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中的家庭教育智慧
- 殷飛
- 1171字
- 2020-05-22 17:09:40
23. 幸福

幸,在不確定中享受美好
《說文》:“幸,所以驚人也。”《康熙字典》:“《小爾雅》非分而得曰幸。”
幸福的感覺,總體應該是積極的、令人快樂的、向上向善的。很少有人會把幸福定位成痛苦的、憂郁的,即使當下可能是辛苦的,但是目標一定是美好的,是令人愉悅和有成就感的。所以,幸福總是令人愉悅這一點大體總不會錯。
當然,從《說文》對“幸”字的解釋看,幸福不僅是得到一種快樂,還有免災的含義。因為回避,避免了痛苦,避免了災禍,當事人會因此產生一種僥幸的心理,而這正是一種情緒的反轉。
我們經常會說壓力越大,反彈越大,情緒也是這個意思。當我們對某一件事特別擔心,擔憂其不確定性的時候,我們雖然沒有得到太多的東西,但是我們和災禍、消極的情緒、擔憂的內容背道而馳,所以我們回避了痛苦。幸福一是趨利,二是避害,得到自己想要的,回避自己不想碰到的,這就是一種幸福。
當然,幸福除了快樂的、積極的情緒外,還有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不確定性,也就是幸運。
當所有的事情都能一眼望到頭,當你做一件事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結果,或者不需要太多的擔憂就能知道事情的結果,你可能就不會有太多的幸福體驗了。
反而是一種等待、努力,但對結果又不那么確定的時候,某一刻我們會體驗到一種幸福感,這種幸福不僅是因為高興,而且是因為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情感上的刺激,這樣的刺激也會讓人感到幸福。
幸福就是接受不確定性,和不確定共舞,在不確定中感受美好。
陪伴孩子成長就是這樣不確定的過程,如果一切都確定了,那就成為很多父母炫耀的各種可見的榮耀和光環了。
福,超越對物質的沉溺
《說文》:“福,祐也。從示,畐聲。”“福”“富”互訓,表示家富則有福。本義:福氣、福運,與“禍”相對。“福”字在甲骨文里的意思是:兩手捧酒壇,把酒澆在祭臺上,是會意字。《康熙字典》:“《詩·大雅》自求多福。”
“福”與“富”互訓,反映了農業社會人們填飽肚皮、能夠果腹、不為衣食擔憂的生活狀態,這是那個時代人們對幸福的理解。就算時代發展到今天,衣食無憂的狀態也還是幸福的基礎,物質決定我們的心理狀態和生活體驗。
但是毫無疑問,我們對幸福的理解,不可能僅停留在衣食無憂和對物質的無止境追求階段。
“福”的“示”旁有祭祀和祈福的意思,是對祖先和上天的感恩,也是一種期盼,渴望能夠永遠風調雨順,讓這樣豐足的生活可以延續,這是福的本意。
今天,我們跟孩子討論幸福,與以往相比,多了對心理體驗和價值層面的考量。但是,時至今日,我們還在不斷放大自身對物質生活的追求,而事實上,對幸福的狹義理解會把我們帶入不幸的境地,甚至把整個社會拖入物質化的泥潭。人類和地球都無法承受過多的物質之需,我們在滿足了起碼的生活條件和生存條件后,就應該追求精神層面的生活和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生活,這是幸福的應有之義。因為,一個人對物質的追求是永無止境和單一的,而對精神的追求則是多元的。