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產品架構的內涵

產品架構源于設計理論、軟件工程、運作管理、產品開發管理等多學科的知識綜合,是通過將產品的功能分派給物理模塊而形成的系統性方案(Ulrich, 1995;Ulrich & Eppinger, 2004,p165),體現了產品系統的分解與集成(decomposition and integration)。

具體而言,每個模塊由能夠實現產品功能的一個部件集合構成(Ulrich & Eppinger, 2004,p165),即模塊包含了一個或多個部件(component);模塊之間是相互作用的,通過界面(interface)來反映和表達這種相互作用(Ulrich,1995;Meyer & Lopez, 1995;Baldwin & Clark,2000),但模塊、界面的變化不一定是同步的(Fixson, 2000)。由此可以看出,產品架構首先是作為一個系統整體而存在的,系統保障了產品的整體性和功能集成(Baldwin & Clark,2000,p63),然后包含了模塊和界面。因此,產品架構的系統、模塊和界面形成了產品架構的三個基本要素。

產品架構是產品設計的重要結果,其形態(form)可以被稱為模塊化的(modular)或者一體化的(integral)(Ulrich, 1995)。但只有與其他產品相比較時,才可以說產品架構呈現出了更模塊化或者更一體化的特性,極少有產品是嚴格的模塊化的或者一體化的,模塊化是產品架構的一種相對屬性(Ulrich & Eppinger, 2004, p166)。其實,大多數產品是模塊化與一體化的混合架構(Ulrich, 1995, p433)。

大多數情形下,不是在選擇完全模塊化或完全一體化的產品架構,而是關心哪些功能元素應該采用模塊化或者一體化的方式來處理(Ulrich, 1995, p437),模塊化產品架構只是產品架構演化過程中的一種狀態,并沒有最終的設計(final design)(Kogut & Bowman, 1995)。在企業發展和產品升級的過程中,產品架構會在模塊化和一體化之間循環往復(Schilling, 2000;Shibata et al.,2005),當已有的產品設計在模塊或者界面上有局限時,需要通過界面的升級或者進化來克服(Garud & Kumaraswamy, 1995)。模塊化是一個逐步實現的過程,即使在同一行業產品的不同地區的企業之間(如汽車產品,在美國、日本和歐洲企業)也會有明顯的模塊化/一體化的程度差異(Sako & Murray,1999)。進一步地,由于模塊的劃分存在非唯一性(Simon, 1996),所以模塊化的產品架構受到專業經驗和創新目的的影響(顧元勛,2019)而產生不同的模塊化設計結果,由此模塊化和一體化都是產品架構的一種概念化表達,我們需要將其與組織情境相結合,才能理解和把握架構的戰略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长市| 洞头县| 尉犁县| 梓潼县| 苏尼特右旗| 房产| 灵武市| 三亚市| 明水县| 白银市| 辉南县| 乐平市| 云安县| 古蔺县| 蓬安县| 沈丘县| 五华县| 邵武市| 任丘市| 呼伦贝尔市| 富民县| 武威市| 民权县| 诸城市| 商水县| 汤原县| 徐水县| 河东区| 萨嘎县| 邯郸县| 吴堡县| 资阳市| 常熟市| 布尔津县| 高阳县| 焦作市| 天水市| 扶余县| 绥宁县| 临潭县| 定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