構筑起產業生態系統(Gawer & Cusumano, 2002)。由此看來,產品架構改變了企業的發展方式,對于商業模式的創新確實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所分析的文獻中(見表2-4-1),關注產品架構“系統”作用的約占33%,關注“模塊”作用的占56%,關注界面作用的占11%。雖然界面作用的關注度低,但是在模塊作用的研究中都假定界面是標準化的,由此關于界面的實際作用并不低。
在表2-4-1的文獻中,我們發現,研究方法上,以理論模型方法最多,約占88%,而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約占37%,采用統計研究方法的約占12%,但是國內的研究文獻卻極少采用統計研究方法。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產品架構的作用表現多種多樣,涉及多個維度和層次,但這些作用都是基于靜態的分析,對于產品架構的作用與情境之間的匹配關系不是很明確,也沒有反映出這么多的產品架構作用會如何發展演變,這增加了把握和理解產品架構作用的難度,也容易使人在產品架構作用的走勢判斷上迷失方向。
- 自己動手實現Lua:虛擬機、編譯器和標準庫
- Vue.js前端開發基礎與項目實戰
- C# 從入門到項目實踐(超值版)
- C程序設計案例教程
- 組態軟件技術與應用
- 數據分析與挖掘算法:Python實戰
- Python硬件編程實戰
- RESTful Web API Design with Node.js
- Linux Networking Cookbook
- Visual FoxPro數據庫程序設計
- HTML+CSS+JavaScript前端開發(慕課版)
- JavaScript實戰-JavaScript、jQuery、HTML5、Node.js實例大全(第2版)
- 計算機邏輯設計
- SQL Server 2005數據庫項目教程
- 微信小程序開發零基礎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